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11日訊】總部位於意大利都靈的《寒冬》雜誌4月10日引述幾位大陸軍人的親身經歷,揭露了他們為中共服役期間不堪回首的恐怖往事,包括追殺新疆維吾爾人、對西藏喇嘛大開殺戒、「有選擇的」營救汶川地震受害者、鎮壓香港「反送中」人士。
中共鎮壓新疆維族人 軍人被迫屠殺百姓
「那是2013年夏天,我們在一個省份的山區秘密處決了一百多個新疆老百姓。」一名退役軍人對《寒冬》說,「那些人看起來像維吾爾人,有一些是小孩。上級領導下的命令,說是為了『維和』。這些維族人手無寸鐵,我們拿著九五步槍(95式自動步槍)掃射,還有無人機指揮,他們逃到哪裏都得死。」
他說,那是一場「噩夢」,那次行動封鎖得特別嚴密,說是讓他們去演習,後來才知道是去執行殺人任務。
另一名福建退役軍人向《寒冬》透露,「幾年前,我們隊長曾被派到新疆一個村子屠殺新疆人。」「聽我們隊長說,白天部隊的人穿便衣通知那地方的漢族人,讓用報紙把窗戶玻璃糊上,晚上睡覺鎖上門,聽到什麼聲音也別出來,別往外看,屋裏別開燈。」
「當地漢族人晚上聽見『砰砰』的槍聲,早上一看維族人都消失了。我們隊長說是都殺了,連血水都沖乾淨了。」他說。
中共鎮壓藏族人:誰打死人多 立功就大
一名山東退伍軍人告訴《寒冬》,他曾在2011年被當局派去西藏,參與鎮壓藏人的行動。
「領導說喇嘛造反讓我們去鎮壓,真的假的我們也不知道,但不去不行,不去就是抗命。」他回憶說,「我們都知道西藏人是信教的,但中共不允許信仰。」
「去時我們的車都蒙得嚴嚴實實的,車廂裏一點光也沒有,到地方(領導)還讓我們戴上眼罩,說帶我們去不聽話的喇嘛住的地方。」這位軍人說,「去了就包圍他們,只放進不放出,反抗的就打死,打死不少人。誰打死僧人最多就立一等功,再少點的就二等功,依次往下排。」
中共軍隊除了被利用來殺人外,如果在衝突中有軍人不幸受傷,重傷者就將會被當局放棄治療。一名東北地區的退伍軍人向《寒冬》講述,他的一位戰友正是在一次鎮壓拉薩行動中「被死亡」。
他說,他們是接到命令統一行動去槍殺藏人的,如果不去就會被軍隊槍斃。在鎮壓過程中,有老百姓反擊時點燃了裝有汽油的酒瓶扔向軍方,很多軍人被燒傷,他最親的戰友是其中之一。
「2008年,我們都去鎮壓拉薩暴動,他受了重傷,被軍隊放棄救治後死了。」這名軍人說,「我看我那位戰友躺在病床上說話時還很清醒,後來醫生往吊瓶裏加了一針,他慢慢就不能說話了。」
「這些人中有的燒傷面積達90%」,「醫院沒給他們用治療燒傷的藥」,因為「都救治的話(中共)政府要花不少錢,政府就不治療了,直接通知家屬來領骨灰。」軍人繼續說。
汶川大地震 中共軍人被要求「有條件的」救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2級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陝西、甘肅多省,這也是唐山大地震後最為慘烈的一次,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嚴重破壞,死傷慘重,尤其讓民眾憤怒的是,地震中不少校舍因為是豆腐渣工程而倒塌,導致大量學生遇難。
一位山東退伍老兵告訴《寒冬》,他曾在當時被派去汶川救援。不過他透露,中共當局要求他們「有條件的」實施救援。
「那時隊長阻止我救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孩子,說小的不救、老的不救,救回來給國家添負擔。」老兵說,「(中共當局)就只許救18到40歲之間的人;一些已經不動彈的人不知道死沒死,我們沒有細看就把他們抬起來往車上扔,在下面的也壓死了。」
「電視報導上說,救出來的人放擔架上,好多人抬著抓緊去治療的,就找個人錄像,全是假的,就是騙人捐款。」這名軍人無奈的說,「共產黨說的和做的都不一樣,沒有一句實話。」
「(中共)政府那些當官的都不是人,如果派你去危險的地方你不去,就趁沒人的時候開槍打死你,屍首收拾好通知家人就說發生意外死的,給點錢打發了。」他說,「過去我還嚮往當兵『保家衛國』,現在全破滅了,那次救援行動後我再也不看新聞,全是為中共歌功頌德的屁話。」
老兵被充當「新兵」進駐香港 待命鎮壓港人
去年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數百萬港人要求港府撤回《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引渡條例),然而,港府始終漠視民意,不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導致運動步步升級。
期間,8月29日凌晨,中共新華社發稿稱,中共駐港部隊29日凌晨開始,開展進駐香港以來第22次輪換,此為「年度正常例行行動」。中共此舉引發全球關注。
一名廣東軍人向《寒冬》透露,「2019年7、8月香港反送中運動最亂的時候,政府把新疆、西藏、山東這些地方的武警精英,都調到廣州軍區秘密訓練,然後當新兵輪換到了香港。」
他進一步解釋說,香港這裏每年只能輪換新兵進來,但只有在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時,輪換的都是老兵,不論幾級士官,都按2019級新兵運進去,都簽保密協議,要是洩露情況就按「洩密罪」判刑。
「(中共)政府這樣做,就是為了確保這些訓練有素的武警到時能出來鎮壓抗議民眾。」這名軍人說。
(記者蕭靜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