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的善行 得感恩之人捨命相報

文/周曉輝

Facebook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老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什麼都報。」「種善因,得善果。」然而,現代在無神論灌輸下長大的不少人,卻對這些老話嗤之以鼻,完全無視千百年來人類歷史上留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教訓。下邊古書中記載的三則故事或許可以帶來某種啟示。

報答一飯之恩 捨命相救

春秋時期晉國靈公在位時期,生活非常奢侈。為修建一座大花園和花園內的高樓,他不惜向百姓加重課稅。雕刻精美的高樓建好後,靈公時常在此飲酒遊樂,有時還召優伶演戲。當老百姓在花園外圍觀時,靈公為了取樂,就在樓上張弓引彈,射向人群。看到人們慌亂地躲避和奔走呼號,靈公就哈哈大笑。

輔政大臣、大夫趙盾多次向靈公進諫,請求他不要以此取樂。靈公非但不採納,還派鋤麑前去行刺趙盾。鋤麑領命後,在天色未明前,悄然來到趙府。此時趙府大門已開,身穿朝服、垂紳正笏準備參加早朝的趙盾,正在廳堂上打盹,等待天亮。鋤麑見狀退出門外感歎道:「我看相國居處端莊,不忘敬君,這樣的大臣,就是國家百姓的忠臣,我若殺忠臣,就是不忠,若違背君命不殺,就是不信。不忠不信罪過相等,不如自殺以謝君命。」說罷,撞樹而死。

晉國卿大夫趙盾身為國相,多次勸諫晉靈公。圖為《帝鑒圖說》之《德滅祥桑》描繪伊陟勸諫商中宗(局部)。(公有領域)

晉靈公刺殺趙盾未成功後,就邀請其到宮中飲宴,打算在其酒醉時派武士擊殺他。宮中宰夫(註: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示眯明得知此計謀後,擔心趙盾酒醉不能起身,就在酒到三巡時趨前大聲說道:「臣子陪侍國君飲酒,禮上不超過三巡。」於是扶趙盾離開飲宴的所在。彼時潛伏的武士還未到達,靈公就先放出宮中的猛犬撲咬趙盾,示眯明奮力搏殺,將猛犬殺死。

靈公大怒,下令武士追擊趙盾和示眯明。示眯明掩護著趙盾逃出了宮中,趙盾問他為何捨命搭救自己,示眯明答道:「我是首陽山桑樹下飢餓之人,感念相國一飯救命之恩,特來相救。」說完就轉身離去了。

原來多年前,趙盾在首陽山下打獵時,看見山下有一人躺倒在桑樹下。趙盾過去詢問,這個人說自己叫示眯明,是晉國人,在外遊學三年剛剛回來,因為盤纏用盡,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趙盾心生憐憫,就賜給他東西吃。

示眯明留下一半後,才吃另一半。趙盾問是何故,示眯明說:「我出外三年,不知家中母親是否還安好。我想把大人所賜的食物孝敬給母親。」趙盾為其誠孝之心所打動,又另外賜予他米飯和肉,讓他帶給其母。示眯明拜謝而去。後來,他應募進入宮中當了宰夫,而趙盾幾乎忘記這件事了。

此後,趙盾離朝隱居,而沉浸在聲色犬馬中的靈公,不久被趙衰庶子的後代趙穿殺死了。

此後,趙盾離朝隱居。圖為宋 廉布《山崖林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聽取父親合理的遺命 獲結草報德

春秋時晉國有位將軍叫魏顆,他是大夫魏武子的兒子,為人明禮敦厚。

當時秦國的桓公為了使秦國更強大,曾派名將杜回率領軍隊攻打晉國。魏顆率兵迎戰,在輔氏(今陝西省輔邑縣)與秦軍交戰。在兩軍作戰時,魏顆忽然遙見一位老者在杜回面前結草,絆住杜回的腳,杜回因此跌倒在地,被其擒住。於是魏顆贏得此戰,為晉國立下了大功。

當天晚上,魏顆在夢中見到了白天所見的老者,老者作揖道:「我是你所嫁出的婦人祖姬的父親,承蒙將軍順從你父親合理的遺命,善待我的女兒,沒有讓她殉葬,我在九泉之下,非常感激將軍,所以特來結草報德,幫助將軍成功。」魏顆醒來後才明白,正是從前自己的一個善行,才得以在今日打敗了秦軍。

原來魏武子有一個愛妾名叫祖姬,沒有子嗣。魏武子平日身體一有病時,就囑咐魏顆說:「祖姬是我所愛的女子,年紀還輕,我死後,你當為她選擇合適的人家把她嫁了,使她終身有個歸宿,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瞑目了。」後來魏武子病體沉重,臨終時又囑咐魏顆讓祖姬殉葬,好在地下陪伴他。

不過,魏武子死後,魏顆並沒有讓祖姬殉葬,而是選擇了一個合適的人家將其嫁了出去。有人問他為何不遵從父親臨終的遺命。魏顆說:「父親平日吩咐我要善嫁此女,使她有個好歸宿。到了臨終之際卻神智昏亂,又命我將其殉葬。為了不陷父親於不義,所以我不遵從父親昏亂時的遺言,而聽從父親合理的遺命,幫助父親成就德澤。」

魏顆贏得此戰,為晉國立下了大功。示意圖。明仇英臨蕭照《中興瑞應圖》卷描繪宋高宗出使金營片段,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關懷斟酒之人 遇賊難得脫

南北朝時期的陳朝有個叫陰鏗的人,博覽群書,能詩能賦,名震當時。他也因此深受陳文帝的讚賞,先後做過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

一天,陰鏗與一群朋友喝酒,看見斟酒之人來回奔波,十分辛苦,頓起同情之心。於是他親自給斟酒之人送上一杯酒和一些烤肉,以慰其心。眾朋友都取笑他。陰鏗解釋說:「我們這些人終日痛飲,然而執酒杯斟酒的人,卻忙忙碌碌,根本不知道酒的滋味,這不近人情啊。」一番話,讓斟酒者非常感動。

到了侯景之亂時,陰鏗被賊人擒獲,其後有一個人不顧危險將其從賊人手中解救出來。詢問後,陰鏗才知道,解救自己的人正是昔日飲宴中的斟酒之人。

所謂無意中種善因而得善報,這三個歷史故事解釋得再明白不過了。@*#◇

參考資料:

《史記‧晉世家》

《左傳》

《南史‧梁陰子春傳》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