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上海幫「造芯」記(下)

江澤民家族在上海張江早布局 靠芯片製造撈錢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9月10日訊】上海是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發跡地,江澤民的兩個兒子一直在上海撈錢。江綿恆在1999年成為中科院副院長後,一方面以國家之名推廣「自主芯片」,一方面在上海靠「造芯」撈錢。

華虹集團半導體製造大幅落後於台積電

作為半導體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芯片代工廠核心競爭力的指標是半導體內電路間距,業界用納米(nm)級別區分。   

當前實力最強的是台積電,已經量產7納米的芯片,5納米進入試產階段,3納米、2納米的研發正在推進中。

在中國大陸,芯片製造第一位的是中芯國際。中芯在2015年、2019年分別生產28納米、14納米芯片,與台積電差距在兩代左右。排名第二的是上海華虹集團(屬下有華力微電子、華虹宏力等晶圓代工廠)。但華虹集團現在量產的最先進製程還是55納米,也遠遠落後於中芯。

華虹集團今年1月披露,集團14納米FinFET工藝全線貫通。但其良品率僅有25%左右,遠未達到超過90%的量產要求。   

2019年,台積電總營收是中芯國際的11.2倍,淨利潤是67.8倍。而華虹集團2019年總營收,僅有中芯國際的一半。2者的總營收、淨利潤與台積電差距較大。

華虹集團的股東被指有江澤民家族的身影

西方國家1996年簽署的《瓦森納協議》對中共實施嚴格的技術封鎖,半導體作為高科技產業也被包含其中。

無奈之下,中共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投巨資設立了「908」及「909」工程,先後建立了華虹、華晶兩大國有企業,試圖自力更生生產芯片。

1997年7月,華虹集團和日本NEC合資成立了華虹NEC。

2003年,華虹集團全面收回華虹NEC的經營權,日方退出,華虹NEC也正式從半導體加工廠轉型升級為中共第一家晶圓代工廠。

華虹集團的三大股東分別為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國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國有獨資的綜合性投資公司上海久事,以及以投資經營為主的國有獨資資產經營公司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屬於「典型的國企」。

上海著名律師鄭恩寵曾表示,上海儀電實際由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控制,而江綿恆也透過上海儀電成立不少子公司,例如上海科技網通。

2000年底,在上海張江中芯國際一路之隔的地方,有一家叫做宏力的晶圓代工廠也開始動工。

2010年1月,華虹集團和宏力半導體組建了華力微電子。

2011年12月,華虹NEC和宏力半導體合併,將名字改為華虹宏力。這樣,華虹集團有了兩家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和華力。

2014年6月,中共政府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就是俗稱的「大基金」。大基金一期3年的時間,累計募集並投資了約1400億元人民幣,約70家半導體公司得到資金的補充。

江澤民家族在上海張江「造芯」的布局

江綿恆在1999年11月出任中科院副院長之後,江以手中權力,一方面以國家之名推廣「自主芯片」,一方面在上海打造個人的電信和芯片王國。

在2010年與華虹合併的宏力晶圓代工廠,從成立一開始,江綿恆就參與撈錢。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2000年透露,江綿恆與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的長子王文洋,合作成立了上海宏力微電子公司,在上海建設半導體王國,總投資高達64億美元。

這起涉及大陸和台灣政商界的「太子」合作的項目,當時備受外界矚目。王文洋對台媒說,他自己其實沒出一分錢,資金都是江綿恆單方面出資,江綿恆才是真正的大老闆。

上海宏力的股權結構複雜。由於創始人王文洋所在的宏仁集團是台資企業,在大陸投資先進製造業受到台灣當局相關法令的限制,因此自企業成立之初,關於企業的股權架構便一直神祕地隱藏於公眾視線之外。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超捷半導體曾先後兩次對上海宏力進行股權投資,投資總金額為8300萬美元。此外,日本三洋電機、上海聯合投資也擁有宏力半導體的部分股權。上海聯合投資(下稱:上聯投)是上海市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

據《21世紀經濟報導》2008年12月披露,當時上海宏力董事長係上聯投副總裁。多方報導指,上聯投等於是江綿恆的私企。 

《江澤民其人》一書揭露,上聯投是由一位名姓黃的上海市經委副主任在1993年8月創辦,但運作幾個月後,黃突然被調回經委,然後江綿恆被「空降」到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表面看上聯投是國企,但實際等於江綿恆私產。由於江綿恆是江澤民的兒子,所以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做生意包賺不賠,海外華裔和西方商人包括雅虎掌門人楊致遠等紛紛上門拜訪或投靠,幾年時間江綿恆已建立起他的龐大電信王國,2001年上聯投和上聯投控股的公司已有十餘家。

多個上海幫相關公司盤踞在張江

另外,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專業從事高端醫療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也被指是由江綿恆掌控。

上海聯影醫療,籌建於2010年並於2011年3月正式成立,並在上海幫的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園等地建立了基地。

2000年時擔任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總經理的戴海波,被認為是江綿恆的馬仔。

2015年3月,戴海波因貪腐落馬。鄭恩寵曾對大紀元表示,浦東新區有三個要害區:外高橋保稅區、張江高科技區及陸家嘴金融區。在張江高科技區,戴海波做了五個企業的法人代表。

根據浦東新區稅務局2002年度納稅信用等級A類企業名單查證,這五大企業是:上海致達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八六三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鄭恩寵表示,戴海波管理的領域跟江綿恆的高度重疊,其中兩家企業上海致達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八六三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有限公司因涉及國家安全,需要特許經營,這可能與從事電信、軍工的江綿恆有關聯。

鄭恩寵還指,戴海波一度升為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都說明他和江綿恆的關係不一般。

戴海波曾任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 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上海市南匯區區長,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等職,2012年升任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2013年任市政府副祕書長,並兼任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

上海幫「造芯」——後記

2003年2月26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盛大發布會,多名上海幫高官悉數到場,包括上海市副市長嚴雋琪、信息產業部司長聞庫、上海市教委主任張偉江、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張鰲、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王宗光、校長謝繩武、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焦揚等。會上,上海官方宣布「漢芯一號」——中共第一片「自主知識產權」高端DSP芯片研製成功。

對比國外同類產品的開發,英特爾用了40年,而「漢芯一號」的研發,只用了16個月。

「漢芯一號」的發明者陳進教授,也被稱為「國產芯片的新教父」。同時,也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創業領軍人物」、「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等各種頭銜。

除了上海地方對陳進熱捧,上海幫中還有賈慶林、李嵐清等高層都曾專程視察「漢芯一號」。「漢芯一號」的評審專家是中科院院士組成的鑑定專家組,評審一致認為,「漢芯一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台,屬於「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是中國晶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3年後,陳進被曝出「將摩托羅拉芯片上的Logo用砂紙磨掉,重新打上『漢芯』字樣」的醜聞。

詭異的是,最後漢芯造假事件不僅沒有任何相關部門與人員出面負責,主事者陳進還不知去向,相關科研資金也未追回。

有網文引用2011年業內披露的股權資料顯示,陳進仍在幕後領導兩家公司:上海新奧通訊和上海矽智晶片有限公司。

有海外評論認為,陳進顯然不是技術高超,而是和江派高官關係非同一般。或許這是當年「非核心」的胡錦濤即使震怒促查,還是未能將漢芯造假門辦到底的原因。

新唐人加拿大記者站報導 

相關鏈接: 【內幕】上海幫「造芯」記(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