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醫師:你該接種新冠疫苗嗎?很多人沒想過的事

文/楊景端(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醫學主任) 穆簡整理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07日訊】在2020年底前,美國將可以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今天跟大家討論三個重要的問題:接種新冠疫苗到底安全不安全?對疫苗的有效性我們到底該有什麼樣的期待?小孩接種疫苗會得自閉症嗎?

小孩接種疫苗,會得自閉症嗎?

首先來討論一下對於疫苗長期以來的一個爭議:兒童施打後,是否會增加自閉症風險。

我們對疫苗都不陌生,從小就必須打各種各樣的疫苗,什麼白百破、狂犬病、小兒麻痹、結核病、乙肝疫苗等等。過去有一些非常致命的流行病,比如天花、小兒麻痹,確實是因為疫苗而逐漸被控制,甚至徹底消滅了。

那麼人們對疫苗安全性的擔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自閉症恐慌

1998年,英國消化科醫生Andrew Wakefield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總結了12個自閉症的案例,其中有8個是發生在接種了麻疹、腮腺炎和風疹 (MMR)三合一疫苗之後。Wakefield表示他在病人的腸道找到了單純的疫苗,它們導致了腸道的炎症和滲透性的改變,從而引起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炎性反應。他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打三合一疫苗可能與自閉症的發生有關。

這個文章一出來,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因為當時自閉症的發病率在大幅上升。根據美國2016年的統計,100個孩子裡有3~4個自閉症者,在過去的20年中幾乎增加了20倍。

家長擔憂是否該給孩子接種疫苗。但不久後,英國一位調查記者發現,這位醫生的研究背後可能有一定的利益動機,這篇文章在2010年被撤銷。

那麼,人們對疫苗的恐懼是不是就消失了呢? 沒有。

汞中毒恐慌

過量的汞是神經毒劑, 既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也影響周圍神經。日本人喜歡吃魚,飼養魚得池塘裡容易有重金屬污染,其中就有汞。在伊拉克,曾發生麵包裡含汞造成很多汞中毒的病例。

2001年, 一篇醫學文章提出自閉症實際上汞中毒造成的假說。

這個汞是從哪裡來的呢?疫苗裡含有一種有機汞,叫硫柳汞。為什麼要在疫苗裡加硫柳汞?因為疫苗不是一次就用完了,那麼多次用,針頭插進去就容易造成疫苗污染。有機汞有殺滅微生物和細菌的作用,防止疫苗污染。因為用量非常微小,所以認為是安全的。

不過汞中毒跟自閉症的症狀還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汞中毒的孩子通常頭較小,而自閉症的孩子頭偏大;二者損害的大腦部位也不太一樣;患者在精神和行為方面的症狀也有區別。

但為了安全起見,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兒童打的疫苗裡都不再有硫柳汞,只有白百破疫苗裡面還含有一點,流感病毒疫苗裡也還有。所以人們對打流感疫苗也有戒心。

沒有了硫柳汞爭議就算解決了嗎?

遠遠沒有!

很多家長依然拒絕接種疫苗,特別是有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他們就不願意再給自己的其他孩子接種疫苗,擔心疫苗是導致自閉症的原因。在這點上你很難責怪這些家長,本來一個好好的孩子,一兩歲以後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跟家人和父母沒有眼神和肌膚的交流,表情呆滯刻板,重複行為,痴迷於一兩個物件,不會說話。小孩子在這段時間要打25次各種疫苗,你說父母能不懷疑嗎?

然後,一些因為宗教信仰而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的社區,發現他們的孩子罹患自閉症的比例相對較少,這一點似乎也給疫苗和自閉症的關係增加了證據。

不過,這個結論可能有一點邏輯上的問題。好的宗教信仰對人的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有很多益處,自閉症少是否跟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孩子的良好生長環境有關係呢?

為了解決疫苗和自閉症的爭論,2019年發表的一個大規模調查,回顧過去11年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孩子在自閉症發病上有沒有區別,結論是否定的。另外,醫學界認為,自閉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診斷標準放寬了,納入很多症狀輕微的病人。社會和醫生對自閉症的認識也提高了。

但是,這並未真正解決了擔憂。即便是一些臨床醫生,也很難被這些研究說服,特別是專門治療自閉症的小兒科醫生,親眼目睹了接種疫苗給他們的病人帶來的直接反應 ,一邊是書本上的數據,一邊是活生生的病人,哪個更有說服力呢?另外,醫學研究是尋找共性,臨床醫生看病是解決個性問題,出發點完全不同。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自閉症?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首先,自閉症和遺傳因素有關,基因檢測發現至少有100個跟自閉症有關的基因。另外,環境因素也會增加自閉症風險,比如母親懷孕時接觸過化學污染或患有營養不良、免疫性疾病等。

另外,缺陷基因是否會表達,和甲基化狀況有關。98%的自閉症病人都有甲基化不足的特點,對缺陷基因表達的控制力很弱, 任何一種外界因素造成的過氧化壓力,都會導致缺陷基因的表達。

因此,有自閉症潛質的孩子就處在一個脆弱的狀態。如果受到環境因素的刺激,不管是感染、精神壓力、營養缺乏,他們有缺陷的基因就開始表達。

疫苗是通過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來對付病毒和細菌的,所以它必須要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刺激,這種刺激是不是造成一定的過氧化壓力,影響到自閉症孩子缺陷基因的表達呢?完全有可能。但是,如果不接種疫苗,孩子受到了感染,同樣會對他有嚴重的打擊。

說到這裡讓人有點絕望,接種疫苗不是,不接種也不是。人生就是這樣,每天都在做選擇,每個選擇都有得有失,就看你願意得什麼、失什麼了。

根本的原因不在孩子而在我們父母。 我們需要深刻反思在過去的20年,我們的環境、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怎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對我們自己的健康、對我們下一代的健康又造成了什麼樣的損害。

說說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現在再來談談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疫苗的有效性,就是接種的人與不接種的人相比,能夠預防新冠肺炎發生的比例。

在這兩支新疫苗第3期臨床研究的時候,就要比較用疫苗的這一組,和使用安慰劑 (表面上一樣,但裡面不含有疫苗)的另外一組,新冠病毒感染的比例。

比如說,使用莫德納(Moderna)疫苗,兩組人當中有100個人感染,其中95個人是在沒有接種疫苗的一組,只有5個人在接種疫苗的一組,因此疫苗的有效性是1 – 5/90=94.44%。

使用輝瑞(Pfizer)疫苗,兩組人中有162個人被感染, 其中8個人是注射疫苗的,其餘154個感染者都是使用安慰劑的。疫苗的有效性就是1 – 8/162=95.06%。

但這個資料是一個短期的資料,只是在研究階段判斷出的有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可以增加也可以減少。

另外,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有效性會持續多長時間,有些研究只表明可能持續幾個月的時間,這也有待於觀察。

一個疫苗真正的有效性還取決於接種疫苗的廣泛性,如果沒有足夠的人群接種疫苗,那麼它的有效性也會大打折扣。

新冠疫苗在臨床研究期間的結果是安全的,和其它疫苗所產生的常規副作用沒有太大區別。但是這裡面有幾個因素我們必須要考慮:

1. 疫苗還沒有經過大規模使用,病人使用疫苗的時間也很短,是否會產生長期的副作用還不清楚。

2. 這個疫苗和過去的疫苗不一樣,不是減活或死的病原體做成的,而是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製作的。

含有新冠病毒棘突蛋白基因的mRNA,在脂肪的包裹下,通過納米顆粒與細胞膜融合,進入細胞漿,在那裡轉錄翻譯成棘突蛋白;再把棘突蛋白分泌到細胞外,刺激身體產生免疫反應。

mRNA疫苗的特點是開發周期短,能夠短期大規模的生產。

它的缺點是不穩定,或者不能產生足夠的抗原性來刺激身體產生抗體。另外它如果進入細胞核,還有可能干擾人體細胞的遺傳物質。

科學家們研究這種RNA的疫苗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過去試圖用來對抗薩斯、艾滋病、禽流感以及癌症,都不成功。

那為什麼現在用在新冠病毒上突然成功了呢?是方法上有了重大突破,還是我們為了應急而放鬆了標準呢?

我的一位長年從事細胞研究的專家朋友告訴我,這兩種可能都有。和其它病原體相比,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有很強的抗原性,它能夠刺激身體產生足夠的抗體和淋巴細胞反應。

但疫苗的確是使用了才三個月左右,長期的作用和副作用並不清楚。研究人群的樣本還不夠大。

最重要的是,從理論上講,這個mRNA能穿過細胞膜進入到細胞漿,也就有可能穿過細胞核的膜進入細胞核,從而干擾細胞的遺傳物質。

我特別看了一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對疫苗安全性的描述。CDC表示,目前來看疫苗是安全的,將積極關注它的安全性。同時又非常明確的說這個疫苗不會進入到細胞核而干擾遺傳物質。

mRNA疫苗是否真的只會進到細胞而不會進入細胞核,從而干擾我們自身的遺傳物質而產生長期和嚴重的後果,這是值得我們繼續關注的話題。

我最後想要提個問題:面對一個生存率在99.8%的新冠肺炎,我們真的需要讓每個人接種疫苗來抗擊它嗎?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作者簡介:

楊景端,美國賓州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始人及醫學主任、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教授、美國臨床針灸學院主席。出身中醫世家,中西醫雙修,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貝勒醫學院、美國精神病學年會做專題演講。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