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稱讚諸葛亮
唐太宗非常讚賞諸葛亮為相之公平忠義。據《全唐文》卷十《太宗皇帝.諸葛亮高熲為相公直論》記載:「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善為相者。遂觀其本傳,可謂公平正直,尤識治體。⋯⋯又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亮嘗表廢廖立、李嚴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 』嚴聞亮卒,發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
唐太宗不僅讚賞諸葛孔明,還效法他的為政。據《貞觀政要》卷八《赦令》記載:貞觀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為惡,愚人好犯憲章。凡赦宥之恩,唯及不軌之輩。古語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歲再赦,善人暗啞。』凡『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人』。昔『文王作罰,刑滋無赦』。又蜀先主嘗謂諸葛亮曰: 『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之間,每見啟告理亂之道備矣,曾不語赦。』故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數赦,卒至傾敗。夫謀小仁者,大仁之賊。故我有天下以來,絕不放赦。」
唐太宗認為,治理國家需要大仁大義,這就要先對百姓進行教化,引導他們進退有節,揖讓有禮,這樣,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就沒有作惡的機會了,國家也不需要大赦了。劉備曾向諸葛亮推薦東漢末年陳元方、鄭玄的治國理亂之道,諸葛亮受劉備啟發,做蜀相十四年,沒有進行過大赦,蜀國因此大治,風氣肅然。唐太宗決心學習諸葛亮,不赦免犯罪,而不像梁武帝那樣,一年多次赦免犯罪,最後弄得身死國滅,說明小仁小義恰恰是對大仁大義的敗壞。
澹泊明志 寧靜致遠
諸葛亮隱居隆中,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自期。諸葛亮躬耕隴畝,《出師表》自述心跡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家事顯赫,與襄陽上層社會關係密切,與蔡氏、蒯氏是姻親關係,與劉表是老鄉叔侄關係。但他不受襄陽貴族的接濟,這顯示出諸葛亮修身的境界。
《誡子書》是諸葛亮五十四歲時寫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文章很短,只有八十六字:「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這篇文章文意很深,內涵廣大,此處只需提出「淡泊」略講一下。淡泊是中國古代道德的一個標準。《老子》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中國傳統士大夫也一直將淡泊作為人生的一種境界來追求。例如,唐人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寫道:「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表達的就是一種心無雜念、安閒適意、不為眼前利益得失而喜而悲的高遠豁達的意境。
諸葛孔明一生確實達到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視富貴如浮雲的境界。諸葛亮做蜀相十四年,不斂財,不謀私利名位,一直以興復漢室為任。
後主即位後,諸葛亮身為丞相,封武鄉侯,領益州牧,集蜀漢大權於一身。諸葛亮並不因位高權重而起二心,受劉備託孤後,忠於主君,對劉禪盡心盡力,做事親力親為,憂公如家,《出師表》顯明心跡,親率大軍北伐,自己最終因食少事煩,積勞成疾,病死軍中。
同樣為託孤大臣的李嚴,比較看重名利權位,寫信勸諸葛亮接受九錫。所謂九錫,是由皇帝賜予車馬、衣服、樂則、朱戶、納陛、弓矢、斧鉞、禾巨鬯,是天子給予大臣加官進爵的最高禮遇。
諸葛亮給予拒絕,在寫給李嚴的信中說:「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複相解⋯⋯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今計賊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都,與諸子並升,雖十年命可受。而況九邪?」
諸葛亮認為,他與李嚴共事很久了,互相知根知底,不用多做解釋。他說,自己從一介平民跟隨劉備之後,在蜀地創下帝王基業,位極人臣。現在匡復漢室的大業還沒有成功,對劉備的知遇之恩還沒有報答,就要求君主給予這樣的待遇,是不義之舉。
他在《又與李嚴書》中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無副服,就是沒有多餘替換的衣服。張澍注云:「侯之妾尚無副服,其儉德可師矣。」
諸葛亮臨死前,曾吩咐在漢中定軍山下葬,葬禮從簡,就著山勢起墳,土塚能放下棺木就行,自己只需穿平常的服裝,不需其它陪葬物。
諸葛亮忠義雙全,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最有智慧的人,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對後來無數的仁人志士一直構成一種激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之一。@#
(全文完)
點此閱讀:歷史名人諸葛亮 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