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被別人的言行舉止傷害過?受到傷害後,憤怒和報復也許能帶來快感,但自己可能是付出代價最多的人,因為怒氣會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相反,選擇寬恕、原諒別人可得到身心健康。
全美排名第一的醫院梅約診所刊文指出,放下怨恨的寬恕行為,能為身體帶來許多好處:
● 降低血壓
● 增進心臟健康
● 改善自尊心
● 改善心理健康
● 減少焦慮,壓力和敵意
● 帶來健康的人際關係
● 抑鬱症狀減少
● 更強的免疫系統
由此可發現,寬恕對人體的心血管健康、心靈和免疫系統都有正面影響。
寬恕可改善心血管疾病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寬恕可改善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解釋,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一,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保持血壓穩定很重要。
有寬恕特質的人,血壓容易保持平穩,血管如冠狀動脈、頸動脈、腦部血管不容易產生硬化狹窄現象,血液循環也較順暢。相反,常暴怒、太愛計較的人,血壓易上升,動脈自然容易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
也就是說,寬恕的狀態對心血管保健有好處。
劉博仁指出:「如果做事情常用冷靜、平緩的態度去處理,不要過於激昂,不要老看別人不順眼,給別人一點機會,也是給自己心血管保養的機會。」
在他的診所,就有鮮活的例子。
一位太太每天遭受先生言語暴力,但為了小孩,她忍了20年。來到診所調體質時,發現自律神經嚴重失調,還有血壓偏高、憂鬱及失眠等症狀。
劉博仁建議她:「學會寬恕,原諒這幼稚的先生,想他的好,即使『好』只有那麼一些。」同時要她每天練習腹式呼吸、搭配冥想及得舒飲食(控制高血壓的飲食方法)。
過了3個月,這位太太的血壓已完全正常,鎮靜藥物從3顆減到只剩半顆。同時,先生也加入腹式冥想,對她的態度改變許多。
寬恕可改善焦慮、抑鬱症
寬恕對身心的影響是環環相扣的。焦慮會影響睡眠,睡不好會引發諸多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而寬恕則可緩解焦慮、抑鬱。2017年《宗教與健康雜誌》發表的一項土耳其研究中提到,「高度寬恕與抑鬱症的降低有關」。
劉博仁說,難以原諒別人的人,最後往往擾亂自己的心情,使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影響睡眠和情緒,造成失眠、焦慮。容易寬恕別人的人,睡眠品質也比較好。
另外,若睡眠品質好、容易進入深睡期,在夜間就能分泌充足的褪黑激素與生長激素,有益於心血管保養。相反,如果長期熬夜或睡不好,激素分泌則較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較高。
寬恕可改善荷爾蒙
一對剛新婚的年輕夫妻,太太有焦慮及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前來診所調養身體,並向醫生吐露心事:婚後才發現先生有許多小毛病,比如牙刷及牙膏總擺錯位置,要洗的內衣褲沒放到該放的地方等等。她因此對先生感到很生氣.抱怨婚前怎麼都不知道先生有這些缺點。
劉博仁對她說,「即然你們都結婚了,夫妻要看對方的好處。妳看到先生的缺點,搞不好先生也看到妳的缺點,只是他沒說出來。」
這位還處在新婚磨合期的太太似乎是聽進去了。很快,她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變少,生理期也變規律,後來沒多久就受孕了。她說,學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而很多事情都順眼了,情緒也變得更平和。
寬恕可降低壓力荷爾蒙,使這位太太的異位性皮膚炎和月經都得到改善。這名病患一邊調理身體,一邊改變觀念,和先生多溝通、商量,最後在健康及婚姻上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寬恕可幫助抗癌
寬恕可提升免疫力,進而幫助預防和對抗癌症。
臨床上,有癌症患者在調整心情、改變生活習慣後,免疫力提升或內分泌改變,使癌細胞消退。
德國癌症自然療法專家洛薩·希爾尼斯(Lothar Hirneise)經多年研究發現,所有成功治癒癌症的方法都包括以下三個因素:轉變心念(涵蓋100%的存活者)、改變飲食(涵蓋80%的存活者)、徹底排毒(涵蓋60%的存活者)。
心境上的轉換,顯然對抗癌有益處。一位在公家機關上班的小主管罹患乳癌,到診所檢查,發現體內有塑化劑汙染及長期壓力造成腎上線皮質醇分泌過度的問題。她自己認為罹癌原因是上司長期施加的壓力太大所致。
劉博仁認為,職場上的問題雖然可以選擇離職,但有時要檢討自己是不是易怒,容易憤世嫉俗。因為他看很多不斷換工作的人,其實是自己的問題。並向女患者建議:主管在唸時就看他嘴巴,想好玩的事情。患者照做後表示,發現主管的牙齒很黃,覺得很好笑,反而忘了主管在罵什麼。
患者轉換心境後,因情緒、壓力及睡眠狀況都改善很多,抗癌之路自然也更順遂。
寬恕對身心靈的影響非常廣泛。喬治‧福克斯大學醫學助理教授凱西‧諾曼(Kathi Norman)在2017發表的研究《寬恕:如何體現在我們的健康,福祉和長壽中》,提到文獻回顧表明,實踐寬恕可改善或減輕心理和生理狀態或過程,包括艾滋病、纖維肌痛、冠狀動脈疾病、慢性疼痛、腦外傷、絕症、某些癌症、焦慮症和抑鬱症等等。
「怒」使人成了情緒的奴隸,「恕」則能使人更如意自在。選擇寬恕,能幫助人們實現一種身心靈平衡的狀態,讓身體自然擁有更強的治癒力量。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