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3.3 幾對基本概念的討論
3.3.1 精神與物質等
西方哲學單個概念的獲取方式造成了一些基本的哲學爭論,如主觀與客觀、認識與被認識、主體與客體、精神與物質、實體與形而上等等一元論和二元論的爭論,或者是一元論中哪個更基本的爭論。
在獲取這些概念時,因為要先確定一個先後順序,要從一個概念出發,因此在處理這些一對一對出現、且相互之間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概念時就出現了困難。如物質是第一性的還是精神是第一性的,先有物質還是先有精神,先有客體還是先有主體,先有本質還是先有表象等等這些問題。
《易經》認為,主觀生客觀,客觀生主觀;主體生客體,客體生主體;精神生物質,物質生精神等,這一對一對的概念之間都有陰陽關係。沒有主觀,也就無所謂客觀,沒有客觀,也談不上主觀。沒有精神,就沒有物質這個概念,沒有物質,精神也無所體現。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在西方哲學中非常難以處理的基本概念,恰恰是《易經》所能輕易處理的。
雖然《易經》也可獲取主客體、物質精神等地位相同,不分先後的概念,但與二元論不同的是,《易經》劃分的個體、獲取的概念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二元論的兩個個體和對應的概念是相互獨立存在的。西方哲學的認識論採用的主客體相互獨立存在,認知的主體只能從外部認識客體。《易經》的認知針對內部,劃分認識者與被認識者的是相生的關係,因此這兩者相互依從而存在,描述這兩者的概念也相互依從。
是先有個體還是先有個體之間的關係或者反之,也是由基本認知假設引出的問題。亞氏邏輯學的基本假設是先有個體或者是客體對象,然後研究這些個體對象之間關係的變化,認為這些個體是不變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在變。
《易經》認為個體之間的關係不變,個體在變,即陰陽關係不變,不同的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表示的個體在變。前者的典型例子是空間的概念,後者典型的實例是男女、正負電荷等相互之間的作用。
主、客體分離還引起了一些應用學科的問題,如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因為假定存在與主體無關的客體,由此定義了一個與主體無關的時間、空間,當主體的觀測對客體的影響不能忽略時,這個假定失效,建立在這個假定基礎上的空間概念也失效,就有了測不準的問題。
相對論的相對時空與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是另外一個範例。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與觀察者無關,愛因斯坦相對論引入的相對時空概念,則是建立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一種內在的聯繫:被觀察者的質量和時空表述決定於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
如果把主、客體之間的關係看作是陰陽,根據前面的討論,陰陽關係引入了一種內嵌的結構,主體的認知對象包括了主體和客體。由此就形成了一種循環深入的認知模式。
人們建立的任何一個概念,都有主觀成分,也有客觀成分。初次客觀的經驗與原有的主觀認識相結合,形成一組概念的雛形,上一次認知的結果變成下一次認知的主觀認知,與下一次的經驗結合,形成再下一次的主觀認知。在足夠多次的認知過程後,這組雛形能夠逐漸收斂、趨於穩定,則可形成一組穩定存在的概念。反之,就不能形成概念。
3.3.2 存在(BEING)、旋機
在西方哲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是「存在(BEING)」。黑格爾(Hegel)認為,只有當巴門尼德(Parmenides)提出「BEING」概念時,西方哲學史才真正開始。作為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哲學最初關注「始基」問題,對於「存在論」或「本體論」(ontology或ontologie)中的on,從古希臘文的ov,到英文的being,其本義就是「關於存在(eon,Sein,being)的理論」。
中國傳統認知體系中使用了一個最基本的概念——旋機,也有稱之為玄機的。用現代的語言講,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為旋轉的機制。宇宙中有一物,就必然存在背後的旋機,有一旋機就存在一類個體,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這種旋機。這種旋機概念與現實有著更直接的對應,無需施加外在的約束就可以表示現實世界的狀態和變化。理解這種旋機,就可以直接地理解這個現實世界。
從古代中國對宇宙的認識來看,旋機總的來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佛家的,一種是道家的。佛家旋機一般的標識符號是卍,他代表了一種自我旋轉的機制,萬物可從一點發出,又歸於一點。這個卍字符被希特勒盜用以後被現代西方社會排斥。但實際上人類對他的認識有著極為久遠的歷史,尤其是兩千五百年前佛教興起之後,這個卍字符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識。現實中,這種旋機的一個典型實例是旋臂星系的存在。
另一種旋機就是《易經》中的太極,一般的標識符號是☯。太極與陰陽是同時獲取的概念,太極生陰陽兩儀,兩儀中又蘊含著太極,因此太極、兩儀這兩個概念是互生的。這種互生的本身又蘊含了陰陽的含義,兩儀是太極的顯化,為陽,太極為兩儀內涵,為陰,所以兩儀中又包含了次一級的太極,構成了一種自我嵌套的結構。逐層嵌套,則可形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個更高層級的旋機。
從陰陽旋機出發,旋機這個概念本身又可與「道」這個中國古代最基本的概念同時生成,旋機與道之間的關係也是一陰一陽、一體一用,一表一里的關係。
這幾種玄機的基本特點是:包含某種區分方法以及由這種方法區分出來的兩個(包括兩個)以上的個體,且這種區分方法就建立了這些個體之間的不變的關係,這些個體的屬性是相對的,變化的。
太極這種旋機可以有各種現實的顯化,如有愛情的兩人是一個旋機,兩個人之間有了愛情,就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家庭,也就是由一個旋機構成了一個穩定的社會存在。有穩定經濟交換的多個經濟體是一個旋機,這種旋機構成了一個個可以穩定存在的經濟體。一定條件下正負電荷是一個旋機,這個旋機可以構成原子和分子。社會中任何兩個人或組織,只要實現了一個旋機,就可達成交易或合作。星球之間存在一個旋機,就可以構成一個星系。
佛家的旋機卍順時針旋轉發放能量,逆時針旋轉吸收能量,循環往復,與阿那克西曼德的「萬物都從它產生,而又消滅復歸於它」的理解相一致,與BEINGS的含義相近。既然宇宙萬物來自於這樣一個存在,在一系列的假設和約束條件下,一個空虛、無邊、永恆存在的時空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在邏輯學中,從概念的獲取就排除了歧義,儘量不用循環,最後得到的是序列,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實數概念、空間概念等[Thomas Jech,2003]。
與這種永恆靜止的空間概念不同,旋機表示的是運動。旋機有內部結構,可以嵌套,旋機的組合分解可以嵌套的方式進行。佛家的旋機是單體四旋臂,正旋外放,反旋內收,其本身可以分體,構成一個向外延伸的廣義空間。
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陰陽旋機的組合分解是一種內向嵌套,因此她就沒有形成一個無限延伸的時空,而是發展了從陰陽到六十四卦循環嵌套的結構。
亞氏邏輯學從一個概念出發,排除了同時建立多個概念的認識途徑,它建立的點概念在簡化了概念本身的同時,卻導致了複雜性問題的產生。《易經》則是針對不同問題,可以確立兩個、四個、八個,甚至多達64個相互依從、相互關聯、轉換概念構成的旋機,因此社會、生命等現在認為的複雜性問題,在用《易經》的旋機來描述時,將不再複雜。
西方哲學中的BEING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從其而來。在這個永恆的存在中,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由此脫胎出了一個恆久不變的線性延伸的時空。在這個時空中,生就是一個奇點,在定量分析中導致無解。
3.3.3 是與生
傳統邏輯學中的判斷、推理把相同、相似的一些事物,用「是」或者與其有相同邏輯形式的詞聯繫起來。在「是」這個語境下,當人們習慣了用「是」來思考問題時,總是會問:這個「生」是什麼?這個「生」到底是什麼?
以「是」為基礎的傳統邏輯學實際上是建立了一種邏輯學範式,這個範式就是:萬事萬物有一個開端,要從「一」始。B在一定條件下是A,C在一定條件下是B,如此類推建立一個邏輯鏈條,這個邏輯鏈條一定有一個開端A。當邏輯學拋開概念,進入命題後,沒有拋開這個由「是」建立的基本邏輯學範式,其後的謂詞邏輯也沒有。從某個極端的角度講,源自於西方的各門類科學、文化、藝術、語言開始的時候,都是要用「是」來獲取其自身的基本概念,因此也都是建立在這個範式之上的。試想一下,一個經歷了良好近代教育的人,你讓他放棄用「是」來思考、表達,可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而中國古代與「是」有同樣地位的是「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極生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體現了易的生生之性。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陰生陽,陽生陰,陰陽相生。父生子,子生孫,生生不息。
所有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中,對宇宙萬物是如何產生的,非常重視。考慮問題,涉及到了一個個體「成(生)、住、壞、滅」整個過程,尤其是對個體之間的「生、克」關係最為注重。個體的變化基於「生、克」,「成(生)、住、壞、滅」一個循環之後,會有新的循環。宇宙萬物就是以這樣一個個循環嵌套的狀態而存在,而發展變化。
有「是」,才會有定量分析,卻難以表示質的變化。「生」方便表示質變,但是這種質變有循環嵌套的分形結構,有標度不變性,不容易表示線性、逐漸的量變。
3.3.4 時間與空間
前面2.2.1節中,論及識別個體時提到的兩種信息有限的情況,都可以得到時間的概念。前一種時間是重複,可能是一種小循環套大循環,再套更大循環的過程。後一種時間是從一個起始點來時無限延伸的線性序列,有時也將其稱之為絕對的時間。意味著這些整體狀態的變化永不重複,有無限數量的狀態一直變化下去。
有重複出現的部分,就是說在找到一個個體之後,又可以找到與這個個體相同或相似之個體,這些個體就是某個整體重複出現的部分,可認為是構成某事物的單元。這個事物的變化是這些單元的增加、減少或其相互之間關係的變化。在不同次的認知活動中,這些單元不變,意味著這些單元沒有時間的變化。
一些學科要對其識別的個體施加約束,如當知道了某個單元數量之後,變化是在這個量之上的有限增減,換句話說,這種變化是漸進、線性的。單元種類、數量和其間關係的變化受到一定約束的情況,構成了空間的概念。如果這個事物增加到一定時候,或減小到一定時候,又回到了原點,則會出現與第一種情況的重合,即出現了一種整體狀態的重複,也就是循環時間的出現。
從這種單元增減的角度來看「生」的問題時,就會出現非線性問題,非線性變化的結果會導致複雜狀態,或未知。一個例子是牛頓空間是線性的,一個自由運動的粒子會永遠沿一條直線運動下去,而永遠不會回到原出發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空間是非線性的,一個自由粒子沿一條直線運動下去,最終又會回到原出發點。
只有一種「點」單元,點數量無限,變化只能是逐點增減,構成了一般數學和物理學的空間。空間是近代科學最基本的概念。定義這個概念的第一步是定義「點」概念。「點」是一個最基本的概念,並沒有一個屬概念可以用來做屬種差定義。因此用到了否定的定義方法,即內部不可再分的東西(something with no parts)。然後用點和源於屬種關係的包含關係定義序列——線,於此類推,就可以定義不同維度的空間。在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點是不變的,空間的變化表現為點之間的關係的變化。
一個事物可以表示為一個點的集合和這些點之間的關係,事物的變化可以表示為這些點之間的關係的變化。因為點是不變的,也可以認為它自身是靜止的,因此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個點集合表示的靜態和這些靜態的切換,即以靜態為基點的認知體系。這種認知體系用不帶屬性的點的序列構成時空,帶屬性的點構成各種物質的描述,如帶質量的點叫做質點,可以描述物質分布,帶電荷的點可以描述電磁現象,如此類推。
在形成這個「點」概念中,顯然包含了前述概念定義的幾個基本假設:1. 並不考慮點是如何區分出來的,換句話說,認為存在一個把「點」區分出來的方法,在這之後,我們就不再考慮這個方法,而只考慮區分出來的「點」之間的關係和其附帶屬性的變化;2. 該定義只產生了「點」一個概念;3. 點有確定不變的含義;4. 點是一個抽象出來的,虛擬的,只有本質屬性,沒有其他屬性的概念。
基於這種假設的認知體系可以較好地描述虛空中相距遙遠的星辰的運動,空氣粒子的運動等一些可以很容易區分出「點」的對象。對於這些對象,「點」就是那樣存在的,我們不用考慮如何得到這些「點」。當用「點」來還原現實世界時,因為這些點的生成與這些點之間的空間關係無關,因此就需要一種外加約束來確定一個物體的運動軌跡。
換句話說,因為這些點是不存在的虛擬之物,當用這種點構成的空間來描述物體時,就是虛擬了無限多種可能狀態,但現實世界只有很有限的幾種狀態,因此就要從這些無限多種虛擬的狀態中,根據經驗外推哪些是現實中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說,根據一些實驗結果得出的物理定律,可以確定有這些點組成的系統的實際狀態。當「點」變得稠密時,這就變成一項無比艱辛的工作,就是會出現複雜性、不確定性和非線性等難以解決的問題。
與這種點對應的是一個個可被各種測量排序的狀態,這些狀態都可被認為是某種相空間中的點。基於邏輯學的各種學科中,均是研究能夠被這種相空間所描述的個體。對於不能區分出這些相空間點的現實對象,則難以用這種體系來認知,如生命、情感、人類社會等等我們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大多數對象或事物。當然,隨著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也在試圖用一些「點」來還原這些現象,如用某種激素的量來表述情感。但如論如何,這種努力都只能得到很局部和有限的結果。
這些點沒有內部結構,因此無所謂內部的組合、分解。無限數目的點線性排列形成靜態和無限延伸的空間。所有點和其間的特定排列關係構成了絕對空間的一個狀態,這些狀態的序列構成了絕對時間。線性排列的含義是,一個點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總是要通過它相鄰的點。因此這種絕對空間狀態之間的變化總是微小或漸變,且不重複的。
3.3.5 生命與物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是個困惑人類的永恆問題。從生物學方面看表現為:心臟在跳動,有呼吸,有新陳代謝等跡象,從社會學方面看表現為:有生存的要求等。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說:「行動是生命的本質」,也就是說從哲學來說生命本質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真正的自我意識不是靜止不變的,也不能被看作是一個個思緒的片段。它總是現在包含著過去,並趨向未來,而未來又可能返回過去的根源,所以它是分分秒秒在變異著,生成著,這就是綿延的實質。正是這個綿延使世界從內到外都活躍起來。這也就是生命的本質。」
從這些對生命本質的討論,可以看出,《易經》建立的認知體系適合於描述生命現象。對於人的自我覺知(autonoetic)、反思(reflective)、自我認識(self-awareness)、自我覺知意識(autonoetic consciousness)等意識來說,包括了對認識者自身認知的陰陽認知本身就有這種特徵。
生物個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應激性、生殖發育、遺傳和變異、環境適應性、有生命的開始和結束等特徵,都適宜於使用《易經》認知體系。
現在人類對生命現象的認知達到了分子層面。法國學者M·申伯格1973年出版的《生命的祕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闡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這個發現說明,在分子層面,陰陽之易的規律已經非常明顯地支配了生命遺傳變異、生長發育。
物理學用一組物理變量描述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近代科學認為,這些物理量表示了物質的特徵。這組物理變量一般分為基本物理量和導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時間、空間尺度和質量,通過各種物理學理論,導出物理量可以表示為基本物理量。
能夠用物理量表示的物質屬性,本身的含義就是這種屬性可以線性疊加,或者說其作用或影響一定是滿足線性無域假設的。對於不滿足線性無域假設的變化,需要用這些物理量來做近似逼近,也就是所謂的非線性問題。
可以用物理量來表示的物質屬性和變化,顯然是適合於亞氏邏輯學和近代數學的對象。具有這些屬性和變化的事物,我們一般稱之為物質。這個概念與生命相對應。#(待續)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 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