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9日訊】美國、英國、德國等6個國家,向中共當局提出千兆規模求償,我們帶您關心,中共當局發展數位金融,強化中央掌控力道背後的風險。中共人行四月底,宣佈測試人民幣數位貨幣,引發外界憂慮。我們採訪台灣學者,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他表示,中共當局這項制度推展上,背後邏輯與歐美國家重視個人隱私不同,存在相當大的爭議,短期也不可能撼動取代,美元結算地位,他也直指中國大陸總體經濟,在疫情過後,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危機,更加升高。
中國人民銀行,5月起將在深圳、蘇州、成都和北京,四個城市,發行人民幣數位貨幣(DC/EP)進行封閉測試,未來3年替代30%到50%的基礎貨幣,表面就類似國家版「支付寶」。
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董希淼:「可以不開立銀行帳戶或者支付帳戶,只要你裝有數字貨幣錢包,你就可以使用央行數字貨幣。」
為什麼引發爭議?因為除了數位化紙鈔,近距離支付功能之外,數位化人民幣(DC/ EP)把一切交易軌跡,掌握在當局手上。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指出,中共發展金融科技,是以全面控制數據作為戰略目標,與歐美國家著重個人隱私權保護,和個人資料擁有,並不相同。
金融研訓院院長 黃崇哲:「這一次(當局)如果實行成功,等於未來交易的資料,是直接由國家來擁有。就是每一個人身上擁有的資產,現值可以做很完整的「調配」。我覺得它的挑戰最重要的就是,對於個人資料權隱私的保護。我們從這次的疫情的部分也可以看到,在個人跟國家的邊界上面,將是中國(中共)跟其他制度之間的爭端。」
黃崇哲認為,中國政府推行政策的背後邏輯,往往違背普世價值,難以在各國推展,但財政不健全的非洲國家,可能使用這套系統。
平面媒體進行分析,針對數字人民幣(DC/EP)提出4大疑慮:[1.]認為中國大陸推行電子化人民幣,可能用於金融維穩、掠奪個人資產;[2.]所有交易遭到監控;[3.]阻絕資金外逃、壓抑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4.]更有目的以「一帶一路」建立人民幣為主的交易結算制度。學者認為數位人民幣,要撼動美元霸權,短期根本不可能。
金融研訓院院長 黃崇哲:「(中國大陸)到2015,它有很大的推廣跟想像,甚至包含了一帶一路、AIIB(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這些,但是如果到了今天2020來看這些努力的話,我們很少看到成果。中國的世界經濟影響力,已經不像當時(2015),不管是在貿易的比重,GDP上面,因為疫情之後可能會再重新洗牌,人民幣有沒有辦法挑戰美元霸權,我覺得以前沒做到,現在更難。」
疫情導致中國經濟嚴重下行,財政餘裕困難,此時端出數位貨幣格外引發聯想。黃崇哲表示,債務已經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不容忽視的「系統性風險」。
金融研訓院院長 黃崇哲:「中國的系統性風險在2017年以後,是持續的增加,而這一次疫情,我覺得是到了更高的地方。那再加上全世界越來越多要求,中共政權要對病毒這一塊的起源或者演變,來做一些負責或究責的爭議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它對它的人民幣的穩定會有問題。」
美國、英國、德國等6個國家,向中共當局提出千兆規模求償,人民幣數位化引發疑慮,也暴露出總體經濟的脆弱性。
新唐人亞太電視高健倫、林鈺唐、沈唯同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