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朋友之间的智慧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2日讯】上几期我们谈到家庭关系,当人走入社会的时候,就很需要另外一个关系,那就是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人在社会当中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最值得珍惜呢?

中国文化里讲一个人最大的安顿是心灵的安顿,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事业单位,里边工作环境非常压抑,有一段时间很多个女性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乳腺癌八成都是因为抑郁压力过大造成的,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和身体其实是一体的,很多身体上的疾病都来自于精神上的不畅通,而压抑抑郁的情绪长期郁结在体内得不到排解,人就会患病。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精神得到纾解呢?

我曾看过一个报导,一个人如果想要很好的心灵支撑,他需要五个知心的朋友,这五个朋友就像五个渠道那样,当我们内心有解不开心结的时候,可以找他们沟通。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时候翻看自己的手机,通讯录里可能有长长的名单,但是真正能和自己交心的又有几个人呢,很多人都很缺少精神上能够相互理解沟通的人。其实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我们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有个弹琴的高手,他叫伯牙,伯牙弹琴的时候,有个叫钟子期的人就在旁边聆听,当伯牙弹出表现高山之美的旋律时,钟子期就能听得懂,他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当伯牙想要弹奏出流水之美,钟子期听后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江河。”伯牙想要用琴声表达什么内容,钟子期都能听出来,伯牙感慨说:“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也就是说我哪怕认识全天下的人,但是能够真正理解和懂得我的知音,又有几个呢?所以两个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然而后来很不幸,钟子期染病去世了,伯牙就来到他的坟前,又弹了一次“高山流水”,然后他把琴摔了,从此不再弹琴。而这首“高山流水”的古曲却流传下来,向后世诉说着知音难求的故事。

我们常说知己可遇而不可求,如果在我们人生目前的阶段,还没有出现那么多的知己,那么我们也可以先找其他的途径,比如看一些好书,书有时也像一个良师益友,很多传统文化的典籍,看后也会让我们看淡很多荣辱得失,比如可以听一些中西方的古典音乐,音乐也有很好的疗愈作用,可以让烦恼消失于无形。总之我们需要找到这些“好友”,让心灵有纾解的途径。很多人都认为在社会中,除了安顿好亲人之外,我们也要安顿好这些能够真正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知己好友,才能让心灵得到支撑。

中国文化中讲朋友在精不在多,人生有三五知己好友,便足矣,像诗文当中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国文化里也有很多描写友人情谊的诗词,如“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就是我在折梅花的时候,刚好碰到邮递的人,江南也没有什么好的,我就折一枝梅花,请他送给我远方的朋友吧,他看到这枝梅花,就像看到了江南的春天。比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的故人好友邀我到他家中做客,看到远处的绿树青山,一望无际的庄稼,我们边喝酒吃饭边聊天。希望能够到下一个重阳日时,还能前来和你一同观赏菊花。

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因为利益而交集,而是因为心灵相通而珍惜,就如同苏轼和巢谷那样的友谊。

巢谷是苏轼的同乡好友,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他不辞千里赶来,替苏轼开垦荒地,帮忙种田,二人饮酒作诗,畅游赤壁。可以说在苏轼最落魄的时光里,是巢谷给了他慰藉和温暖。

后来苏轼调回汴京,一时间风光无限,巢谷却悄悄地消失于苏轼眼前。直到苏轼再次遭贬,巢谷才再次出现。而这时的巢谷已经七十多岁,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在苏轼困难的时候,前去见他一面。 遗憾的是,巢谷最终病死在去见苏轼的路上。听到这个噩耗,苏轼悲从中来,不由放声恸哭。

几千年后,他们之间这份纯粹的友谊依然让人感动,对于巢古而言,苏轼春风得意时他不阿谀攀附,而苏轼潦倒的时候,他却伸手相助。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或许并不能替你锦上添花,却总是为你雪中送炭,年纪渐长愈发明白:那些看似“无用”的友谊,往往最为“有用”。

那在人生当中,除了有三五知己好友值得我们格外珍惜之外,关于朋友还有哪些文化和智慧呢?我们下次和您接着分享。

(责任编辑:唐佳)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