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公報 透露習近平最大擔憂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30日訊】歷時4天的中共「五中全會」閉幕,並發布公報,宣布會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並把 「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最重要戰略方針。有美媒認為,該戰略透露出習近平最大的擔憂。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全會閉幕日推出的五中全會公報称,通過「十四五」(2021至2025年)規劃建議稿及公布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習近平就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向全會作了說明,公報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強調要加大建設科技強國和全面促進消費,並宣稱到2035年綜合國力有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公報在談到2035年遠景目標時,提出了三項戰略指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宣稱這三項指標都要邁上一個新的大台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使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的前列」。

不過,中共建設所謂的科技強國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石光此前刊文闡述,中國總體上高度依賴美國技術,處於技術淨進口的被動地位,規模較大的高依賴行業包括計算機技術、醫療技術、發動機、藥品、基礎材料化學等。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2018年之前的25年間,中國持有的美國發明專利累計為7.3萬件,美國持有的中國發明專利累計為24.5萬件,是前者的3.3倍。

中國青年經濟學者溫克堅對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說,科技本身應該是交流開放、相互學習,有基礎教育體系改革,科技創新本身是馬拉松長程競賽。過去若干年有幾個重大醜聞,包括漢芯團隊造假。不管中共的政治口號怎麼變,中國當下科技創新能力都很弱。

中共承認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進入2020年以來,中共國際環境遭遇了所謂的改革開放以來,甚至是中共建政以來,極為罕見的最為重大的變化。美中關係全面惡化,兩國在外交、軍事、經濟、科技、金融、媒體等諸多領域都發生了嚴重對抗。

尤其在北京隱瞞疫情導致中共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後,採取戰狼外交應對,並在香港、台灣及南海等諸多重大問題上,接連做出挑釁動作,特别強推香港國安法,導致美中關係搞砸,遭來以美國為首的世界聯盟圍剿。

美國之音說,此次五中全會公報把這種情況稱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儘管「變局」之下,中共面臨全方位的挑戰,但讓中共最感頭痛的莫過於美國和幾乎整個西方世界對中共展開的科技斷供。

中國的科技公司華為被西方國家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美國對華為、中興、騰訊、中芯國際等主要企業實施制裁,禁止它們使用所有含有美國先進科技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引起了「芯片慌」和對「科技卡脖子」的焦慮情緒。

有分析認為,這正是五中全會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的大背景,也是習近平最大的擔憂。

中共開展芯片「大躍進」運動

為擺脫美國的壓力,中共在全國上下展開了一場舉國開發芯片的運動,投入了上萬億的資金,成立了數千家芯片研發公司。正如當年中國的「大躍進」運動一樣,這場芯片運動,在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的情況下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芯片業界人士普遍認為,芯片製造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它需要諸多領域的世界頂尖科技水平,並非靠砸大錢就能夠實現突破。

過去幾年中共在進口芯片方面每年花費都在3000億美元以上。2020年預計將會繼續保持在這個水平上。但美國正在加大半導體出口管控力度,隨著中芯國際被拉入「黑名單」,美國的電腦芯片公司在向其出售產品之前必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

科技強國的願景很美好 現實很殘酷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前CIA高官馬丁•拉瑟(Martijn Rasser)告訴自由亞洲,中共「科技自立自強」的雄心壯志雖然美好,但是現實非常殘酷。中共在多重領域仍依賴外國科技,不可能自己想當然地彌合科技鴻溝,這需要時間和大量資源。

拉瑟說,半導體是中共的阿喀琉斯之踵(意為最大弱點)。芯片對數字經濟和現代軍事是至關重要的。由於中國缺乏技術,並且在半導體製造設備方面完全依賴外國資源,中國跟目前的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存在好幾代的差距並且在努力追趕。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西方對中共採取的科技限制,將在今後10年中使中國經濟增長每年減少半個百分點。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最近在清華大學演講也提及此問題,承認中國目前還造不出自己的先進芯片,並承認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國家,反對美中科技脫鉤,強調中共要大力發展基礎科學研究。

任正非說,美國在科技領域遙遙領先的根本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基礎科學研究的根基,美國也是因為開放才走到今天的強大,封閉會重返落後的……追求利潤,追求短平快,基礎科學不可能得到發展,也無法支撐中國經濟體持續發展下去。

(記者李韻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