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四方會談」反制中共第一個實質性行動

Facebook

3月12日,美國、日本、澳洲、印度之間的「四方會談」(Quad)首次召開首腦會議(視頻)。儘管白宮一直努力淡化中共議題在「四方會談」的重要性,但此次會談的議程與主要成果,似乎都與中共緊密相關。事實上,正是這次「四方會談」,推出了針對中共的第一個重大的實質性行動計劃——四國「疫苗合作」,計劃在2022年底前向亞洲地區發送10億劑COVID-19疫苗,以反制中共的「疫苗外交」。

峰會結束後,印度外交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四國已經同意了一項計劃,即共享他們的財政資源、製造能力和產能以及後勤優勢,以便在印太地區加緊生產和分發COVID-19疫苗。」據其介紹,四國的分工是:印度將利用其生產能力製造美國疫苗(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疫苗製造國);資金來自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澳洲將為培訓提供資金,並為疫苗的分發提供後勤支持。這些疫苗將主要流向太平洋島嶼、東南亞和印度洋國家。

的確,這種合作是「最迫切、最有價值的」,如印度外長所說。

首先,瘟疫肆虐各國,疫苗合作「將加快後疫情的恢復進程」。迄今,美國確診3000萬、死亡逾54萬,印度確診約1140萬、死亡15.9萬,分別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在全球的占比極高(確診逾1.2億、死亡逾260萬);日本確診44.6萬、死亡8,566,相對來講數字不是特別巨大,但東京奧運大受影響;澳大利亞確診近3萬、死亡909,經濟也遭重創。四國疫苗合作——充分利用各國的優勢,確屬當務之急。

其次,瘟疫爆發後,在中俄和美歐自由社會之間,展開了「疫苗競賽」。雖然自製疫苗質量存在疑問,但中共利用現今全球疫苗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巨大缺口,大搞「疫苗外交」,利誘脅迫窮國、弱國和國際組織。例如,1月13日,東盟最大國家印尼電視直播其總統接種中國科興公司疫苗;又如,3月11日,國際奧委會宣布將為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的參賽者提供中國疫苗。中共「讓中國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背後的政治圖謀,嚴重威脅著各國和國際社會。美日澳印四國的「疫苗合作」,針鋒相對、迎頭痛擊、近身肉搏。3月12號,日本奧運大臣丸川珠代明確表示,日本沒有批准中國疫苗,因此參賽代表隊將不會接種中國提供的疫苗。

再次,四國「疫苗合作」將大大推動「四方會談」機制全面發展。過去,中共和各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四方會談」的軍事緯度,關注其是否演變為「印太版北約」。但在當前態勢下,四國建立軍事同盟體制有較大難度;如果四國轉而在經濟、科技、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等等層面加強、加緊合作,並能取得顯著成績的話,那麼,「四方會談」就能將「低級政治」(low politics,一般指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與「高級政治」(high politics,一般指戰爭、和平、軍事安全等領域)相融合,拓寬合作範圍、夯實合作內容,全面發展,形成一個堅實的聯合體。

綜上所述,「四方會談」從部長級升級到首腦級,並推出疫苗合作計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各界都在高度關注的「四方會談」未來發展,因為當今全球戰略格局向中美兩極對抗方向演變。拜登政府把「四方會談」視為「印太政策的基礎」。當被問及「四方會談」未來會否擴大時,有美國高級官員說,雖然決定舉行領導人會晤,但這目前仍是一個非正式機制。

的確,「四方會談」2007年首次創設時,只是個戰略合作論壇,並旋即沉寂;只是由於中共的全球野心和戰狼外交,才於2017年被重新激活,並探索各種可能性,遠未定型。正因為未定型,所以其活動多是務虛性的。不過,這次「疫苗合作」,卻是一個實質性的行動,其內容之實在和指向之鮮明,表明「四方會談」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中共非常擔心「四方會談」成為一個「小圈子」,但驅動「四方會談」發展的外部動力,恰恰來自中共自身。

如果中共在軍事上收斂,舉例而言,較大幅度緩和與美國的戰略對抗,不加強對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的軍事威脅,不對台灣軍事挑釁,不推進南海軍事化,則「四方會談」不會演變為印太版北約;其發展方向,可能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與「七國會議」對接,並吸收一些國家,組建「民主國家聯盟」及「科技聯盟」,主要在經濟、科技、價值觀方面,抗衡中共的全球滲透和擴張。

如果中共在軍事上不收手,變本加厲,那麼演變為「印太版北約」則是大概率事件。

球在中共這邊。但就歷史來看,中共往往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明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