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場傳染病,我們試圖檢視人類遭逢瘟疫的一些歷史經驗,期盼能省思今日的處境。
最近網上廣傳一篇東北大鼠疫,發生在清朝末年宣統二年冬季,也就是1910年。當時鼠疫從俄羅斯傳入東北,疫情嚴重,許多家庭全員病死,橫屍街道,猶如鬼城,連前來處理的警察也染病死亡。不過當時晚清政府沒有把重心放在管控信息、維穩、處罰「妖言惑眾者」這些項目上,而是盡其所能,派出當時能找到最好的專家前往疫區,試圖控制疫情。
當時在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極力推薦下,清朝任命擁有劍橋醫學博士頭銜的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時年31歲的馬來西亞華僑伍連德為防疫總醫官,赴哈爾濱調查,在進行中國首例有記載的解剖死者後,發現「鼠疫桿菌」,確認這起在中國爆發的神祕疫情是肺鼠疫。
伍連德嚴格管控傳染源、將患者隔離治療,挑戰死者入土為安的傳統,將病死遺體集中火化。同時管控哈爾濱對外交通,將疑似個案安置在隔離區每天測量體溫。嚴令前線醫護、士兵配戴口罩,當時伍連德發明「伍氏口罩」,利用雙層棉紗夾一塊吸水藥棉製作簡易口罩。並且進行大範圍的消毒。
清末成功控制東北大鼠疫
當時東三省總督錫良,未封鎖消息,反覆向朝廷上書,奏報疫情,並且完全信任伍連德,對於伍連德提出的焚屍建議所引發的社會譁然,他力排眾議上書陳情,最終獲得一道聖旨,助伍連德「奉旨焚屍」。
台灣中原大學教授皮國立說,伍連德將西方的防疫觀念和方法首度引進中國,終於在4個月內成功控制疫情。
不過,在1917年鼠疫又捲土重來,隔年1918年中國更歷經了一場大流感。那是1918年肆虐全球的大流感,因為當時西班牙的疫情最為嚴重,所以稱為西班牙大流感。從1918年春天到1920年的春季之間爆發了三次,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死亡人數估計5千萬到1億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
中國1918年挺過肆虐全球的大流感
皮國立教授說,由於京、津地區在上半年已經經過肺鼠疫的洗禮,整個防疫機制與政府的動員能力比較規範,也可能是京、津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所以政府官員比南方官員更為積極。而在南方則有慈善團體雇醫師組醫療隊防控疫情,大流感最後終於消散。
中國在一百年前歷經東北鼠疫、大流感,以至於2003年的非典和如今的新冠肺炎,傳染病隨時可能再來。
皮國立提到美國作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瘟疫與人》的書中說,當微生物跟人交戰時,微生物不是要把人殺死,如果人死了,微生物也會滅亡。所有傳染病爆發都是因為人群擁擠,或者因競爭資源食物不足,人們食用野生動物。現在很多傳染病都跟野生動物有關。古人因為沒有能力去殺捕動物,大多食用果子植物,但當人們開始畜牧,很多傳染病隨之而來,所以一旦爆發傳染病,立刻斷絕人與人的接觸是有效的手段。他說麥克尼爾的書也讓人們發覺,原來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不只有戰爭,還有瘟疫,瘟疫有時候會摧毀一個帝國。
瘟疫可能摧毀帝國 對統治者是很大危機
瘟疫對統治者是很大的危機,皮國立說元朝有幾個皇帝就可能死於鼠疫,清朝康熙則是感染過天花,天花爆發時,京城立刻實施宵禁,管理人員活動。皮國立說當發現疫情,透明開放的資訊和及時處理對於控制疫情十分重要。
2013年上映的電影《大明劫》講述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明朝的軍隊失去戰鬥力,將軍孫傳庭起用民間郎中吳有性,吳有性大膽提出癘氣致病學說,對抗瘟疫。他寫的《瘟疫論》開啟了中醫探討傳染病研究的先河。《大明劫》描述了明朝末年的腐敗墮落,以及大瘟疫帶來的末日恐慌,後來明朝滅亡,有人以此電影來」借古諷今」。
中國朝代的崩潰經常和大疫病有關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者祝平一說,歷史上記載過「疫」或「大疫」的情形,古時已注意到全家感染的現象,但當時沒有傳染的概念。主要是道教裡所謂「承負」的說法,意即「前人有過失由後人承受其責、前人有負於後人則後人無辜受過」,認為瘟疫出現是因為祖先有罪過。疫病一旦發生,施藥、求神是普遍的作法。由於疫病影響民間經濟活動,地方仕紳比較積極處理。在東漢晚期、三國初期和明朝末年,朝代的崩潰通常和疫病有關,天災人禍經常一併發生。因戰爭引起人畜死亡,造成衛生不良,而引起疫病爆發的情形,是中國歷史上常見的現象。疫病常常跟著饑荒和戰亂在一起。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明清史和醫療史的邱仲麟說,古代若在京城出現傳染病,有些皇帝會下令施藥,但不一定能對症下藥,只能針對疾病的症狀開藥方,或對於死者發放棺材。古代沒有現代嚴謹的防疫觀念,有時連病根都找不到,無法檢測病毒和細菌,老百姓一旦感染幾乎就是等死,特別是像鼠疫這種急性的傳染病,甚至可能全家死光。
醫學發達的今日,疫病依然凶猛頑強,最近一名武漢醫師談到目睹肺炎病患死亡時,流淚說這種病真的就是瘟疫,病人要是自己過不來,真的就是命,但是身為醫師總想能做些什麼。
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場傳染病,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學到教訓。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