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06日訊】中國經濟遭到中共病毒疫情的重創,民眾收入大幅下降內需不振,現在個人破產制度開始試點,或因疫情再起引發破產潮。獨立智庫天鈞政經分析認為,習近平不斷調整省部級官員也是擔心疫情更大範圍爆發。
浙江省高級法院12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提出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
工作指引的發布,意味著浙江正式試點個人破產制度。
一直以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作為商業事物的主體,金融機構或者資金出借方往往要求經營者以個人或者家庭財產作為擔保。由於個人破產制度的缺失,個人創業債務方面處理缺少法律依據,就需要以個人名義負擔無限債務責任,不能獲得與企業同等的破產保護,同時風險由此無限轉移到個人和家庭,給高利貸、地下錢莊等非法融資渠道創造了生存空間。
中共病毒疫情又將襲來,會導致中國各地出現企業倒閉員工失業的情況,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受創更為嚴重。
獨立智庫天鈞政經的視頻分析指出,習近平不斷調整省部級官員也是擔心疫情更大範圍爆發。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此前表示,就業環境整個而言是穩定的。
儘管官方數據描繪了一個充滿樂觀的經濟前景,但城市失業率一直被經濟學者視為不可靠,因為它不能反映真正的職位增加。舉例說,一名失業的員工經過一段時間被重新錄用,都被計入新增就業數據。
《南華早報》11月16日報導,麥格理香港首席經濟師胡偉俊表示,官方數據存疑,未能反映真正狀況。真正的就業氛圍其實較數據所顯示的要灰暗,因為有2.9億民工回到鄉間後已放棄在城市找尋工作。
胡偉俊說:「如果一個民工放棄城市的工作返回鄉間,他的職位將不再包括在官方數據之中。如果你查看很多民工就業的餐飲業,你可以看到就業復甦其實是非常微弱的,而且沒有返回正常。」
9月1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對媒體表示,經濟恢復放緩,主要的難點是就業的問題,中小企業的恢復情況不是很好。小企業的情況不好的話,顯然就業就不好,因為8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現在中型企業稍微恢復得好一點,小企業數量最大,這個問題比較嚴重的,需要重視。
賀鏗認為,前8個月城鎮新增就業是781萬人,這比去年的同期少增了203萬,那就是說比去年少增了20%以上,那就說明城鎮就業的情況不是想像的那麼好。
賀鏗強調,從失業的情況來看,居民的收入增長肯定不是那麼樂觀。所以要四季度的消費恢復到去年的水平,那麼就業和居民收入應該恢復到去年的水平,如果這兩個達不到,要想四季度消費恢復到去年的水平就有難度。
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學講師謝遠揚此前發文說,合理的個人破產制度,一是能夠給人從頭再來的機會;二是能降低社會負債率;三是能及時終結債權債務關係,解決執行難的問題。
如果中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或引發一波破產潮。
不過,深圳財經評論人士鄒濤此前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之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是因為私人財產權的概念在國內仍然相當模糊,「在中國的特殊體制下,人們對個人財產的定位似乎還停留在一個『這些都不歸我所有』的狀態中。不僅如此,中國公民的私人財產權長期以來得不到非常嚴格的保護」。
中國企業能破產、個人破不了產的局面也被一些學者稱作「半部破產法」。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