別再責怪孩子了 醫師:對他說好話才會出現奇蹟

文/黃彥鈜(幸福兒科診所院長)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16日訊】有個母親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最近似乎非常厭惡我。他很愛玩電腦,每天在家就看手機、玩電腦,完全沒有把心思放在功課上。我把我的手機和平板電腦收起,他會去偷拿,有時候甚至還偷偷躲著玩不讓我發現。我越說他,他越愛和我爭辯,最近都不愛搭理我,我都拿他沒辦法了!」

別給孩子「貼標籤」!責怪、責罵,只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以上的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太常見了。叛逆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現在聰明的孩子可以在7歲開始頂嘴,8歲開始打遊戲,9歲便讓你束手無策了。

不難發現一般我們習慣且常用的教育方式便是:先講道理、好聲勸說;然後便是生氣、責罵;再不行,就是負面懲罰,即拿走孩子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常聽到家長說:「你可以不要再玩手機了嗎?」「你要專心念書才對」,「你再玩手機,我便沒收!」

更糟的有:「你這孩子,怎麼都說不聽?」 「媽媽都快要被你氣死了!」這些話在家長很生氣時都容易溜出口。可是不管母親怎麼勸說,孩子不但沒有改掉打遊戲看電腦的習慣,反而非常厭惡這個每天嘮叨他的媽媽。這樣母子關係開始惡劣,更加無法和孩子好好的溝通了。

負面的語言不但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給孩子貼上標籤,讓他覺得,他在你心中反正就是個壞孩子,他更不需要努力去改別或證明什麼了。

從今天起,只對孩子說好話

「你的意思是要我不要說他?任由他玩電腦?」 一些媽媽疑惑的問。是的,你說了,他嫌你嘮叨,討厭你,有用嗎?。「那該怎麼辦?任由他不做功課,荒廢學業嗎?」媽媽擔心說。

其實我一直強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和教育者必須維持一個良好的關係,這樣在教育過程中才會事半功倍。這個教育者可以是父母、老師、保姆或家裡的爺爺奶奶。

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孩子和你不熟不親,不管你說什麼他都不會相信你,更不會以你為榜樣。所以一個只會嘮叨他的母親,他自然厭惡並躲避。媽媽和孩子的關係不好,自然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再說什麼也是徒然。

所以媽媽首先要做的,便是開始與孩子重新建立一個良好互動的關係。

怎麼建立呢?其實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認同,而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更需要你的認同與鼓勵。要知道如果你想要孩子理解你的想法,你就必須先理解他。依以上的例子說,媽媽可以嘗試在孩子玩電腦時也參與他,看看到底這個遊戲為什麼讓孩子如此著迷呢?便和孩子開心的聊起這個讓他愛不釋手的遊戲。慢慢的理解孩子的想法,並開始與他聊他最愛的事情。

「這怎麼行?那孩子不用好好念書了?」母親不以為然的說。這當然不是,當你和他已經成為「好朋友」,你之後所要做的便是開始對他說好話。

什麼是好話呢?例如與其說「你可以不要再玩手機了嗎?」不如改成「今天只玩30分鐘電腦,有進步哦!」

把「你要專心念書才對」改成「今天你的作業有準時交哦!再加油,寫的更好些!媽媽相信你能做到!」

把「你再玩手機,我便沒收!」改成「媽讓你選擇吧,要先玩手機還是作功課?媽都尊重你。」

把「你這個孩子,怎麼都說不聽?」改成「媽知道你是個有分寸的好孩子」。

之後便開始培養孩子做你想他參與的健康活動。如媽媽陪你玩了電腦,你陪媽去外頭打打球?畫畫?念本書?等等。再三給孩子鼓勵的話,當他覺得在你身邊及心裡你都如此相信他,他一定會做得更好以得到你的肯定。

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好的事情上,不是不停的阻止和罵他便可達成的,他需要你耐心的理解,陪伴及鼓勵。從今天起,只對孩子說好話,你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黃彥鈜(Grace Yen Hoong Ooi, MD),兒科醫學博士,康奈爾下城醫院及紐約大學信義會醫院臨床教授、兒科主治醫師,紐約幸福兒科診所院長。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幸福兒科診所網站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