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入室行竊,被陳廷敬的祖父逮個正著。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祖父把辛苦積攢的銀兩全部送給了偷兒。多年以後,一個施德不望回報,一個感德不忘報答。二戶人家各在命運的軌道上,因為一塊風水寶地,再次有了交集……
清朝時,山西澤州陳翁是陳廷敬相國的祖父。陳翁出身於普通農家,家境貧窮,以授徒講學為生。到了四十不惑之年,辛苦教學也只攢了四五十兩銀子。他將銀子熔鑄成十多個小銀錠。每天夜裡,他就在燈下,將銀錠挨個摸一遍,以此自娛。陳翁的妻子常常嘲笑他,他也不放在心上。
偷兒來行竊 主人反贈金
村裡有一族子,因為生活困厄,難以生存。族子知道陳翁家裡有些積蓄,曾經趴在窗戶邊悄悄地窺探,想辦法竊取,但一直苦於找不到機會。一天夜裡,陳翁妻子開門如廁,那族子就趁機潛入房中。他知道那些銀子就藏在床褥下,急忙伸手在暗中摸索。
當時,陳翁還沒怎麼熟睡,總感覺有什麼東西在碰他的袖子,於是就著炕爐取火,點上了蠟燭,一見是族子,他頓時大驚,迅速熄滅蠟燭,壓低聲音對他說:「你在幹什麼?怎麼能做盜竊之事,讓你的宗族蒙羞呢?」那族子又慚愧,又膽顫,回答說:「快到年關了,我因饑寒交迫,實在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陳翁嘆息地說:「哎,你這孩子,差點就完了!」遂即取出所有的積蓄,全部交給他,並喝令他:「趕快離開,以後好自為之。我也不會跟別人說起這件事,以免玷污你的名節。」族子急忙叩謝,帶著銀子匆忙離開了。這時,陳翁才大聲喊道:「有賊了!」
陳妻一聽,趕緊回到屋裡,陳翁佯裝說到:「剛才闖進一個竊賊,已被我嚇跑了。只是不知道,是否丟失了什麼東西?」就讓妻子點上蠟燭,將屋內察了一遍,惟獨失去了那些銀兩。陳妻不免懊惱沮喪,心生埋怨。陳翁說:「得到,還是失去,一切都是命啊!」好生安慰了她一番。
當時,陳翁已經四十歲了,一直膝下無子。但經過這件事之後,陳妻懷孕了,接連生下幾個兒子,家境也逐漸富裕起來。
插枝十日不枯 新地成寶地
那名族子自從得到銀兩後,勤懇節儉,努力經營,也逐漸步入小康。後來結婚娶妻,妻子也很賢惠。他向妻子講起那件往事,想要報答陳翁的恩德,但苦於沒有機會。
時年,正逢秋穀將要豐收,族子為防盜賊,夜裡起來巡察。當時,月光皎潔,將大地映照得猶如白晝。他看見二個人穿梭在阡陌間,以為他們是偷瓜竊豆之人,於是屏息以待。
然而,只聽到他們小聲嘀咕著,好像在爭論什麼。一人說:「在這。」另一人說:「不對,不對。我勘察位置最準確,應該在這兒,不是在那兒。如果你不信,我們插枝試驗一下。十天不枯,就可驗證真偽。」那人只好同意了。二人插枝為記,就離開了。
家有賢妻 相夫報恩
族子知道那二人是堪輿之輩,於是急忙找到插枝的地方,一看是自己新近買下的一塊地。他留心觀察,十天後枝葉不敗,心中大喜。於是跟妻子商量,以安葬亡親。
他的妻子說:「我們都是小民,陡然得到一塊風水寶地,恐怕無德難以消受。你曾說過要報答陳翁恩德,我聽說陳翁安葬亡親的地方很不吉利,他們也籌謀著改葬,不如就將這塊地相贈予他。我們的亡親就附葬在旁邊,這樣也可以啊!」
族子很贊同妻子的話,但考慮到陳翁是一位寬厚長者,如果明言相贈,恐怕他不會接受。夫妻二人又思考了很久,那族子忽然跳起來,拍著妻子的後背,笑著說:「有辦法了。陳翁昔日葬親,挖掘的墓穴並不深,我親眼所見。我們就趁著夜深人靜時,悄悄地幫他遷葬,將我們的亡親附葬在一旁,仍將舊穴填好,不使陳翁知曉,不是也可以嗎?」他的妻子欣然同意了。二人悄悄地將陳翁亡親遷葬到那塊吉地。
施德不求報 受恩不忘報
過了一年,陳翁的孫子陳廷敬(1638年―1712年)出生了。陳翁年過百歲,精神仍矍鑠異常。每年春秋祭祀,他還是在舊墓祭祀,凡是精通堪輿術的人都說,將亡親葬在那塊地上,家族子孫根本就不會顯達。所以,有人就勸陳翁,說族子家的那塊地最為吉利,如果改葬,對子孫大有裨益。
陳翁也有意而為,但是想到以前族子竊金之事,如果去見他,恐怕會有損對方的顏面,反而難以啟齒。後來,陳翁又選了幾塊地方,但結果都是不吉。陳翁不得已,只好託人去見那名族子。族子笑著說:「我已代陳翁改葬很久了。」遂向來者講述事情始末,使其轉告陳翁。
陳翁不勝感激,親自前往道謝,以重金酬謝他,不過族子沒有接受。陳翁再次請來堪輿家相地,說此地是「封拜(封爵拜相)之地」。於是,採石封墓,氣象益加尊貴。
其孫陳廷敬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中了進士。康熙皇帝即位後,陳廷敬深受器重,一路扶搖直上,官至工部、戶部、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曾奉命主編《康熙字典》,官秩非常顯赫。從陳家採石封墓後,沒多久,陳廷敬就拜相入閣,果如堪輿家所言。
太守金鐵杉向安徽才子許奉恩(里乘子)講起此事,許奉恩在其編撰的《里乘》中記載此事,對此評價道:有諺云:「陰地不如心地。」再好的風水寶地不如善良的心地。族子因為饑寒交迫,入室竊金,被陳翁逮個正著。陳翁不僅將全部積蓄贈予他,對外也守口如瓶,保住他的清白名節。這正是陳翁的陰德所在。然而,族子也是一位善於報德之人。
許君記載此事時,聽說那名族子將亡親附葬在陳家祖墳旁,所以他的子孫也很興旺,並且大多都很殷實富裕。陳翁與族子,一個是施德不望回報;一個是受德不忘報答,他們的事蹟也足以勸勉世風啊!
(據《里乘:蘭苕館外史》卷二)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