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來襲?中國消費物價恐破警戒線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13日訊】中共當局日前發布8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年漲2.8%,增幅與上月持平,達18個月高點。不過,除了豬肉價之外,一般民眾對其它食品及日常消費品價格普遍上漲深有感受。即便CPI數據自今年2月份的1.5%快速跳升至目前的2.8%,但仍被認為是嚴重低估。有多種跡象顯示,該指數已超過了3%的通貨膨脹紅線。

將CPI控制在「3」以內是中共調控目標的關鍵防線。如果在經濟下行壓力劇增的情況下,CPI突破此防線,對中共下一步價格的管理和各項經濟政策的制定,將極為不利。

抑制物價數據 中共統計局下調豬價權重



中國8月份CPI較去年同月上升2.8%,其中食品類較上年同月漲10%,鮮果大漲24%,畜肉類瘋漲31%,其中豬肉漲幅達46.7%。

不過,物價漲得再凶猛,中共慣於操縱數據,粉飾太平。近來由於豬肉價漲勢凶猛,就被下調了在CPI統計中的權重。根據中國統計局解讀稿計算,今年來CPI的豬肉權重由2.5%下調到2.35%、再調降到目前的2.15%。

按8月份豬肉價上漲46.7%換算,足足推升CPI超過1個百分點。

八成五省級行政區物價破紅線



今年8月29日,中共國家發改委自行發布一項不太引人注意的消息:自4月份起,「為減輕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生活影響」,已有29個省份和新疆地區先後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當時,累計發放金額約24億元。

這說明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有八成五的CPI上升超過了當月公布的2.8%、甚至超過3%。因為這項聯動機制是社會救助保障與物價上漲掛鉤的,啟動條件是:單月CPI同比漲幅達3.5%,或者單月CPI中的食品價格指數同比漲幅達6%。

日前上海好市多(Costco)和鄭州宜家家居(IKEA)新店開幕,短時間內被數萬民眾擠爆,其實不是中國零售行業活絡,這正說明消費者物價敏感度升高,都看緊荷包,都想搶購便宜貨所致。

通脹降臨 央行遑論振經濟



中國在經濟回落、失業率上升的威脅下,預期通脹的擔憂壟罩民眾心中,若碰上物價上漲,社會就會不穩定。

中共總理李克強剛於4日指示,及時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降凖)、降低銀行利率(降息),以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中共央行5日隨即宣布降凖0.5個百分點,投放9,000億人民幣流動性。

但是,若消費物價指數CPI漲幅超過3%警戒線,形成通貨膨脹,央行就得緊縮貨幣政策,甚至要貨幣回籠,以免過多流通貨幣推高了市場物價。這讓中共央行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難以動彈。

去年有人做過比較,中國人民幣廣義貨幣量(M2)約27.6萬億美元,僅略低於美元與歐元的M2總和。拿國內國民生產總額(GDP)相比,根據世界銀行資料,中國GDP有12.23萬億美元,還不及美國19.39萬億美元的三分之二。

在中國房市、股市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許多游資開始向坊間流竄,會嚴重威脅物價穩定。

消費不振 國務院罕見「微觀介入」



消費、投資、出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中共國務院辦公廳8月27日出台了20項措施,如取消汽車限購、發展夜市經濟、開放便利商店准入、擴大汽油成品市場准入、鼓勵綠色商品等等,顯然都不算是宏觀調控,而是「微觀介入」,有如城市級政府推動的施政項目。

由此看來,一方面不難想像當前中國民眾消費意願低迷的程度,迫使中央級國務院出招因應,另一方面也浮現了「計劃經濟」的影子。

豬價觸發的通脹擔憂恐怕一時難以消停。中共日前取消了生豬的禁養、限養命令,並新出台養豬業補貼獎勵辦法。但當局政策反覆不定,加上「國進民退」言論嚴重挫傷民企的信心,養豬戶對獎勵辦法多持觀望態度。

──轉自《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

(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