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天行:麥克阿瑟的鏈鎖赤龍與「不沉航母」(上)

Facebook

麥克阿瑟將軍對亞洲的深遠影響無人能及,尤其在今天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更顯示出將軍獨具的慧眼與天才般的才幹。他早就洞穿共產黨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和威脅,美國和世界要想在反擊共產中獲勝,就必須重視太平洋戰略。美國雖然有強大的海軍,但需要有長期堅定穩固的亞洲盟國作為立足之地,才能實現「跳島戰術」,避免遠程作戰的弊端。日本、台灣和韓國能成為最重要的反共前哨,是麥克阿瑟設計打造不沉航母的結果。

再造日本 目標深遠

日本身處亞洲,卻屬於西方發達經濟體,長期以來一直是歐美人眼中亞洲的驕傲。它的民主憲政、國民素質以及歷史文化等綜合國力,的確當之無愧美譽。這一切,都不能不令人提起麥克阿瑟的再造之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主導日本政治與社會的重建,成為日本人眼中的美國佬「太上皇」。他深刻地認識到,日本是偏離了根於中華的傳統文化才落進了軍國主義泥潭。他要把日本引向文明進步之路,避免共產紅水浸蝕。

首先,麥克阿瑟反對將裕仁天王交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他對反對這一建議的杜魯門總統表示:若一定要追究裕仁的戰爭責任,請再調派100萬名士兵來日本維持局勢。這讓杜魯門知難而退。最終,日本得以保存君主立憲制,裕仁天王為象徵元首,而不作為戰犯追究。麥克阿瑟的仁恕與真誠令裕仁感佩,也與日本人民化敵為友。麥克阿瑟在裕仁的參酌支持下,迅速實施一系列體現西方民主自由價值觀的新政,包括制定了日本國憲法。

其次,清肅滲透在日本社會各階層的日本共產黨。在各地逮捕製造暴亂的共產分子,並警告想強行駐軍日本的蘇聯:「若有蘇聯士兵私自進入日本本地,我將不留情地把他送入監牢。」斯大林在二戰期間一直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最忌憚美國,在麥克阿瑟的強硬態度面前,不敢輕舉妄動。共產勢力在日本受到有力扼制。

其它清除毒素復興經濟文化的舉措,這裡不提。上述兩項最關鍵。麥克阿瑟既是傑出的軍事家又是富於遠見的政治家。他苦心經營日本的意義在當時大多數美國人不並了解。

二戰結束後,蘇聯領導下的共產紅潮已經在亞洲興風作浪。1949年5月,當國民黨潰敗已成定局,中國即將出現中共政權,紅色勢力將關上中國走向開放的民主文明之門。而日本則成了亞洲的新門戶。麥克阿瑟在《時代》雜誌對他的東京訪談中,表達了清晰深遠的太平洋戰略。他說:「美國的前線在亞洲。我們不能像把歐洲扔給共產主義那樣,再把亞洲拋棄給共產主義。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一樣,我們也應在兩個前線同時作戰。不管在中國發生了什麼,我們在亞洲還有機會,我們擁有惟一的機會是使日本人民進入到一個好的社會。⋯⋯「(《時代》 在5月9日:《日本:亞洲新門戶》)

麥克阿瑟預見到共產紅魔與自由世界之間不免一場殊死決鬥。他要讓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依然能穩固立足的一個地方,以便有機會扭轉歷史。

憂心大韓 力挽狂瀾

民主黨的杜魯門政府跟麥克阿瑟的見解與戰略不同。面對二戰後共產主義在亞洲的發展,他們認為亞洲的共產黨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只是蘇聯的附屬,犯下了在麥克阿瑟看來低估敵人的致命錯誤,包括使共產黨統治了中國。華府的防共目標主要是在歐洲防範蘇聯,在亞洲則對共產黨集團採取綏靖政策,避免刺激蘇聯與其他共產國家結盟。在艾奇遜宣布劃定的太平洋防禦圈中,把朝鮮半島和台灣排除在外。

中共掌權後,杜魯門政府一開始就對中共示好,保持貿易來往。1950年1月,杜魯門宣布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無意武力干涉中國現狀。這一態度不僅沒使中蘇分裂,反而讓怕觸怒美國的斯大林邁出大膽一步:表示願意與中共簽訂新條約,並支持金日成侵略韓國。

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的情報單位察覺北韓軍隊意圖侵犯南韓意圖,我將此一威脅告知華府,但政府居然未有任何表示……」

杜魯門在亞太地區大幅裁軍,削減軍費。拒絕了韓國簽訂盟約的請求,將4.5萬人的駐韓美軍撤離,僅留下500多人的美軍顧問團。從南朝鮮陸續撤軍,是麥克阿瑟雖不情願卻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即便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他仍然不斷強調重視遠東對於美國的重要性,極力主張駐紮在日本。不久,這一堅持竟挽救了韓國。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突然開啟朝鮮戰爭,精銳武裝打得韓國措手不及、潰不成軍,三天就占領了漢城,大韓國眼看要亡國。白宮在最初的一週方寸大亂,杜魯門對參戰猶豫不決。麥克阿瑟催促下令參戰的軍情電報從日本東京不斷轟炸白宮 ,華府的反應還算及時,沒有停留在打口炮上。麥克阿瑟的反擊意見一旦得到應允,不等杜魯門官方宣布,就快速動作,包括派飛機轟炸朝鮮軍,為聯合國的後期行動贏得了時間。

不難想像,如果按照杜魯門的亞洲政策加上情報失明,恐怕金日成就在華府瞻前顧後的遲疑中吞下了整個朝鮮半島。生米煮成了熟飯,美國和自由世界就再也無力回天了。外人一般只知道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扭轉了戰局,卻不清楚:在戰局乍開瞬息萬變之際,麥克阿瑟也是讓白宮及時清醒並敢於參戰的主要力量。(未完待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明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