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千億債務30年後還 難怪中國金融風險增

作者: 趙曉彤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5月28日訊】中共病毒(又稱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重創中國經濟,中國央行近日發文指出,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的風險正在向金融體系傳導。在金融風險上升之際,16家銀行組團將甘肅一家中資企業的1,673億元債務還款期限統一到30年,引發市場關注。

國企1,673億債務獲展期30年

據中國甘肅政府網站發布消息顯示,5月25日,甘肅省內16家主要銀行組團與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1,673億元債務重組簽署協議。

協議包括,16間銀行將甘肅省公航旅集團1,673億元的債務利率調低,將還款期限統一到30年,令企業平均每年還本支出下降約200億元,利息支出下降約15億元。

官方称,这是當地金融系統與實體經濟的合作,為該集團減負,企業可以更好的擴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是經甘肅省政府批准,在原甘肅省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的基礎上,通過增資變更設立的集建設、經營、投融資為一體的國有大型獨資公司,註冊資本200億元人民幣。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排名第77位。

分析指出,該事件暴露出近期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風險。16間銀行組團對1,673億元的債務減息展期,反映實體經濟的風險正通過債務傳導至銀行業。

并且通過對「鐵公基」投資,以拉動經濟、獲得回報的方式並不被中國的經濟學家看好,並認為此舉會加劇經濟問題,且長期無法獲得回報。

中國經濟學家許小年曾指出,中國經濟的問題是市場飽和與產能過剩,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北京將「四萬億」投下去,又投到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增添了新的過剩產能,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

這僅是近期披露出的一例展期案例,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於5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萎縮27.4%,其中國有企業利潤萎縮幅度高達46%。

由此可見,雖然中國央行大力放水支撐國企,國企的恢復能力也遠遠差於民企。多項分析也指出,這也是中國央行持續推出寬鬆的政策,而中國經濟卻遲遲未見起色的原因之一。

實體風險正在向金融體系聚集

中國央行旗下的《中國金融》近日發文稱,由於中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並不同步,導致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並且疫情爆發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將導致後期中國銀行業恐面臨更大的不良貸款率及資本消耗壓力。

由於中國央行再度延長對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的期限,而對其他困難企業的貸款延期的期限也在協商中。隨著實體經濟風險向金融領域逐步傳導,銀行不良貸款將進一步增大。

甘肅公航旅集團的事件正在詮釋出這種實體經濟通過債務展期,從而將風險傳導至銀行業的趨勢。

文章還指出,鑒於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是服務「三農」、中小微企業的主要力量,疫情衝擊令經濟下行之際,這些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弱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雖然甘肅省網站並未指出16間組團為公航旅集團進行債務減息展期的銀行,其中或可能包括城商行等抗風險能力弱的銀行。

此前中國央行行長易綱發布論文指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宏觀杠杆率快速上升,金融資產風險已經向銀行部門集中。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