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最終害的是自己

文/劉曉

Facebook

清朝康熙大帝曾教育兒子們要以寬容仁恕忍讓之心對待他人,看到他人有得意的事,要替他高興。看見他人有失意的事,要心生憐憫。如果一個人總是妒忌他人的成功,對他人的失敗幸災樂禍,又怎麼能與人共處呢?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心術變壞而已。古人說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存有這樣心思的人,上天一定會保佑他的。

的確,沒有妒忌心的人,對別人擁有更美好的容貌、更大的財富、更高的才華、更多的幸福,一定會發自內心地祝福和喜悅,其修為已非一般常人可比。反之,一個妒忌心強的人,不管是否表現出來,都會時時讓自己生活在不滿足中,甚至惡意去詆毀、傷害他人,結果最終害人害己。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缺乏。

《封神演義》中的申公豹得知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去封神,內心憤憤不平,因為在他看來,與自己相比,姜子牙修煉時間不過四十年,又沒什麼本事,而自己有千年的修為,本事高強,憑什麼他可以去封神?於是,在嫉妒心的驅使下,申公豹無視紂王的暴虐,多方阻礙姜子牙滅紂王,導致無數生靈塗炭,成千上萬的修道人毀於爭鬥中。而在姜子牙滅商後,申公豹先是被壓到玉虛宮麒麟崖下,後來被塞了北海眼。死後被姜子牙封為東海分水將軍,畢竟他還有著千年的道行。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流傳下來一個妒忌心害了自己的故事。且說宋文帝時期,有個叫殷景仁的人,曾祖曾在晉朝任職,祖父也是官職顯赫。因為他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謐很欣賞他,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因為他「學不為文,敏有思致,口不談義,深達理體;至於國典朝儀,舊章記注,莫不撰錄,識者知其有當世之志也」(大意:為學但不著文章,敏捷有思致,口不談義理,深識大體,對國家典章朝廷禮儀舊的規章制度,無不抄錄撰寫,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有志在當世的抱負),他一路的仕途也十分順暢,宋高祖還讓他做了太子的中庶子,即太子的侍從官。少帝時,被任命為左衛將軍。

到了宋文帝時期,殷景仁同樣得到了器重,調任侍中,左衛將軍不變。當時,他與侍中右衛將軍王華、侍中驍騎將軍王曇首、侍中劉湛四人同為侍中,都在宰相府,他們幾個皆以非凡的氣度和傑出的才幹而冠絕一時,其中殷景仁和劉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曾私下相約:「苟富貴,無相忘!」

後來,殷景仁首先得到提拔,任尚書僕射一職,成為皇上身邊的人,而劉湛在朝外任職。因為幾位重臣相繼故去,沒有忘記當初承諾的殷景仁就幾次向文帝推薦劉湛,劉湛得以入朝理政。

但是讓殷景仁沒有想到的是,劉湛不但沒有感激他,還認為景仁的地位待遇本不該超過他,現在一下子位列於自己前面,心裡非常氣憤。在文帝面前,他話裡話外對殷景仁有頗多微詞。文帝為了平息劉湛的不滿,將二人同時提拔,加授給殷景仁中書令、中護軍,劉湛則任太子詹事,從級別上是不相上下。但劉湛還是不滿意,因為殷景仁的實際權力要比自己大。劉湛更加嫉妒景仁。

劉湛深知文帝非常信任依賴景仁,就暗中與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劉義康勾結,讓他在文帝面前詆毀景仁。文帝有時就會將一些話轉述給景仁。景仁曾嘆息著對親戚朋友說:「我將劉湛引薦入朝,他一來就咬人。」於是他就稱病辭職,屢次上表向皇上辭官,但總不被允許。文帝讓他在家中養病,並派人看望他。

劉湛並沒有因為景仁的退讓而有所收斂,反而與彭城王商議,派人裝作竊賊在外面將景仁殺死,認為即使文帝知道,大概也不會對他們怎麼樣,因為皇帝終究不會傷了骨肉親情。文帝或許覺察到了他們的陰謀,就將景仁遷到西掖門外晉鄱陽王的宅第,並對那裡嚴加防備,所以劉湛等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景仁臥床五年,雖然見不到皇帝,但卻與皇帝有祕密的書信往來,每天達十多封,大小朝政皇帝一定要向他詢問。但他們往來十分嚴密,沒有外人知道這個祕密。

而嫉妒讓劉湛更加瘋狂,他決定鋌而走險,暗地裡結黨拉派,謀劃著要擁立劉義康為帝,因為只有讓劉義康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才能置殷景仁於死地。其叛亂很快被文帝察覺,劉湛和其黨羽都被抓了起來。被抓當天,景仁讓人給他整理衣裳,因為他臥床很長時間,左右手下都不知道他的用意。當天晚上,皇上出華林園延賢堂召見景仁,將對劉湛的審判都交給了他。劉湛因謀逆被處死。

類似因為妒忌心而導致好友反目的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孫臏和龐涓。二人曾是同窗好友,孫臏比龐涓更有才華,妒忌心很強的龐涓在魏國做將軍後,因為擔心孫臏的成就超過自己,就將孫臏請到自己家中,又通過誣陷迫害,砍了他的雙足,並在其臉上刺字。孫臏裝傻成功逃脫,到齊國後被任命為軍師,後在戰爭中將龐涓殺死。

還有秦始皇時期的李斯與韓非。李斯欽佩韓非的才學,把他寫的文章給秦始皇看,秦始皇看了很欣賞韓非,就想辦法把韓非弄到了咸陽,但李斯因為妒忌心,說了韓非的壞話,導致韓非被關在獄中,李斯趁機送毒藥將其毒殺。後來,李斯在秦始皇駕崩後,幫助宦官趙高陷害公子扶蘇,並立秦始皇幼子胡亥即位。有輔助之功的李斯的下場卻是被趙高殺死,誅滅三族。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嫉妒的人都很殘酷。」過多的嫉妒可以使人發狂,做出難以理喻之事。@*#

參考資料:

1. 《宋書》

2. 《史記》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