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中國股市新規對億萬股民意味著什麼

Facebook

2020年12月31日,中共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同時公布新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其中最受關注的,A股退市新規即日生效。

據報導,新規中明確4類強制退市指標,分別是:面值退市的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市值退市的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財務組合退市的標準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收低於1億元」,財務造假退市的標準為「連續造假年限2年、造假比例50%、造假金額合計5億元以上」。(幣值單位:人民幣)

今年退市新規上路後,不少上市公司一夜間退市風險陡增。而最容易觸發退市條件的其實還是財務問題,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等均以2020年為首個適用年度。據金融數據商Wind初步統計,從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剔除重合後,合計有161股逼近退市風險警示。這個數據既說明A股上市公司多長期系統性造假,也說明審計、監管機構形同虛設。

上市公司退市,最受傷的還是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民,手上的有價證券一夕化為「壁紙」。而針對中小投資人高度關注的兩點,一是財務造假退市量化指標,說明監管高層對造假沒有「零容忍」,公司適當財務造假,別超過規定的量化額度,就可以繼續渾水摸魚。二是投資者保護方面,集體訴訟,監管責任等規定更是付之闕如。2021年退市新規引發的退市潮,首先仍是以犧牲無數小股東的權益為代價。

中共會趕在去年最後一天推出退市新規,顯然是為了今年A股全面實行註冊制鋪路。去年11月31日,劉鶴主持召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內容,就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而A股全面實行註冊制的一大背景,中國銀行業面臨壞賬激增,不僅企業,就連政府都融資困難,勢必要靠直接融資的重地──股市。

中國股市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共為國企央企的脫貧解困,這方面已經基本完成,現在股市首要任務是肩負地方政府提款機,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多有地方政府,例如典型的白酒企業,在股價拉高之後,都會反哺地方財政,在2020年年內,茅台集團已累計無償劃轉8%公司股權給貴州省國資委及縣市政府,河北衡水老白乾酒也被無償劃轉10%股權給河北省財政廳。

今年股市資金池若進一步大幅擴容,將要在註冊制之下IPO不停地發。有良心的經濟學者指出,在現行體制下,註冊制就是政府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推給了市場,註冊制不會根除審批制的腐敗問題,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合法腐敗」現象,就是用公開等於公正、公開等於公平的名義,讓股市註冊製成為百姓儲蓄的收割機。

有一組數據可作為驗證,以2020年為例,在上交所科創版實行註冊制帶動下,A股IPO規模創近10年新高,「融霸權球」,而且指數的表現「領漲全球」,但是刨除新股,2020年漲幅僅中位數,高達45%股票是下跌的,典型的「機構牛市」,機構大資金躺贏,韭菜賺了指數賠了股價。

去年底,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講話時指出,2021年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2021年不僅是A股的IPO大年,也將是企業退市大年。

中國股市成立已30年,A股上市公司接近4000家,年均融資數千億元,歷屆監管至今沒有出台過一條重磅條例保護中國的散戶,讓億萬股民一直是上市公司融資圈錢的源泉。新的一年,A股在全面註冊制之下的IPO潮與退市潮,可以預見仍然都會是億萬股民的儲蓄買單。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