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台著名學者錢永祥批中共曲解五四精神

Facebook

在5月6日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華春瑩在回答「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波廷傑4日在弗吉尼亞大學米勒中心發表演講時稱,『五四』精神的繼承人是有公民意識的中國公民。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提問時稱:「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當代五四精神真正的繼承人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公民。」

在5月8日舉辦的題為「自由主義的愛國主義」的線上政治哲學講座上,台灣著名學者、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研究員錢永祥,對華春瑩的上述觀點實際也是中共的一貫觀點表示了不同看法。

錢永祥認為,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是當代中國從五四運動至今重要的兩個思潮,對中國的現實政治發生重要影響。

什麼是自由主義?錢永祥說,自由主義的基本想法包括三點:「首先,一個正當國家的基本責任是對個人權利和自由的保障;其次,主權在民、施行平等選舉的民主政治,才有正當性;第三,相信多元,鼓勵大家去實踐自由,所以社會肯定是非常多元的,宗教、價值觀、生活方式的多元;最後,個人權利為本,相信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性的價值。」

在錢永祥看來,愛國主義「本質上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集體認同。愛國主義背後的政治意義是,因為我們一出生就在一個特定的國家裡面,共享一套身分、傳統等等,所以有道德義務去愛我們的國家,甚至應該為了國家這個「大我」而放下甚至犧牲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

錢永祥認為,五四運動的話語同時包含了這兩種主義。新文化運動期的魯迅非常強調自由主義,個性解放,自由民主,等等,所以可以說五四運動是自由主義的起點。但官方現在的論述是,五四運動是愛國主義,進一步被詮釋成愛黨愛國,自由主義在這種詮釋中消失了。為此,他特意提到了華春瑩評美副國安顧問伯廷根的五四演講。

接下來,錢永祥對對愛國主義進行了三重批判。

他說,「愛國至少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政府(government)。絕大多數人會同意,愛國不等於愛政府,而且多數愛國者都會批評政府施政。第二層,是政體(state),愛國也不等於愛政體,比如有很多推翻政體的革命者也是愛國者。第三層,愛國是愛國族、民族(nation),由歷史語言文化等等構成,為我們提供了身分的認同,讓我們有歸屬感,願意為之去犧牲。

對愛國主義的第一種質疑,愛國是偏狹而封閉的心態。有人會問,為什麼我不能當世界主義者,平等地看待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多數人不會這麼問。

對愛國主義的第二種質疑,愛國不夠理性,而是偏執。先愛國,再會去了解山川歷史等等,而不是相反。任何國家在歷史上都有優點,也有血跡和罪惡。

對愛國主義的第三種質疑,是掌握權力的群體建構出來的群體想像(i.e.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免不了沙文主義,忽視歧視排斥國內的弱勢族群和敵視國外族群。這三個批評都有道理。」

那麼愛國主義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錢永祥認為是「介入」。

他指出,「愛國者對國家的承諾是以對國家的美好想像為基礎的,強烈希望國家能滿足這些關於美好的標準。愛國者肯定會以為是國家的主人。愛是主動介入,是投身。愛不是被動歸順。順民不可能愛國。操心奉獻抗爭犧牲,都來自於主人意識,而並不需要有主權在民的民主制度,但會促進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可以使愛國者不拋頭顱灑熱血也能承擔國家的命運。

愛國者不會頌揚現狀和掌權者,而是追求美好前景。愛一個人,我們接納其缺點但冀望、敦促、祝福其上進,愛國亦然。

愛是關鍵的動力,讓我們去追求美好的國家,但方向是模糊的。愛如果是盲目的,那麼愛國者的責任沒有完成。方向錯誤會造成傷害。悲情、憤怒、復仇等情緒會讓愛國的動力走上不正確的方向。」

錢永祥的結論是:「愛國主義的前提和目標與自由主義的自由、平等是相呼應的。愛國主義為自由主義提供了情感動力,自由主義為愛國主義提示了倫理邊界,二者並不矛盾,而是互相支持的。」

演講中,錢永祥還給聽眾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中國所熟悉的愛國主義一直是弱國的愛國主義,因為一直受到外國侵略,積弱不振,民智未開,經濟不發達,幾乎被瓜分,所以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一直有令人敬佩的愛國意識。今天,中國是崛起中的大國,並不擔心別人來分裂來割據,而是開始想自己要在世界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過去弱國時的愛國主義,傾向於防禦,情緒上傾向於悲情、憤怒、報復,方法上傾向於集體主義。現在中國是強國,愛國主義是否應該更包容?特別是中國的年輕世代應該考慮這個問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