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國國會錯失安撫國家的機會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Brad Bird撰文/原泉編譯

Facebook

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等人提議,要求成立一個委員會,對有爭議的州的選舉結果進行為期10天的緊急審計,美國國會拒絕了這一提議,從而錯過了這個安撫全美緊張情緒的黃金機會。

十天,這麼短的時間,但意義重大。

委員會的提議被拒,不管是哪種結果,委員會的調查都有助於恢復數百萬人的信心,這些人仍然認為選舉有問題,他們的擔懮被忽視。

如果你想真的惹惱你的鄰居,那你就忽視他們對你的狗、籬笆之類的抱怨。正如你能給予某人的最大恭維是希望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一樣,最大的侮辱就是忽視他們,全當他們不存在。今天,許多美國人感受到了這樣的對待。考慮到已曝光的所有選舉舞弊的指控,國會仍拒絕調查委員會的合理要求,是愚蠢和可悲的,因為又有一個機構辜負了他們。

國會的不作為和最高法院如出一轍,最高法院拒絕審理類似的指控。這種做法受到了強烈的批評,國會可能也會受到類似的指責。

事實上,如果國會在1月6日之前,對成立一個委員會的想法表達更多的同情,那一天發生在華盛頓的暴力事件就有可能,甚至很可能不會發生。這本來沒必要發生。暴民的行動並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場叛亂。這些行動是憤怒和挫折的爆發,這種發洩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克魯茲和其他共和黨人的努力令人欽佩,此前,密蘇裡州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成為首位挑戰選舉結果的在任參議員。據悉,拜登在選舉人團中以306-232的優勢擊敗了總統川普。根據這一制度,選舉人票是根據各州的國會代表權分配給各州的。但一些州的指控使其結果受到懷疑。

審計委員會本來可以作為壓力釋放閥和對數週的動蕩和分裂的合法回應,甚至有可能清除不確定因素而受到支持,反而被當作超越國會權限的「政治噱頭」而被駁回,愛荷華大學的法學教授德里克‧穆勒(Derek Muller )在路透社的報導中是這樣描述的。

在川普之前的年代,媒體更負責任,美國人民在某種程度上也享受那時的媒體,他們的記者會再找一兩個支持審計的教授,並把這個觀點也呈現出來。

有了這樣的平衡,這個提議就不會顯得古怪,而是合理的。這種奇特的平衡觀念是良好報導的核心原則,但在今天的新聞報導中卻常常被忽略。現在我們明白為什麼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如果參議員們閱讀了克魯茲提案的平衡陳述,他們可能會對克魯茲的提案產生更為同情的看法,這可能會導致1月6日的局勢更加平靜。

媒體、法院、國會和人民都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民主國家中一兩個機構的失敗只會削弱整個國家的正常運作。這可能會導致失敗的結果,比如監禁無辜的人、制定糟糕的立法、或者不按照好的想法行事,就像我們在審計委員會這一例子中看到的那樣。

在混亂之後,用誇張取代理性思考也無濟於事。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科羅拉多州民主黨眾議員黛安娜‧德蓋特(Diana DeGette)稱這起暴力事件是未遂政變。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政變通常需要坦克和重型武器,以及協調一致的軍事占領和對媒體中心、政治辦公室和其它重要崗位的持續控制。華盛頓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所發生的事情是人們暫時爆發的抗議,他們希望自己的關切得到認真對待,對他們的總統表現出適當的尊重。

當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加州民主黨)在全國電視直播上,撕毀川普總統的國情咨文時,猶如將一把匕首刺向了美國的腹部。在美國現代史上,我想不出還有比這更愚蠢和無禮的行為。正如胡佛研究所的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在福克斯新聞上所說,人們已經瘋了,他們想要清晰、公平和問責。

漢森說,夜以繼日,我們驚恐地看著波特蘭、西雅圖和其它城市在圍困下被燒毀和流血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許多企業被毀,損失達數十億美元。然而,各州州長坐視這種情況發生。

因為暴力事件是由左翼狂熱分子所為,所以得到了容忍甚至讚揚。這種雙重標准必須停止。一套規則應該適用於所有人。在加拿大,我們也有同樣的問題。

川普呼籲秩序。作為回應,喬‧拜登則指責克魯茲和霍利參議員在散布「彌天大謊」,指這是納粹法西斯主義的一種策略,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在二戰中為打敗法西斯而戰,並為之犧牲。「這種惡毒的黨派言論只會讓我們的國家四分五裂。」克魯茲說。

這些年來,我在美利堅合眾國曾待了數月,泛舟於美麗的密西西比河和其它水道上,結識了善良而美麗的美國人民。看到如今的美國陷入混亂,我感到痛心。你是西方的指路明燈,我們需要你的完整,我們需要你的正確。請以你的智慧和大度,和平地度過這一切,這是你的遺產。把仇恨放在一邊。

原文Congress Misses Chance to Calm the Un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布拉德‧伯德(Brad Bird)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加拿大記者和社論作家,擁有政治研究碩士學位。他的著作《我和我的獨木舟》(Me and My Canoe)講述了他沿密西西比河劃至新奧爾良的許多美妙經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