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聽我說故事!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話西油!
終於,法蘭西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痛苦之後,迎來了偉大的拿破崙!我們的大畫家雅克‧路易‧大衛,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
這一集,咱們就來講講大師和皇帝之間的故事。
拿破崙,西方有一個四大戰神的說法。就是古代西方最厲害的四位軍事大家,他們是:古代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古代北非王國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然後就是今天的這位法蘭西皇帝拿破崙‧波拿巴。
史上軍功赫赫的軍事家
拿破崙至今都是西方,乃至人類戰爭史上最軍功赫赫的軍事家,他一生大小打了六十多仗,親自指揮的戰役除了滑鐵盧,只有兩次敗績。而且,大多數戰役都是以少勝多,奇招迭出。自出世以來,那真是名動歐洲,威風赫赫。
正好,我們藉著畫作來介紹兩場拿破崙的經典戰役。一個是翻越阿爾卑斯山奇襲意大利,這也是讓他一戰成名,威震歐洲的一場著名戰役!
另一場經典戰役,史稱「三皇會戰」!顧名思義,就是三位皇帝打了一架,這一戰又被稱為「奧斯特里茨戰役」(Battle of Austerlitz)。是西方戰爭史上最精采的一場大戰!待會細講!
先上畫!這幅畫,我相信你一定見過,也一定被畫中人物的氣勢震撼過!
先來說說畫背後的故事。
1799年11月,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正式上台成為法國的第一執政。剛剛執掌權柄的拿破崙就面臨著一場嚴重的危機,此時,由奧地利牽頭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此刻正重兵集結在法國南部和意大利的邊境上。而法國國內由於大革命帶來的內亂和動盪,經濟嚴重不景氣。而在與第一次反法同盟的交戰中,法國慘敗,導致法國的軍事力量一蹶不振,整個軍隊士氣低落,將無戰意,兵無鬥志!
拿破崙正在為沒有兵源發愁的時候,有人出主意說,咱們不是有個「萊茵兵團」嘛!有三萬精銳力量呢!拿破崙一聽大喜過望,立刻趕往這個「萊茵兵團」的駐地。到那一看傻眼了,什麼「萊茵兵團」,分明就是個老弱病殘的退伍軍人療養中心嘛!
這個「萊茵兵團」只有三萬左右的兵士,而且,很多都是老兵。武器輜重嚴重匱乏,連幾匹像樣的軍馬都找不出來!將軍看一看,皺了皺眉頭。讓人把大夥全部集中過來,拿破崙搬過一個木頭箱子站了上去。
他大聲問道:大家想不想吃到上好的牛扒?
想!回答聲有氣無力!
拿破崙接著問道:這樣下去,你們爛掉都沒人會理你們。我問大家,你們願不願意跟我拼上一把?打贏了,我保證你們每個人不僅可以發一筆橫財,將來買下良田美宅,頤養天年!而且,你們就不想抱個美嬌娘回家嗎?!
這一次的回答簡直是震耳欲聾:想!
嗯,拿破崙滿意地笑了一下!那你們就給我打起精神來,好好擦亮你們的軍刀,備好你們的槍炮,三天後跟我出發!
三天後,拿破崙帶著這支衣衫不整,軍備薄弱的,只有三萬人的部隊出發了!臨行前,他告訴大家:喜酒,要在自家的院子裡喝,仗,要到別人那裡去打!現在,奧地利人想跑來找不痛快,咱們就先發制人,打他們一個猝不及防!
就這樣,一場經典戰役即將上演!
馬倫哥戰役 拿破崙的成名作!
拿破崙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兩門學課極有興趣,一個是數學,一個是地理。
所以,他很早就對法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地理分布、地貌特徵有過詳盡的研究。他也經常告誡他的部下,作為一個領兵打仗的將軍,一定要對將要開戰的地方的地理知識和周邊環境了然於胸,這樣才能知道該如何排兵布陣,免於進退失據。
這一次,對方在邊境上集結了將近十萬重兵,自己這邊的兵力完全處於弱勢。拿破崙對著地圖認真研究過之後,制定了一個大膽的戰略。他要抄近路,翻越阿爾卑斯山,在極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在敵人的面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有希望破解危機!
可是,縱觀歷史,做出過翻越阿爾卑斯山這種壯舉的古往今來只有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幹過。現在,這位30歲的年輕統帥就要改寫歷史了!
拿破崙經過研究之後決定從一個叫做聖伯納德的隘口翻過山去,山那邊就是意大利了。於是,1800年5月,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聖伯納德隘口出現了一隊步履蹣跚的法國軍人,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身材瘦弱但目光堅毅敏銳的年輕將軍。
山頂的朔風如刀子般割著他們的臉龐,不斷落下的大片大片的雪花,讓他們本就蹣跚的步伐更加艱難。就這樣,整個隊伍在經過七天日夜兼程的跋涉之後,終於,他們看見了天邊的一抹綠色!終於,他們翻過了高聳入雲的阿爾卑斯山!
反法同盟聯軍儘管聽到有傳言說,有一個叫做拿破崙的法國將軍想要翻過阿爾卑斯山打過來,但所有人都只當這是個笑話!甚至,當時歐洲的報紙上還畫了一幅漫畫,嘲笑法軍想要翻越阿爾卑斯山簡直就是在做夢啊!在漫畫中,拿破崙騎著一頭驢子,身後跟著一群衣衫襤褸的叫花子!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叫做拿破崙的傢伙,真的就這麼幹了!當這群叫花子端著槍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驚呆了!
奇襲大獲成功之後,拿破崙馬上與被困在熱那亞多時的法軍匯合,向反法同盟聯軍主力的集結地殺了過去。在意大利邊境一個叫做馬倫哥的小鎮,勢頭強勁的法軍在拿破崙的指揮下,一舉大敗數倍於己的聯軍。十幾萬聯軍目瞪口呆地看著從天而降的法國人,乖乖地做了俘虜。那一刻,整個歐洲都記住了一個名字:拿破崙‧波拿巴!
記住,這場奇襲名叫:馬倫哥戰役,拿破崙的成名作!
如果對比而言的話,拿破崙的這一仗,很像唐朝中期名將李愬的那場:雪夜千里襲蔡州!這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一次傑作!
而大衛的這幅畫,完全配得上這場精采的戰役!
畫中白馬和人物構成S型構圖,充滿跳躍感,極大地增加了畫面的動態美。年輕的統帥面龐英俊,目光堅毅,威風凜凜,傲然端坐在馬背上。有沒有: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飛灰湮滅的氣概?!他手指向前方,一副勝利在望的姿態。注意,畫家把拿破崙的披風做了反方向向前飄動的處理,一方面增加了畫面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更能展現拿破崙必勝的信心。我的士兵們,越過這座阿爾卑斯山就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背景處戰士們奮勇向前的姿態,以及右下角飄揚著的法國國旗,都襯托著法軍在軍神指揮下的英勇雄姿。
當然了,作為一幅成功的藝術作品,這幅畫無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如果我們還原歷史的現場,恐怕當時跋涉在阿爾卑斯山上的統帥,就沒有這麼瀟灑了。
後來,學院派的另一位大師德拉羅什也畫過一幅相同題材的作品,就相對比較真實的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我們來看一下哈。
是不是完全沒有了剛才的那種敢向天地逞英豪的氣概了!而且,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拿破崙的胯下真的不是一匹駿馬,而是一頭驢!哈哈,而且,德拉羅什非常寫實地給驢子還帶上了一個眼罩。
這幅畫中,拿破崙眼神凝重,心事重重,與上一幅霸氣的目光完全不同。他手撫在胃部,真實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拿破崙的腸胃不太好,經常用手摀著胃部。而且,如果您經常逛美術館,你會看到很多有關拿破崙的畫像,他都是擺著這個動作。並不是他在耍帥,而是他胃真的不好。
阿爾卑斯山常年被冰雪覆蓋,畫面中人物根本無法像大衛畫中那樣躍馬前行!實際上,在翻山的時候,人畜都是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跋涉,看看左下角那匹馬驚恐的表情,圓睜的大眼睛,兩個鼻孔張得老大,正在使勁地吸著氣。這一切都說明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艱辛和驚險。
在這裡,我就要提出一個問題了:藝術到底應該還原真實,還是應該展現崇高!
我沒打算回答,只是拋出問題!
經此一役,拿破崙威震歐洲,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地位,也為他下一步稱帝打下了基礎。而大衛,以其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也一躍成了拿破崙的御用宮廷大畫師!這倆位曠世奇才的人生,都在各自走向最高峰!
大衛成為拿破崙的御用宮廷大畫師
時間來到了1804年,雖然神給人規定了王者治國的人間法理,但是,由於萬物都逃不出「成住壞滅」的宇宙法則,所以王權也不可避免地日漸沒落。此時的拿破崙,正是希望憑一己之力,對抗天道,重振沒落的皇權。於是,決定正式稱帝!
盛大的加冕典禮在巴黎聖母院舉行。這裡插一句,法國歷代國王都是在離巴黎145公里開外的蘭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登基加冕。這個傳統是從西羅馬帝國覆滅之後,公元498年,法蘭西的第一個國王、墨洛溫家族的克洛維開始,一直延續下來了。但是,拿破崙不打算承襲舊制,因為他不認為自己僅僅是法蘭西這片土地上的皇帝,他認為自己將成就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統,也就是主要的歐陸國家都將在他的統治之下!於是,他選擇了巴黎聖母院。
關於這場盛大的加冕禮,畫家做了非常完美生動傳神,而又基本準確的演繹。好,咱們先來看畫。這幅畫是盧浮宮裡尺幅第二大的畫作。那第一大的呢,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大師委羅內塞的一幅巨製:《加納的婚禮》。整幅畫差不多65平方米大小,65平方米啊,幾乎是一間兩居室公寓的大小啊!
但是,特別悲催的是,這幅巨大的、極為精采的、占據了整整一大面牆的畫作,很不幸地掛在了一幅尺幅很小的畫的對面,結果所有的風頭都被那幅小畫給搶了,因為那幅小畫的名字叫做:《蒙娜麗莎》!
這是我在盧浮宮拍到的《蒙娜麗莎》前的樣子,我根本就擠不進去,人山人海!所有人來到這間大廳,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迷人的《蒙娜麗莎》身上。委羅內塞的這幅《加納的婚禮》就掛在她對面,沒人搭理!所有人都只能看見《蒙娜麗莎》。好慘!
好,咱們再回到這幅《拿破崙加冕》。
這幅畫的尺幅只略小於《加納的婚禮》,大約是6.2米乘9.7米,60平方米!也是盧浮宮中最受追捧的畫作之一,僅次於《蒙娜麗莎》。
畫中一共出現了150個人物,大到聖母院的殿堂,小到人物披風上的絨毛,腦袋上的首飾,每一處都細膩、精緻。所以,節目裡我就不能一一細講,我只來講幾處重點。
第一個重點。歐洲國王的加冕禮啊,一般都要得到羅馬天主教教皇的認可,他們都要親自跑到梵蒂岡,在那裡接受教皇的加冕。拿破崙稱帝,在正統性上而言,也是需要由教皇來加冕才符合道統。但是,拿破崙非但沒有去梵蒂岡,反而霸氣地把教皇叫到了巴黎!
加冕禮上,教皇庇護七世剛準備起身拿著王冠戴到皇帝頭上的時候,拿破崙卻一把拿過王冠,自己戴在了自己的頭上!這真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但卻很說明問題。拿破崙的江山完全是自己打下來的,不是繼承了祖上的基業。
再一個,宗教改革之後,歐洲天主教會的權威日益沒落。再加上教廷內部貪婪腐敗,完全敗壞了對上帝的信仰,僅僅只剩下了一個宗教的空殼子,早已完全起不到教化人心、幫助上帝傳播信仰的作用了!
插一句,今天的天主教教廷,大家都知道,墮落得一塌糊塗。高級教士甚至大主教的個人品行操守極為卑劣無恥下流。梵蒂岡甚至已經淪為撒旦的殿堂,教廷已經成了深層政府的爪牙和洗腦工具!實在是可悲!
所以,當拿破崙做出這樣驚世駭俗、藐視宗教權威的舉動的時候,大家可想而知,對當時歐洲社會的震動會有多大!
在大衛最早的構圖裡,大師原本打算百分百地如實還原當時的場景,所以他第一稿的草圖是這樣的。
但是呢,後來估計覺得這樣一畫,肯定會觸怒龐大的宗教勢力。於是畫家靈機一動改成了皇帝已經戴好了王冠,轉身為皇后約瑟芬加冕的樣子。
大衛的這個小心思還是很聰明的。畫面表現的這個瞬間也很有意味。象徵皇權的皇冠,已經戴在了皇帝頭上。此刻,他高高舉起手中精美的后冠,成了所有人視線的焦點。這個設計既可避免觸怒廣大的天主教徒,又符合皇帝的心意。據說,畫作完成之後,拿破崙在畫前佇立良久。然後,他對大衛說:大衛,我要向你致敬。這可真是個殊榮啊!可見皇帝陛下還是非常滿意的。
第二點,你想啊,拿破崙這麼不把教皇放在眼裡,他能滿意嘛。自己大老遠跑來巴黎,還被如此羞辱,所以當時教皇坐在那兒臉色陰沉,內心崩潰!
在大衛原來的初稿上,他的確如實還原了教皇拉著個臉,呆坐當場的樣子。但拿破崙看完初稿後,皺了皺眉頭說:我好不容易把教皇弄到巴黎來了,總要讓他有點用啊!言外之意就是在我的加冕禮上,怎麼能有人鬧小情緒呢?更何況那人還是教皇,他代表的可是整個天主教啊。
大衛一聽明白了,於是教皇就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還伸出右手做了一個賜福的動作。
第三點,對當天的現場,大衛還做了一些藝術的虛構。比如說,拿破崙的媽媽當天並沒有到場,但是畫家把她擺在了畫面中心很醒目的位置。
再一個,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畫家自己怎麼能不參與呢!於是,大衛就很自覺地把自個也畫了進去。當然了,當天他也確實就在現場。注意加冕儀式現場二樓第二排的這位正拿著紙筆記錄現場盛況的人,就是畫家本人。
最後一點,我看到很多關於拿破崙畫作的介紹都會強調一點,說由於他本人很矮,所以畫像的時候都會把他畫得很高大。在這裡,我一定要澄清一件事情,拿破崙根本不矮!
拿破崙於1821年去世,1840年在法國的強烈要求之下,英國同意把他的遺骸從聖赫勒拿島移葬回巴黎的榮軍院。當時,據法國方面的資料顯示,法國專家對皇帝的遺骸做了一次整理記錄。當時測量了遺骸的身高,是多少呢?1.70米。一個去世了近20年的成年男子的遺骸,有1.70米。那他生前無論如何不會低於1.70米。就算,這個身高在歐洲男子中不算十分偉岸,但也絕對算不上矮小!
關於拿破崙身高的誤傳,完全是英國人弄出來的。勝者為王敗者寇嘛。英國人最終打贏了,於是他們就極盡抹黑造謠之能事,把他們怕了多年的拿破崙描繪成了一個身材矮小的人。所以,這一點我無論如何要強烈譴責一下英國人!
剛剛加冕的戰神,立刻就要面對一場空前的挑戰。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立刻聯手發動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
1805年,拿破崙生涯最輝煌的一場大戰即將上演。因為是三位皇帝親自指揮的對決,所以史稱「三皇會戰」,也被稱為「奧斯特里茨戰役」。
奧斯特里茨戰役 拿破崙的輝煌戰績
大部分的軍迷,對這場西方戰爭史上最經典的戰役一直都是津津樂道。但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展開細講。大致上就是,當時沙俄和奧地利集結了號稱十五萬重兵壓境,打算把剛剛登上皇位的拿破崙再拉下來!拿破崙帶領著不足八萬的人馬,迅速應對。兩軍在位於今天捷克境內的一個名為奧斯特里茨的小村莊展開對峙。
1805年12月2日,一個普通冬日的清晨。厚厚的雲層鋪在天空中,顯得有些壓抑。剛剛下過了一場小雪的奧斯特里茨,四野靜謐,悄無聲息。但,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凝結在了一起,緊張的氣氛越來越濃烈,一場空前的大戰一觸即發!
清晨五點鐘,俄軍率先於南線對法軍發起了進攻,奧斯特里茨戰役正式打響。由於濃重的晨霧,俄軍雖然搶先動了手,但卻遲遲打不開局面。法軍第四軍的一個師配合第三軍,以劣勢兵力牢牢鎖死了俄軍的前進方向。
其實,自從奧斯特里茨的槍聲一響,俄奧聯軍就已經落到了拿破崙的掌握中。聯軍戰前的一切部署與計劃,在拿破崙天才的指揮下全部作廢。
到清晨八點鐘,南線的戰鬥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拿破崙站在山頭高地觀察著整個戰場的局勢,從南方持續傳來的槍炮聲,以及前方傳來的情報,他判斷俄軍已經完全落入了自己的包圍圈。於是,拿破崙立刻下令讓隱蔽在俄軍據守的普拉岑高地下的第四軍主力,全力出擊!迎頭痛打從北線趕來支援的奧軍。
很快,俄軍據守的普拉琴高地失守,南線俄軍的退路被切斷了。拿破崙下令北線法軍開始反擊,近衛軍、騎兵軍、第一軍主力構成的預備隊也都投入到了北線的戰場。
拿破崙非常善於調動戰場局勢,利用各種戰術分割敵人主力,然後在集中優勢兵力給對手迎頭痛擊。
到了當天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戰局失去了懸念。法軍以陣亡一千多人,六千人負傷的代價,殲滅了俄奧聯軍一萬六千多人,俘虜了兩萬多人。
這一天,正好是拿破崙加冕法蘭西帝國皇帝一周年整。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創造了一場無以倫比的輝煌戰績。此一戰,逼得奧皇弗朗茨二世放棄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
這一戰役,也是拿破崙一生引以為傲的經典戰役。也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但是,盛極而衰,自古皆然。差不多十年後,拿破崙就黯然飲恨滑鐵盧。
普希金在他的長詩《拿破崙》中,這樣寫道:他用血泊染成的記憶,將久久地遍布於世界。赫赫英名庇護著你,安息在浩渺的煙波。這陵墓何等雄偉壯闊,在安置你遺骸的靈柩上,人民的憎恨已熄滅,而不朽之光卻在閃耀。
拿破崙離去 大衛被通緝
再之後,隨著拿破崙的離去,大衛的命運也不可逆轉地走向了低谷。
路易十八回到巴黎復闢,大衛成了通緝犯。他只好逃亡到了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並最終客死他鄉。
1825年底,77歲的大衛不幸被馬車撞倒,不久後便與世長辭。由於法國當局不准他回國歸葬,所以,一代大師只好安葬在了布魯塞爾。後來,法國允許讓他的心臟被單獨運回法國,葬在拉雪茲公墓。也算是魂歸故裡了吧!
一代宗師雅克路易大衛,一生毀譽參半。但就其藝術成就而言,毋庸置疑,完全當得起一代宗師的讚譽。而且,他有一名非常傑出的高徒,後來成為法蘭西美術學院的院長,叫做安格爾。安格爾更是進一步奠定了法國學院派的江湖地位。為把西方古典藝術推向最高峰,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於法國學院派的諸位大師,未來節目中一定會為您細細道來!
好的,今天節目就到這裡,咱們下次見!
《大話西油》製作組
(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