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浩瀚無際。六合之中,奇聞異事之多,也難以記述。單就生命的輪迴話題,從古至今探索不盡。日有東升西落,四季有輪迴交替,十二時辰循環相繼,就包括人的生命從生老病死,再到生老病死,從古至今,延續不斷,繁衍不息。
有人認為,輪迴的說法最早來自於佛教,自從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後,漸漸興起輪迴的概念。隨著文化的演變,輪迴之說溶在漢文化中。
然而,早在漢明帝之前,中國本土的文化中,就已經存在輪迴理念。中華先人在漫長的探索生命的過程中,就已認識到人的元神不會消亡,生命不僅有他的來源,也有他的去向。
1. 正史記載靈魂不滅
在《史記正義》、《國語·晉語八》、《左傳·昭公七年》均記載,上古時期,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堯帝見鯀生性狠戾,又屢次違背帝命,於是命祝融在羽山殛死鯀。鯀死後化為黃熊,跳進羽山旁的深淵,據記載,夏、商、周三代都會舉行郊祭來祭祀他。
《左傳·昭公七年》記載,鄭國大夫姬良霄(字伯有)主政時,遭到上大夫子皙攻打。伯有出逃後,又被鄭卿駟帶所殺。伯有死後變成厲鬼,向子皙、駟帶索命討債,鬧得鄭國人驚恐不安。後來,賢德的子產於是立了伯有的兒子良止與公孫洩做大夫,安撫伯有的靈魂,事情才得以停止。有人問子產這樣做的原因,子產說:「鬼有所歸宿,就不會做厲鬼。我是為他尋找歸宿啊!」從這段記載可知,在春秋時期,就已認為,人死後不僅靈魂不滅,還有歸宿。
春秋時,魯桓公與夫人文姜到齊國進行友好訪問。齊襄公卻與文姜通姦,魯桓公知道後,指責襄公。襄公就派公子彭生殺了桓公。在魯國的壓力下,襄公處死了彭生。史載彭生死後化成一隻大豕。在襄公打獵時,大豕像人一樣站起來嘶嚎,襄公嚇得從車上摔下來。當晚襄公就被人謀殺而死。(《左傳·莊公八年》)
西漢時期,呂后(呂雉)用鴆酒毒殺了寵妃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如意死後化為犬,咬傷呂后的腋下,向她索命。呂后後來受傷難癒,不久病亡。(《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上)
這些史實均載於正史,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本土已有生命輪迴的概念和現象,歷代史官對輪迴都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否則,就不會將這些史實載入史冊了。
2. 祭祀,維繫著另外空間
孔子於《易傳·繫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的「精氣」指投生後受孕,「遊魂」則指元神投胎之前的情況。孔子已經認識到鬼神的「情狀」(元神轉生後的情形),雖沒有明確提出「輪迴」的說法,但對生命有輪迴,有不同的情狀,是持肯定態度。
周武王伐紂的第二年,得了一場重病。他的弟弟周公旦甘願代替武王受死,於是特意寫了一篇祝辭(祝,古代讀策書,告神明的意思),向已經去世的曾祖父太王、祖父王季和父親周文王祝禱,說自己有才能,多技藝,有仁孝能順從祖輩父輩的意願,還能夠侍奉鬼神。(《尚書·金滕》)
從這段記載來看,周公旦想代替武王受死,死後去侍奉祖先之靈。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認為,肉身消亡,精神不會隨之消散,所以周公「請之於天,而告三王者,以三王精神已在天矣」。
從《尚書》記載看,周朝時人們認為精神是存在的,靈魂是不滅的,不會隨著肉體的腐壞而消散。通過周公旦的祝禱看,祖先靈魂不僅不滅,而且精神還在天上,還能接受子孫的奉祀。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主持祭祀時,存在於另外空間的生靈或神明是會感知的。所以孟子說過一句話:「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這句是說堯讓舜主持祭祀,百神都會來享用,接受他的祀奉。先民已經認識到,人神道隔,通過祭祀的方式,人能維繫與另外空間生命的聯繫。
3. 載於正史的輪迴事例
生死輪迴,作為人間的普世法則,歷代記載不勝枚舉。載於正史的輪迴事蹟,比如《晉書·羊祜傳》說,羊祜的前世是鄰居李家的兒子。《南史·梁本紀下》記載,梁元帝蕭繹前身是一位眇目僧,手執香爐托生於王宮。《北史·李諧傳》記載官員李庶死後,託夢告訴妻子,自己已經轉世為劉家的女兒。
《宋史》記述的輪迴事例也很多,比如唐朝宰相牛僧孺去世後,轉生為宋朝劉沆;東漢大將軍鄧禹在隔世一千多年後,轉生為宋朝范祖禹,協助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國子博士郭祥正的前世,曾為唐朝詩仙李白。
4. 載於稗史的輪迴事例
除了正史記載,歷代稗史也有大量記述。《文昌寶訓》記載,文昌帝君曾做過十七世的士大夫。《慈悲水懺法》中說,唐懿宗一朝,悟達國師的前世是西漢袁盎。袁盎殺了晁錯,晁錯一直想要報仇,苦苦等了十世才等到機會。
《太平廣記》載,唐德宗時期,宰相韓滉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仲由(子路)轉生。《湖海新聞夷堅續誌》記載,宋高宗的前生是吳越王錢俶。《冷齋夜話》卷7記載,蘇東坡是五祖寺師戒禪師的後身。其卷45載,北宋名臣張方平前世為僧,有一卷經書沒有抄完,轉世後接續前緣,終於完成抄經的夙願。
王陽明到江西做官時,入寺禮佛,打開了五十年前圓寂的金山老僧的房門,看到一首偈語:「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看到涅磐僧人的肉身舍利,以及這首結語,王陽明豁然大悟「原來他就是我!」前世老僧的肉身在此圓寂,卻已察知未來自己還會轉世再來,打開這扇房門。
《碧里雜存》下卷記載,明朝崑曲作家王濟的前世也是一位僧人,轉生後依然帶著前世的性格,樂善好施,傾囊相助佛門僧眾。
《庸庵筆記》記載,北洋政府禮制館有一名官員叫李雲慶,他前世是雲南雞足山的僧人。【參考:這些清朝官員記得前世】
《玉壺野史》記載南唐大將邊鎬出生之際,他的父親於夢中看到謝靈運手持名刺(名片)來拜訪,並自稱是前朝的永嘉太守。希望投生到邊家,好完成他前世沒有完成的經書翻譯工作。【參考:時空隧道打開?晉朝名流轉生為南唐大將】
正史稗史記載了大量的輪迴事例,有僧人真人轉生為皇帝或高官,有女子轉生為男子,也有人轉生為畜,也有畜轉生為人的例子。
5. 天仙、星宿、真人下凡
此外,中國古代對生命的認知也很特別,人的肉身雖然是父母所賜,但生命的本身有其不同的來源。有不少是天仙、星宿、真人降生於人世。譬如《南齊書·祥瑞志》記載,天帝的第十九子降生為齊高祖蕭道成。
《魏書》卷一記載,北魏始祖拓跋力微(神元皇帝)是天女之子,下世為帝王。《宋史·楊礪傳》卷二百八十七記載,宋真宗為來和天尊下凡。
大儒元好問於《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君後》前集卷一所述,據說宋仁宗是「赤腳大仙」下凡,當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天上仙伯星官降世,奉命來輔佐仁宗。還講到,宋神宗是「武夷仙人」應世。宋太宗還沒有登基時,曾與趙普一同坐著,不一會兒,太宗轉到了他下面的位子坐。世外高人陳摶進來後,看見他們坐的位置,抓起趙普的手,將他拉起來,說:「你是紫微垣的小星君,怎能壓住帝座呢!」
《元史》也記載,任侍書學士的虞集是南嶽真人降生,而翰林學士呂思誠則是文昌星君下世。
6. 死後的去向
從這些眾多的輪迴事例中,人死後不僅沒有消亡,還繼續著生命的歷程,存活在另外的空間中,或守候、等待著下一次的轉生。
《隋書》卷五十二記載,隋朝大將軍韓擒虎去世後,到冥府作閻羅王;而卷七十五記載,刺史辛彥之曾在潞州城內建造了兩座佛塔,高達十五層,他以修德從善之功升入天宮。《梁書》卷五十一記載,庾彥寶崇信釋教,並每日誦念經書。他死後,升入彌陀淨土。此事驚動高祖蕭衍,皇帝下詔旌善表彰,賜諡號「貞節處士」。
既有人升入天宮,當然也有墜入地獄的。唐朝貞觀年間,大史令傅弈生前不敬佛門,常常出口辱謾僧尼,貞觀十四年暴亡,死後落入無間地獄。同朝大臣馮長命、薛賾,作了相同的夢,從夢中看到了傅弈的去向。【參考:二人同做一夢夢境預知生死】唐朝法官唐臨編撰的《冥報記》就記載了不少隋唐實例,有人曾遊歷天宮,有人遊歷過地獄,帶回不少警世奇聞。
生命的過程就像是作物的生長過程,最後雖然會根莖乾枯、腐敗,然而它的種子,遇到春天便會再度發芽開花,再次欣欣向榮。這些大量的記載,無論出自正史,還是官方修書,亦或是民間記載,均在印證著輪迴轉生不是妄說,在歷朝歷代普遍存在,為後人尋究生命之源,打開一扇天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