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1月07日訊】胃若好,人就健康。有的人胃不好,常有胃堵、胃反酸、噁心想吐的感覺。胃弱常見有三個原因:飲食不規律、壓力大和熬夜。長此下去,嚴重一點的,還會發生胃炎、胃潰瘍。本篇跟大家說一說養好胃的方法。
一、飲食不規律造成胃痛、胃潰瘍 按2穴位緩解
做業務或在公司擔任比較重要職務的人,為了拚業績、養家、繳房貸、存小孩的學費,三餐不定時,不是餓過頭就是暴飲暴食,導致消化不良。時間一久,就容易胃痛,甚至胃發炎或胃潰瘍。這樣可不行,最好是將三餐調整為定時定量。
另外,不要每次一胃痛就吞胃藥。教你兩個穴位很快緩解胃痛。
內關穴:消除脹氣、打嗝、胃痛
有人問我:胡醫師,我吃飽了以後,會有噁心想吐、消化不良、胸悶心悸的症狀,該怎麼辦?你可以按內關穴試試。
內關穴對應胃跟心臟,按摩此處能夠養胃,消除脹氣、止嗝、緩解胃痛。它的位置在手腕橫紋往上三指寬處、兩筋之間。
注意,你輕輕壓按一下,可以止吐;但不要長時間大力的一直壓按,反而會有催吐作用。
中脘穴:緩解消化不良、胃痛、胃寒
從食道下來到胃、十二指腸,這一段都稱之為「胃脘」。中脘穴在肚臍往上四寸,約五橫指處。中脘穴對應胃,能夠改善消化、吸收不良的症狀。常常吃寒冷的東西、在冷氣房待時間很長的人,都容易胃寒,可以在中脘穴壓按一下。
二、緊張焦慮導致胃痛 動動腳指紓壓養胃
緊張又焦慮的情緒,也會引起胃的毛病。像是護士、客運司機、計程車司機或送貨員,他們的工作有時間上的限制或急迫性,常處在高壓的情緒中,往往只扒了兩口飯就要開始工作,胃口差,就容易胃悶痛或拉肚子。當你與這一類職業的人相處時,儘量多一點體諒和感謝,也能緩解對方的壓力。
多微笑,緩解緊張焦慮
有一次,我太太到銀行去辦事,不巧銀行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大門都拉下來了,銀行小姐還是請她進去,很快並耐心地把她的事情辦好。我太太回來告訴我這件事,她說這個服務人員真的非常貼心,實在是很感謝。第二天,我太太做了一個蛋糕,送去給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收到蛋糕的時候好開心。
你知道嗎?服務業都是很辛苦的,我們不可能每一次請她辦事的時候都送個蛋糕,但是,送上一個微笑,應該是很容易的。
動動腳趾,舒壓健脾養胃
動一動腳趾頭,放鬆身心又紓壓,更能健脾養胃。
腳上的大拇趾對應脾經跟肝經,第二個腳趾對應胃經,第四個腳趾對應膽經,小趾對應膀胱經,腳底下是腎經。動腳趾的時候,多半都是第一、第二個趾頭動得最多,因此,脾肝胃都活動到了。
作法:
1. 坐著或站著,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若是站著,則兩腳與肩同寬)。
2. 腳趾連續抓地、放鬆,抓地、放鬆,每次大約做21下,對腳上的所有的經絡,都能夠形成鬆緊交替的刺激。
每天可以重複做很多次。不管是開車的司機或護士,都不妨在空檔時做。
三、熬夜傷胃陰 喝碗大米粥顧胃又好睡
上班族經常熬夜睡不好,額度快速用完,就會讓身體的「胃陰」餘額不足。古人說:濃睡是養陰之法,如果一個人經常睡不好,就容易暗耗陰液,常會覺得胃隱隱作痛或悶脹,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好像有個氣球或大石頭堵在裡面;常常不想吃東西,吃得少。
還是奉勸大家,儘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這樣一來精神好,專注力又高,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喝養陰大米粥,好睡又養胃
在週末或任何放假的時間,可以熬大米粥。大米粥一般30分鐘就煮熟了,但是,我們要煮得軟爛一點,熬一個鐘頭以上,再喝米湯上面的米油,能夠起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有很多的中藥處方,例如麥門冬湯、竹葉黃耆湯、竹葉石膏湯,白虎湯等,都是用米養陰養胃。熬煮一鍋大米粥,全家大小,每個人都來一碗,它的功效媲美人參湯,又健康又便宜。
養胃2個食療方 改善胃痛胃潰瘍、還能降血糖
益胃湯:緩解胃痛、降血糖
這個處方很簡單,看起來好像中藥處方,其實它也是食物處方。
配方:沙參、石斛、麥冬、玉竹各 15公克。
四味藥材都是潤的,都可以治胃的毛病,並解決胃中的燥火。不僅如此,在臨床上,還能夠使血糖變好,改善糖尿病。
我們在吃中藥的時候,是不放冰糖的,如果你要放冰糖的話,加一點點即可。
薑桂豬肚湯: 改善胃痛、胃潰瘍
吃素的人,有幾個食材可以用來養脾胃,例如:小米、蜂蜜、山藥、栗子。如果你什麼都吃,就煮一碗「薑桂豬肚湯」,保護你的胃,能夠改善消化不良、胃口差、胃下垂、胃痛、脹氣,甚至胃潰瘍。
食材:豬肚 1個、生薑 15公克、肉桂 3公克。一起熬煮即可。
薑的作用是緩解噁心想吐的症狀。有一個治療嘔吐的中藥處方叫作小半夏湯,裡面最重要的藥材就是薑。在豬肚湯裡多放一點薑,對腸胃遲緩引起的嘔吐、排便稀溏、消化能力差都能夠改善。提醒大家,豬肚一定要煮久一點,才會軟Q好吃。
年輕人不一定會煮豬肚,也可以跟媽媽撒個嬌:「媽媽,可不可以煮一鍋薑桂豬肚湯給我吃?」這樣,長輩會覺得自己有事情做,孩子也需要自己,很窩心。享受美食,養胃,又讓家人之間感情溫馨,是一件多美好的事。
新唐人《胡乃文開講》製作組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