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情報員:中國江河「被餵藥」 吞下未知疫劫

Facebook

新冠肺炎(中共病毒)掀起全球藥荒,中國掌握全球抗生素的主要命脈,最近卻也慌了起來,著急不是因為短缺,而是長江「吞下」過量的抗生素。

「藥命」的長江水污染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涵養超過4成人口和豐富生態。根據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近期調查發現,長江抗生素平均濃度為156納克/升,遠高於歐美國家,長江下游抗生素排放量高居全國前三位。不只長江,過去中國科學院也曾公布「中國河流抗生素污染地圖」,平均濃度為303納克/升,從北到南主要河川都陷入抗生素污染的泥沼,滔滔河水有如「藥湯」。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抗生素生產國和消耗國,每年抗生素總使用量約在15萬噸至20萬噸之間,中國專家用數字打比方,「中國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抗生素消耗量卻占世界的將近一半。」抗生素惹出的危機風暴,三不五時翻出洶湧波瀾。

誰在「餵」長江吃藥?「醫藥和養殖畜牧是可能的主要來源。」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陳家揚分析,他曾經調查台灣河川的藥物污染,「長江流域人口密度高,抗生素使用量相對較多,以廢水(污水)流行病學來看,要判定是否濫用抗生素,可在民生污水處理廠或醫院廢水處理廠的近流水採樣,再回推病床數或人口數,若抗生素濃度高於標準值,即可反映出濫用狀況。」

畜產大國河川狂吞藥

「事實上,抗生素濫用是全球性問題,開發中國家特別嚴重。」台灣大學獸醫學院榮譽教授賴秀穗指出,「中國的抗生素污染格外嚴重,因為中國的畜產養殖量體大,生豬有4億8千多萬頭,雞隻高達100多億,加上密集養殖、溫熱帶潮濕氣候,導致細菌和病原菌叢生,所以養殖場會投放抗菌劑、抗生素。」

中國也是全球畜產業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國家,長江污染只是冰山一角。賴秀穗認為,長江的抗生素濃度居高不下,一方面是政府沒做好管控,另一方面養殖、畜牧業者沒有遵照規範來使用,甚至違規排放廢水至河川,而中國的養殖版圖遍布全國,廣東、福建等養殖大省河川也面臨抗生素污染難題。

套句俗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長江被下藥,居民難以置身事外。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近的研究發現,長江三角洲地區有超過4成孕婦的尿液樣本驗出抗生素,兒童更逼近8成,相較2015年研究顯示,近6成兒童驗出抗生素,風險數字不斷攀升。

「這數據相當令我驚訝,顯示抗生素使用是很普遍的現象。」陳家揚解讀兩次研究結果,「數字增加有兩個可能性,第一是抗生素使用量更多,另外由於分析技術日益進步且更為靈敏,因此驗出更多陽性樣本。」

吃肉吃蛋等於嗑藥

長江三角洲的居民研究還檢出臨床禁用的抗生素和獸用抗生素,「恩諾沙星(Enrofloxacin)、泰樂菌素(Tylosin)兩種都是動物專用抗生素,來自食物中肉類、奶類和蛋品的可能性較高,這也可以看出中國畜牧場濫用抗生素相當嚴重。」賴秀穗提出合理懷疑,「當業者沒有遵照使用劑量、添加和停藥時間,造成高殘留量,吃肉吃蛋就如同在吃抗生素。」

賴秀穗表示,這次研究的兒童尿液樣本驗出多達21種抗生素,孕婦也驗出16種,抗生素種類之多,不排除民眾自行亂投藥,或是醫師處方沒有依循使用規範。

中國河川的抗生素高於各國水平,當然,全球也難逃殘藥禍害。陳家揚指出,去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環境毒理學與化學年會」(SETAC),英國約克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全球河流研究報告,這個大規模調查相當不容易,在72國境內的711條河流、65%驗出抗生素,高檢出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不管是抗生素或其他藥物、保健品已經普遍存在河川之中。

「這個研究發現亞洲和非洲的抗生素超標情況最為嚴重。」陳家揚探究箇中原因,「亞洲和非洲的主要河川系統跨越多國且流域長,像是從中國流入中南半島的湄公河、流經非洲北部和東部的尼羅河,沿途有很多來源排入河川,累積造成的污染格外嚴重。」

抗藥細菌大軍突圍

河川的抗生素污染有如慢性中毒,威脅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陳家揚指出,以目前調查研究來看,個別抗生素濃度大約是納克/升等級,也就是ppt級別,看似不高,不過,由於抗生素使用種類很多,在整體加總的效應下,可能影響水域中的菌相,甚至對底泥和河川沿岸土壤的菌相產生影響,在自然界演化中有利於抗藥性細菌產生。

現階段河川抗生素調查大多檢測水中濃度,陳家揚提醒,「我們不能忽略水中底泥、河川附近的土壤,這些地方都可能吸附抗生素,長年下來,可能累積出高殘留量。」近年來,長江流域的生物多樣性頻頻亮紅燈,賴秀穗強調,「當河川的抗生素濃度過高,會影響水中微生物,進而影響其他生物或是魚類生態。」

各國正面臨抗藥性細菌的威脅,這個威脅在中國尤其突出,從生豬到人體,接連發現耐藥新菌。2019年國際期刊《自然》刊登一篇研究,發現中國和印度部分地區的動物多重抗藥性高居不下。2013年,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在中國3家商業養豬場的糞肥裡發現149種獨特的抗生素耐藥基因,而耐藥基因可以傳播到包括人在內的任何生物

用「無可救藥」來形容這場大災難,再貼切不過。「抗藥性因子可以從一種細菌移轉至另一種細菌。」賴秀穗語重心長說,「如果豬場糞便出現抗藥性細菌,它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當抗藥性再傳給另一種細菌,造成多種抗藥性細菌出現,最後可能導致無藥可醫的局面。」

一旦養殖場的污水處理未達標,等於替抗藥性細菌挖了個大破口。賴秀穗指出,儘管中國擁有先進的養豬場,但是大部分養豬場的廢水處理,無法達到安全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又大量使用抗生素,為人類健康和醫療埋下隱憂。

禁用抗生素難收官

中國也意識到持續拉緊報的耐藥菌危機,去年底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起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促進生長類抗生素。賴秀穗並不樂觀,「中國養殖面積和戶數相當龐大,每每在利益驅使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況且不用抗生素,必須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包括環境衛生管控、避免密集飼養、廢水處理完善等,中國禁用抗生素計劃很難落實。」

這一場耐藥菌戰爭衝擊全球健康,聯合國曾提出警訊,2050年可能導致1,000萬人死亡。陳家揚認為,抗生素使用常面臨兩難,比方說臨床上一開始很難知道細菌是哪一株,而為了解決抗藥性問題,科學家不斷改變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好讓自然界的酵素難以分解它,因此可能在環境的存活時間更久,另外,畜產是否使用生長促進劑也有爭議,因為有時可擋掉人畜共通傳染病,同時節省生產成本。

減少細菌性傳染病的發生,也是解決抗生素污染的因應之道。陳家揚舉例說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目前因飲用水或食品安全問題,導致全球約有6億人生病,甚至有42萬人死亡,只要相關單位改善飲用水和食品安全,罹病機率自然下降,相對就不需使用這麼多抗生素。

陳家揚也建議,有些抗生素的療效相同,針對在環境中不易降解的抗生素,可以漸漸排除使用;沒有用完的抗生素不要亂丟,進入垃圾掩埋場後,就可能流入環境當中;此外,提升民生污水接管率也是關鍵,這樣抗生素藉由糞尿排入河川的可能性就會大幅降低。

停止抗生素的濫用,是全球一致性的行動。「抗藥性細菌的擴散效應,正如同這次的新冠病毒(中共病毒)。」陳家揚提醒,「當某個國家出現抗藥性細菌,會藉由旅行帶到其他國家,減少抗生素使用,需要各國共同努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