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原材料採購肯定不再依賴中國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13日訊】由於貿易戰,美國公司離開中國。由於中共病毒大流行,離開的將更多。

抱歉,世界頂級富豪(DavosMan)們,你們以中國主導的全球化已經過時了,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已經崩塌。

據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Forbes)報導,全球製造業諮詢公司科爾尼在4月7日發佈了其第七次年度科爾尼迴流指數(Reshoring Index)報告。報告顯示出五年來美國製造業原材料國內生產和進口份額變化的「戲劇性逆轉」,因為2019年美國國內生產的份額顯著高於從14個亞洲國家進口的份額,從中國進口的美國製造業原材料受到的打擊最大。

2019年美國的製造業公司積極的重新考慮其供應鏈,要麼說服他們的中國供應商將工廠遷往東南亞以避免關稅,要麼完全不從中國採購。

「三十年前美國生產商開始在中國生產和採購,那時只有一個理由:成本。中美貿易戰迫使美國生產企業在採購中國產品時,對風險的評估加重。因為關稅和可能從中國進口原材料中斷的威脅,促使企業除了考慮成本外更加註重供應保證。中共病毒(武漢病毒)大流行讓美國企業進口原材料更加關注彈性,也就是中國生產企業預測和適應不可預見的系統性衝擊的能力。」科爾尼合伙人兼聯合創始人帕特里克•范登•博捨(Patrick Vanden Bossche)在報告中寫道。這份報告長達19頁。

中國這些變故的受益者主要是東南亞較小的國家,其中越南是主要的受益者。由於《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的通過,墨西哥也成為美國企業採購原材料的主要國家。

2020年,中美貿易戰似乎暫時停下來了。可悲的是,它讓位給了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首先爆發的中共肺炎全球大流行。中共病毒實際上已經關閉了西方世界的經濟,並給中國造成了公共關係的噩夢。

不僅如此,由於在中共病毒大流行中,中國工廠關閉,美國企業2月份和3月初沒法得到及時原材料供應,因而拖延了生產。

中共病毒大流行可能引起的社會和經濟創傷的程度仍然未知。科爾尼報告的作者寫道,但是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可能恢復大流行前的中國貿易狀況。

科爾尼預測,美國企業「將被迫更深入的重新考慮其採購策略以及整個供應鏈。」

特別是,中共病毒大流行給美國企業的教訓,科爾尼報告的作者寫道,預計美國企業將越來越傾向於分散風險,而不是僅依靠從中國採購原材料。

中國是布洛芬,防護服,橡膠手套,口罩,呼吸機的首選來源,甚至有可能包括衛生紙。「為什麼這不是國家安全問題?」包括喬什•霍利(R-MO)和湯姆•科頓(R-AK)等參議員們提出這個問題。

對中國未來的政治威脅的憤怒,更不用說未來源於中國的各種流行病(第一次發生在2002-2003年的SARS就來自中國),這意味著美國企業將希望調整採購戰略分散風險。

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企業完全放棄從中國採購原材料。但這確實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崩塌。

迴流指數(Reshoring Index)解釋

迴流指數將美國製造業總產值與從14個亞洲低成本國家的進口數據進行了比較。

為了評估美國迴流指數,科爾尼首先考察了從中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香港、斯里蘭卡和柬埔寨進口的產品;其次,考察了美國國內製造業產品的總產值。

然後,他們計算出美國製造業生產與進口比率(MIR),即第一個數字除以第二個數字的結果。美國迴流指數是美國製造業生產與進口原材料比率(MIR)的逐年變化,以基點表示(1%的變化=100個基點)。

美國製造業生產與原材料進口比率(MIR)的分子是從這14個亞洲國家或地區進口的所有產品的總和。它從2018年的8160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7570億美元,在美國穩健的經濟增長中縮減7%。

科爾尼表示,縮減幾乎完全是因為從中國進口的下降,由於關稅成本,從中國的進口產品下降最多達17%。

美國吸引企業迴流的唯一途徑是使製造成本與中國相當。儘管它無法在勞動力成本上與中國競爭,但美國在公司稅、有充裕而合格的藍領勞動力上更具競爭力,並可以通過實施環境法規來避免企業過度在技術和顧問上花費,避免這些最終會吞噬他們損益表底線的費用。

科爾尼迴流指數(Reshoring Index)躍升了98個基點,這是迄今為止,五年來對美國企業有利的最大的年度變化。

越南贏得亞洲 墨西哥贏得美洲

科爾尼中國多樣化指數(CDI)追蹤了美國製造業進口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國家的情況。

目前從中國進口的量仍然是最多的,但在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期間,中國的份額越來越少。

在科爾尼中國多元化指數(CDI)的基準年2013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占所有從亞洲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67%。到2019年第二季度,其份額下降了56%,下降了1000多個基點。

在從中國出口運輸到美國的310億美元產品中,約46%被轉移到從越南出口,有時還是由遷移出中國大陸的同一個中國供應商供應。由於這一轉變,2019年越南對美國出口產品比2018年多了140億美元。

墨西哥是美洲的中國。

科爾尼公司今年推出了遠近貿易比率(NTFR)。他追蹤了美國轉向從墨西哥進口的情況。遠近貿易比率(NTFR)是從墨西哥的年進口額除以從亞洲14國包括中國進口的年產品總值。

2013年以來遠近貿易比率(NTFR)一直穩定在36%至38%之間徘徊。這意味著從亞洲進口1美元產品,就從墨西哥進口約37美分產品。

隨著《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的推出,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根據科爾尼報告,遠近貿易比率(NTFR)從38%上升至42%。按美元價值計算,2017年至2018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原材料,從2780億美元增至3070億美元,2018年至2019年又增長了4%,進口總值達到3200億美元。

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科尼公司經理尤里•卡斯塔諾說:「美國企業轉向從墨西哥進口原材料,顯然是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原因,因為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受關稅影響的一些類別。」卡斯塔諾說,「顯然,貿易戰使美國企業開始重新思考和重新布置其原材料供應網絡。」

(記者朱莉婭編譯/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