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26日訊】2月18日,中共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說,東北地區可以實施全面生育試點方案。中共這是表示生育權終於可以試著交給東北人自己掌握了,但是東北的網民並不買帳,有網民說活下去都很困難了,還敢生孩子,請放過東北!
那中共搞了40年的計劃生育,怎麼突然轉性了?中共衛健委的說法是,目前東北地區經濟後勁不足、創新力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夠造成的人口流失、數量減少問題十分嚴峻。
而東北人口所面臨的這些問題,也正是中共一手造成的,同時,還不止是東北,目前是整個中國都將面臨人口危機的全面爆發。
東北人口負增長 進入深度老齡化
東北的人口問題由來已久,尤其是近十年來,東北勞動力人口負增長情況嚴重,老齡化程度全國最高。而出生率過低和人口流失,是導致東北人口危機的兩大原因。
東北的生育率長期過低,幾乎是全中國墊底,在2019年時,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為10.48‰,而黑龍江、吉林、遼寧的人口出生率只有5.73‰、6.05‰、6.45‰,在全國排名倒數一、二、三。而且這種現象也不是現在就開始的。
早在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就顯示,黑、吉、遼三省的總和生育率,差不多相當於是8個成年男女只生育3個孩子,僅高於北京和上海兩城市,遠低於全國平均值。
東北的低生育率有其歷史原因,東北地區以國有經濟為主,當年在執行計劃生育時也比較狠,所以東北的獨生子女比例在中國是比較高的,而這種現象也帶來了延續性的結果,就是現在的低出生率。
低生育率導致東北的人口出生率低於人口死亡率。2019年,黑、吉、遼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都呈現負增長。
此外,人口流失也是造成人口負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曾經擁有中國最好的基礎設施和計劃經濟時期的大量投入,不過,在改革開放後,隨著東北資源逐漸枯竭,加上產業升級轉型,東北地區的競爭力逐漸下降。大批年輕勞動力無法在本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經濟更好、工資更高的地區,使得東北由以前的人口流入地逐漸變成了人口流出地。
從2013年到2019年,東北地區常住人口連續七年淨流出,人數總計高達164萬人。而且2017年的研究還發現,東北地區流失的是高質素的、年輕的勞動力,流入的則是年齡偏大、教育水準偏低的人口。流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流入人口高出近兩年。
出生率下降,和年輕勞動力的流失,也加劇了東北地區老齡化的趨勢。
去年底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也顯示,東三省勞動力平均年齡位居中國前三名,第一名的黑龍江達到40.19歲,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省份。遼寧和吉林兩省也都超過了39.7歲,位居第二、三位。
根據國際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就表明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而在2019年時,黑龍江、遼寧兩省的老齡人口占比達到了13%以上,而吉林則是16%以上。
人口是重要的社會資源,人口多的地區往往擁有更多的勞動力、更大的市場、更具活力的社會等等,所以人口數量較多,人口快速增長的地區,往往會迎來「人口紅利期」。
人口負增長和人口老齡化,不僅意味著勞動力短缺、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等問題,同時也將面對養老金、醫療保險、社會福利等支出不斷加大,市場消費需求下降等問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在東北之外,中國的其它省份存在著和東北一樣的人口問題。
東北的人口危機是全國的縮影
據中共官方統計資料,中國出生率連續4年出現衰退,2020年新生兒數量為1,003.5萬,這個數字是1949年以來新低,比當年中共一手造成的三年大饑荒時期的出生人口還要少,比2019年下降近15%。
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不斷下降,這個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反映人口發展趨勢極為重要的指標之一,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平均每個婦女在15歲到49歲的育齡期間生育的子女數量。
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正常人口更替水準、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一般要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準;而總和生育率下降到1.5以下,就被稱為「生育陷阱」,因為生育率一旦掉入陷阱,扭轉生育率下降趨勢將會變得很困難甚至不可能。
而在2010年時,中國的平均總和生育率就已經只有1.18,跌入了「生育陷阱」,到2015年時更降低到1.047,還不到「世代更替水準」的一半。
那麼,中國的生育率為何持續下降呢?
中國的生育率為何持續下降?
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共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共在1978年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中國平均育齡婦女人數在2010年接近3,800萬,達到歷史最高點,此後逐年下滑,到2018年下降為2,800多萬人,總共減少了接近1,000萬人。
目前15至49歲的育齡婦女人群自身大多為獨生子女一代,受當年計劃生育政策影響,這一人群的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其中生育旺盛期,20至29歲的育齡女性,就是「90後」群體,人數也明顯減少。
其次,不孕不育的人群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中共官方200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的人數超過5,000萬,平均每8對夫婦中就有1對,這個數據比八十年代翻了5倍,而且,受環境污染、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因素影響,中國的不孕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但是,生育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卻來自於主觀因素,是生育意願低下。
在2017年的調查中,育齡婦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十大原因中,「經濟負擔重」是首要原因,占比超過六成;其次是「年齡太大」,占比超過二成;而「沒人帶孩子」名列第三,占比為5.4%。
一般認為,經濟壓力太大,是因為大陸物價、房價太高,買房和租房掏空了年輕人大部分收入。養育小孩的開支又過高,年輕人養不起孩子。
有資料顯示,在1998年時,中國城鎮居民收支結餘中,有大約五分之一用在了買房上;到了2008年時,這一比例是將近五分之三;而到了2019年,這一比例竟然高達110.8%。
有人開玩笑地說,大陸房地產商最大的貢獻,是讓中國提前三十年進入了老齡化,讓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成為了一種自願行為,對於生二胎成了奢望。而中國人大教授陳衛的研究也發現,收入50萬元以上的群體,比10萬元以下的,生育二胎的可能性要高出40%。住房面積100到200平米的家庭和200平米及以上的家庭,分別比50平米以下的家庭生育二胎的可能性高出31%和40%。簡而言之,就是經濟情況越好,越可能生二胎。
此外,網上還流傳著一個「十大城市養孩子成本排行榜」:排在榜首的是北京,生養成本是276萬元;其次是上海、深圳、廣州,生養成本都在200萬元以上;而普通的二三線城市,成本也要達到130多萬元。
這個排行榜還把城市家庭工資和生養成本進行對比,發現北京家庭不吃不喝,需要工作23年才能攢夠生養成本;上海則需要20.58年;像是東北的長春,則需要10.96年。
中國的人口危機即將引爆?
為應對老齡化問題,中國在2016年正式廢止「一胎化」,全面實行二胎政策。但中國的出生率並沒有就此改善。在二胎政策生效的2016年,中國新生兒數量增長了7.9%,但此後逐年下降。而過去三年,相反的,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每年都有5%以上的增長。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預測,未來十年中國人口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從人口總量來看,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將開始下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研究員,也是《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易富賢認為,中國人口危機的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他說:「中國的生育率在1991年就開始低於(世界)整體水準。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生育率比日本還要低。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今後的老齡化問題比日本還要嚴峻。」
由此可見,中共幾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育觀念,中共現在想要刺激生育已經為時已晚。
其實,就像《大國空巢》這本書中所說的,人口有其內在調控機制,在古代是通過瘟疫、戰爭、饑荒、自然災害等調控人口,在工業化時代則是通過降低生育意願、養育能力和生育能力來調控人口。
而中共建政七十年來,生育政策一再變化,尤其是1978到2013年的強制計劃生育政策,不僅是沒有人性的,也是完全違反自然規律的,而且現實也已經證明是完全失敗的,目前中國所面臨的人口危機,也正是中共種下的惡果。
雖然現在,中共又說東北可以放開生育了,可是,誰願意總是這麼被中共的政策忽悠著度過自己的人生呢?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蔚然
撰文:李松筠、財商經濟研究所
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