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酒有毒?!中醫師:換一種同樣有效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6月27日訊】雄黃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爲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藥劑、殺蟲劑。

雄黃酒 (希望之聲合成)

《本草綱目》記載:“雄黃,乃治瘡殺毒要藥也,而入肝經氣分,故肝風,肝氣,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泄痢,積聚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爲水。而方士乃煉治服餌,神異其說,被其毒者多矣。”

五月五,過端午,這時古人們喝雄黃酒、掛艾草,驅趕害蟲、避邪,這樣做其實有一定的道理,中醫師表示,端午的氣候特別容易讓人染「暑邪」、「溼邪」,雄黃酒、掛艾草的特性能針對這兩「邪」進行改善。

艾草 (flickr/ 天問 小窩)

端午節喝雄黃酒、掛艾草? 中醫帶你看避「邪」原理

健康醫療網報道: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划龍舟、喝雄黃酒、門掛艾草等傳統習俗驅蟲避邪。「邪」除了不正派、妖魔鬼怪等災禍,中醫裏的概念更是指因內在或外在環境因素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過了端午進入盛夏,中醫師章晉瑋指出,這時天氣炎熱、大氣潮溼,「暑邪」有酷熱的特性,會引起不適症狀:發熱、心浮氣躁、汗出等;往往又伴隨「溼邪」水氣黏膩、沉重的特性,會讓人體出汗功能被溼氣阻礙,肌表水分不能蒸發,身體的熱量無法發泄,鬱積在皮膚與肌肉之間,產生痤瘡、皮疹、丘疹等症狀,或是身體各部位、四肢沉重的狀況。

過了端午進入盛夏。(pixabay)

雄黃可外用切勿飲用! 內用改「黃酒」同樣有效

古人端午用雄黃,是因爲外用在皮膚能治療痤瘡、溼疹、蛇蟲咬傷等皮膚症狀,甚至會飲用雄黃酒來祈望遠離疾病。

不過章晉瑋醫師表示,雖然中醫也以雄黃入藥,但錯誤使用會產生致命毒性,不要擅自服用雄黃,可改用稻米釀制的「黃酒」取代,如紹興酒、花雕酒、米酒等,同樣有通經絡、行血脈、養皮膚、散溼氣等功效。

養皮膚 (pixabay)

艾草妙用多 自制香包讓你酷暑驅蟲避邪

章醫師指出,艾草有蚊蟲不喜歡的特殊氣味,一方面能用焚燒薰香的方式驅趕蚊蟲,另一方面艾草香味有安神定心的效果,入藥服用更是有理氣血、逐溼寒、止血等功效,也適合作爲料理、食療的用途。

另外,常見用於「艾灸」,燃燒由艾草製作而成的艾粒或艾條,溫熱局部穴位,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祛溼除寒等功效。

香包 (pixabay)

盛夏來臨蚊蟲出沒,章醫師分享,民衆能到中藥行購買乾燥的艾草葉作爲填充物,放入茶包袋再裝進香包袋束口封好,天然薰香能安神定心,也可隨身攜帶作爲驅蟲避邪之用。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景雅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