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芯片荒將拖到第3季 大眾汽車等車廠被迫減產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06日訊】汽車芯片(晶片)短缺愈演愈烈,且發酵成全球危機事件,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紛紛通過外交途徑,罕見向台灣政府請求支援,可見汽車工業芯片缺貨的問題有多急迫。而德國汽車產業供應鏈在低估車市回溫速度,導致大眾汽車等車廠最近被迫減產。

中央社報導,去年12月初,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福斯汽車)在中國的車廠就因芯片供應不足而停產,大眾汽車為此緊急成立工作小組,處理芯片供應吃緊的問題。今年1月中,缺貨問題變得更棘手,戴姆勒(Daimler)在德國最大的不來梅(Bremen)廠被迫減少上班時數,大眾汽車總部的Golf 和Tiguan等暢銷車款的生產線也被迫喊停。

據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Roland Berger)專家貝雷特(Marcus Berret)描述,日本福島核災以來,汽車供應鏈就沒碰過這麼嚴重的問題。戴姆勒總部所在的巴登符騰堡邦銀行(LBBW)分析說,芯片短缺的問題還會持續好幾個月,預計夏天結束時才會解決,全球汽車工業今年將因芯片短缺少生產130萬至220萬輛汽車。

汽車產業供應鏈既長又複雜。按照慣例,大眾汽車主要是向零件大廠例如大陸集團(Continental)採購芯片等零件,大陸向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等車用芯片廠商下單,恩智浦和英飛凌除了自己生產,也委託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這次車用芯片荒的表面原因是去年上半年的第一波疫情。當時全球車市崩盤,車廠生產線全面停擺,零件廠難以預估車市何時回溫,因此沒有下單。等到第4季車市熱絡時存貨不足,下單也來不及了。恩智浦執行長席福(Kurt Sievers)表示,復甦的速度遠超過業界預期,許多客戶太晚下單,導致部分產品來不及交貨。

另一方面,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也與汽車產業的特性有關。專精供應鏈管理的Inverto顧問公司執行長普肯(Thibault Pucken)分析說,汽車的生命週期相對長,與最新的智慧型手機相比,車用芯片對製程的要求不高,對半導體業者來說比較沒利潤,因此在產能吃緊時容易被排擠。

為解決芯片短缺的燃眉之急,德國汽車工業不僅拜託經濟部長向台灣求援,還打破供應鏈的慣例。在芯圓代工領域規模僅次於台積電和三星的格芯(GlobalFoundries)德國廠負責人霍斯特曼(Manfred Horstmann)透露,幾乎每個禮拜都有車廠打電話來下單,德國業界並盛傳大眾汽車直接找上台灣的半導體業者。

在台灣政府和半導體業者同意協助克服困境後,至少大眾汽車缺貨的問題幾個月後可望獲得改善。大眾汽車一名主管向德國媒體透露,半導體廠已承諾在年中大幅提高車用芯片的產量,大眾汽車工會預期到了下半年員工可能連週末都要加班,才能補足上半年短少的汽車產量。

但零件業和分析師沒這麼樂觀。市調公司IHS Markit警告,芯片荒的問題將拖到第3季。全球最大的車用芯片業者英飛凌(Infineon)執行長普羅斯(Reinhard Ploss)4日也表示,半導體業的產能調整需要時間,他請客戶要有耐心,「許多客戶低估供應鏈的複雜程度」。

長遠來看,隨著行車輔助系統、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逐漸成熟,汽車工業對芯片的需求將只增不減。歐洲目前賣得最好的純電動車是大眾汽車去年9月上市的ID.3,一共採用了50多種不同的英飛凌芯片。德國電子業同業公會(ZVEI)預測,全球車用芯片的市場規模每年將成長5.3%、從2019年的500億美元成長到2024年的650億美元。

(責任編輯:盧勇信)

相關鏈接: 【財商天下】汽車芯片告急 美日歐向台灣呼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