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腫瘤,都是女性十分常見的病症。雖然這些腫瘤多數是良性,但可能引起腹痛、痛經、月經大量出血的症狀。婦科腫瘤的病因,多數是因為情緒、飲食不良所引起。古代女性有這些疾病嗎?中醫自古流傳下來的婦科病的珍貴治療經驗和養生方法,如今依然是女性保護自己的良方。
常見的婦科腫瘤 古代女性也會得嗎?
現代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子宮肌腺症)、卵巢囊腫等腫瘤的毛病很常見,還有巧克力囊腫是發生在卵巢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還有所有液狀的腫瘤稱為水瘤。
古代女性婦科不稱腫瘤,叫「癥瘕」。「癥」指腹內結塊堅硬,而且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處,病在血分;「瘕」是指腹內結塊痞滿無形,聚散無常,推揉轉動,痛無定處,病在氣分,病情一般較輕。癥瘕大都發生在下焦,以婦人腫瘤為多,治療癥瘕除了服藥外,若能配合針或灸,效果會更好。
子宮肌瘤屬於中醫「癥瘕」和「崩漏」、「經痛」的範疇。崩漏,「崩」是子宮異常出血,經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漏」是經血淋瀝不止,經期延長兩、三星期還有,也稱為漏下;還有經痛等等,都可能是腫瘤所引起的。
中醫看子宮肌瘤、卵巢囊腫 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子宮、卵巢會長出腫瘤?癥瘕發生的病因,有情志抑鬱,飲食內傷等,造成肝脾受傷,臟腑失調,氣血瘀積。
氣血瘀積在下焦子宮、卵巢,不通則痛,所以表現出的症狀是下腹痛。若日久積聚不癒,就成癥瘕。若是水瘤,則是脾濕或是腎陽虛。
《景岳全書‧婦人規》記載:「瘀血留滯作癥,惟婦人有之。其證則或由經期,或由產後,凡內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喜怒傷肝,氣逆而血留;或憂思傷脾,氣虛而血滯;或積勞積弱,氣血虛弱而不行,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癥矣。」
古代中醫如何治療婦科腫瘤?
中醫治病看身體的五臟六腑整體配合,還有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四季的天氣變化,還有因貧血或氣虛,或因吃冰冷食物,或因外受風寒等等而引起疾病 。
治婦科腫瘤,中醫的獨妙之處,我舉一味中藥叫荊三稜。
荊三稜能破瘀行氣,是治療婦科腫瘤及硬塊的常用藥。
荊三稜能破瘀行氣,是治療腫瘤及硬塊的常用藥,常與莪朮搭配使用。它是莎草科植物,《本草拾遺》記載,荊三稜味苦性平,入肝、脾二經。
在《本草備要》中,對荊三稜有一段小故事:「昔有人患癥瘕死,遺言開腹取之,得病塊如石,文理五色,削成刀柄,因砍三稜,柄消成水,乃知此藥可療癥瘕。」就是說,從前有一個人得了癥瘕病死了,留下遺言說等她死後,要幫她開腹取出腫瘤。結果取出的腫瘤像石頭,紋理有五種顏色,因為它很堅硬,就把它削一削,當成刀柄。有一天因為到山上砍荊三稜,刀柄卻化成水,所以才知道這種藥能治癥瘕腫瘤。由此可見中醫是一種實證科學,不是憑空想像的。
●治療婦科腫瘤的常用藥方
舉二個臨床上較常用的婦科腫瘤處方:
1. 少腹逐瘀湯
中醫的瘀血病證非常之多,任何疾病,凡是見到有面色瘀黯、舌有瘀斑、疼痛且痛有定處或刺痛者,都屬於瘀血病證。少腹逐瘀湯主要應用在下焦有寒而瘀血。
該方自清代問世以來,受到了臨床醫生和患者的肯定,經過近二百年的臨床應用,發現該方對婦科疾病的治療是多方面的,只要是因「寒」和「瘀」引起的各種病證,例如痛經或經來有血塊,或經血一月見三、五次,少腹痛、經色或紫或黑;或不孕症屬子宮虛寒者;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習慣性流產、白帶等,用之治療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2.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創,治療婦人小腹宿有癥塊,按之痛,腹攣急,脈澀以及血瘀經閉,或經行腹脹痛,或難產,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產後惡露不盡而有腹痛拒按者。
女性如何調養身體、預防婦科病?
預防婦科病,首先是在經期時不可過食生冷,及坐臥冷處。因為寒性凝滯,若在經期受寒,可造成血液寒凝,瘀滯不通,都能引起婦科疾病,經痛、下腹痛或腫瘤。
不宜等到痛時才服藥,這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應該在經前5~7天服藥為佳;或連續調養三個月,痛經或下腹痛,就不會再出現了。
● 四物湯
女性要調養身體,最好在月經過後,服用2~3帖四物湯,能使體力迅速補充。婦科腫瘤是可以喝四物湯的,但要看體質調整劑量,或由醫師診斷後再做加減。
● 薰臍法
用艾條薰肚臍,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上方施灸,或隔薑灸,覺得有溫熱感時拿開,再重複灸;或是在肚臍下三寸,關元穴的上方灸,可有效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平滑肌蠕動,使腸胃系統蠕動。子宮屬於平滑肌,所以也會收縮,促進子宮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
但是子宮不正常出血時,禁止用灸。
針灸配穴:關元、氣海、中極、三陰交、足三里、百會、子宮穴、大赫等穴位,虛寒體質者加上溫灸,效果更好。
● 飲食禁忌
我在臨床上看婦科腫瘤,或經痛的患者,大都屬於下焦寒證。
在中醫的觀點中,體質虛寒的患者,不可食涼性食物,如梨子、椰子、西瓜、哈蜜瓜、木瓜、橘子、葡萄柚、白蘿蔔、大白菜、豆腐、螃蟹等。另外綠茶、咖啡等飲料即使是熱的,也屬於寒性食物,體質虛寒患者應少吃或不吃。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