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越活越年輕?《黃帝內經》教你養生(組圖)

Facebook

古人如何養生?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盡終其天年。」這麼說來,上古時候人們的壽命普遍都比較長。《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非常深刻,對後世中醫學的理論和實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何能越活越年輕?書中的說法值得我們參考。

形勞而不倦

《黃帝內經》云:「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古代養生家認為,「形」和「神」是相互依存的。所謂「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如果要養好「形與神」,就要協調好「動與靜」。「靜」有助於培養人體的元氣,而「動」能讓元氣更好的循環。

日常生活中,如何能讓人精神飽滿,使身體越活越年輕呢?做到以下這些:保持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適度的飲食習慣、堅持適量的身體鍛練……都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

我們不難發現,許多農村的老人往往比城市的老人更加硬朗長壽。這是因為鄉村生活讓他們長期保持良好的勞動習慣,就不容易感到疲倦。

心安而不懼

《黃帝內經》有言:「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

一個人心態平和,不會患得患失,能讓自己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那麼,人體內的生理活動就能始終按照自然的規律去運行。相反的,那些經常憂慮、心事重重、活得戰戰兢兢的人,精神和身體兩方面的健康狀態都容易出問題,很少能夠獲得長壽的。

中醫養生講究「養心調神」,這和《黃帝內經》中「心安而不懼」的說法是一致的。

所謂「心安者」,在志為喜、在聲為笑。日常生活中保持喜悅的心情和愉快的笑聲,遠勝過世間再昂貴的保養品。內心安定、自在灑脫,長壽就離你更進一步了。

德全而不危

《黃帝內經》中說:「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甚麼意思呢?這是說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到百歲,動作靈活而不顯得衰老,是因為道德修養的完備。

也許現代人不太能理解古人這麼說的含義,其實,中華傳統文化以「德」為立身之本。孔子說:「大德者,必得其壽。」這句話是說,具備高尚道德修養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輕,這種說法也蘊含了醫理在內。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說:「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養德,能夠調理人的性情,由內而外維護人的元氣,使人長壽。所謂德全,概括起來有「性善,仁禮,知足,忍讓」8個字,謙和禮讓、敬人持己,保護我們的形神不受傷害,進而益壽延年。

志閒而少欲

飲食簡單,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慾望簡單,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pixabay)

《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是說,人的精神恬淡,無慾無求,真氣就會存留體內。精神內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麼能夠襲來呢?人想要越活越年輕,就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慾望。

清代有一位養生家李度遠,深諳節欲養生之道。

他倡導一種生活方式:飲食簡單,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慾望簡單,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少說話,有助於調理氣息;人際關係簡單,可以潔身自好;不沾酒色,就能清心寡慾;減輕思慮,便可以免除煩惱。

凡事只需略少一分,便可以從中受益一分。吃什麼都香甜,穿什麼都舒服,生活質樸而滿足。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