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武術名家亮絕技 展各門派傳統武術精髓

2019新唐人武術大賽系列報導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8月26日訊】25日下午,第六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的決賽在緊張激烈的氣氛中結束。在頒獎儀式開始前,大賽主辦方播放了多位武術名家受邀展演的一段錄像,多位國寶級以及台灣資深國術裁判長、教練,和歷屆武術大賽獲獎選手,演示了傳統武術各門派的精髓。

在這段長達近一個小時的名家展演錄像中,多位國寶級的武術名家親自獻技,其中包括81歲的舊社振興社國術館館長曾成郎、86歲的葉問外甥盧文錦、85歲的北少林六合門宗師傅松南,以及91歲的少林武學館館長趙福林等。

曾成郎希望傳統武術能夠承傳下去。他說:「這種古代的傳統,如果沒有繼續,到後來就會漸漸消失,學武之人要有武德,練武中要有對武的熱情,就像在修行一樣。要有熱情,要有鎮靜的個性,不可魯莽。」

世界盧文錦詠春拳協會盧文錦說:「大家都知道中國功夫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非物質文化的資產,我們是功夫的後代,我們有這個義務,要把中國的東西向全世界推廣。」

臺灣螳螂拳藝擊藝協會理事長施正忠說:「傳統武術是中華先聖先賢智慧的結晶。在各門各派祖師爺所發展出來的技法、風格、祕密。它有很大的文化傳承,可以說是展現武技展文明,新唐人為傳統的中國武術、華人武術做了很大的提倡。如果有一天傳統武術慢慢流失掉,各門各派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技法不同的風格,就沒有那麼博大精深。所以我們練武的人,一定要來參與、來共襄盛舉。」

育源堂武研社盧文瑞:猴鶴雙形

盧文瑞醫師是2009年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南方拳術組金獎得主。他是台灣知名之中醫師及武術家。他在表演中以猴鶴雙形拳,演繹出靈活多變之猴拳,與宗鶴拳之特有的強抖化勁。

猴鶴雙形源自於洪拳系的靈猿猴手拳,此拳分長肢和短打兩部分,靈猿技長結合吞吐、進退、彈抖、化勁,擅長鍛鍊氣勁,猴手技短結合三角走馬,搖身駿肢靈活而實戰。拳路中含吞吐浮沈與地基發力之基,猴技化鶴顯明易見,又名猴鶴。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盧文瑞老師表演「猴鶴雙形」。(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忠義武館王臣安:螳螂崩步

王臣安老師為國術界知名審判長,他師承多位北派名師,如梅花門黃銀龍老師,螳螂派高道生老師,自然門萬籟聲老師。

他表演的螳螂崩步拳,擁有剛柔相濟,長短相等,快而不浮,穩而不滯之術,其套路可單練亦可對練,所以崩步拳演練起來高低起伏,大開大合手法與腿法相輔相成,長拳特色特別明顯。崩步拳在練習時需先了解其精神內涵,起承段落之間才能分明,練起來自然是如虎添翼。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王臣安老師表演「螳螂崩步」。(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青島武館林昌湘:地功拳 白馬下山

林昌湘館長是2016年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男子器械組金獎得主,他所演示的地功拳古稱九滾十八跌,強調各種臥地進攻、側地反擊的技法,是獨具風格的聞名拳種。如同歌絕所言:「白馬揚蹄步步疾,下山奔馳顯神威,硬是就地金跤剪,前後左右四分摔,防不勝防下三路,克敵制勝險中求,地功門中精妙技,跌滾翻僕稱一絕」,充分展現出該拳險中求勝之特色。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林昌湘老師表演「地功拳 白馬下山」。(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北少林六合門傅松南:六合手杖

傅松南老師師承六合門傅嘉賓老師與中央國術館名家千手擒拿韓慶堂老師。他是民國44年(1955年)台灣首屆少年組比武擂台冠軍。

傅松南老師年屆85歲,身體硬朗,在武術界以俠義著稱,為人豪爽。上場時以六合門之手杖演練出六合門之刀、槍劍、棍、拐鉤鞭之多種技法。更以聲催勁讓現場觀眾為之佩服,博得滿堂彩。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傅松南老師表演「六合手杖」。(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懷先國術研習中心曾桂國:孫臏三十二手

懷先國術研習中心曾桂國老師,帶來的套路是孫臏三十二手。

孫臏拳為山東四大名捕拳之一。孫臏拳共計三百六十五手,有三套拳路。演練出擊時常以長袖藏手,又稱為長袖拳。蹲走跛行是最突出的特點。出拳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夠求直。看似偏離,其實招招命中。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曾桂國老師表演「孫臏三十二手」。(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雲海武壇陳明德:六合螳螂

六合螳螂為山東螳螂拳系著名流派,又稱軟螳螂,由清中葉魏三所傳。講求內三合外三合,手眼身腰步意六合歸一 ,拳術風格柔裡調剛,以纏絲走化最為人知,套路技擊重視閃轉騰挪,步伐靈活快速,行手之法,見手出手,隨機應變乘勢襲人,沾、黏、連、 隨,饒富變化。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陳明德老師表演「六合螳螂」。(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少林武術協會趙福林:哨子棍

哨子棍又稱大掃棍,也稱大盤龍棍,屬於奇門兵器之一。相傳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創,其一長一短,用以軍事戰爭中,擊打敵人之馬蹄而聞名。趙福林老師的哨子棍技法相當豐富,除了左右舞花,還有雪花蓋頂,胸背舞花,玉帶纏腰等多種技法。趙福林老師一生致力於推廣傳統武術,2016年還親自飛往紐約,參加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榮獲當年的特別貢獻獎。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趙福林老師表演「哨子棍」。(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中華國術協會臺北市分會陳冠呈:少林槍

陳冠呈老師是2016年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男子器械組銅獎得主。他演練的是當年獲獎的拿手套路少林槍。此少林槍套路,是已故青島國術館孫紹棠大師親傳。是北派著名槍法之一。其槍法以攔、拿、扎為基礎要領,再以中平槍為主的招式變化,充分展現出「去如箭,來如線,指人頭,扎人面」,高低遠近都看見的特點,讓對手防不勝防,難以招架。由此可見,兵器之王的美名果真當之無愧。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陳冠呈老師表演「少林槍」。(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羅漢堂洪青海:丈二

丈二屬南方拳系特有的長器械,又稱丈二捶。其長度有一丈二尺而得名。因丈二屬長器械重兵器之一。其腰馬與手勁都要具備上乘功力,才能將勁法傳達到棍之末梢。其主技法有:出、歸、起、落、吞、吐、浮等。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洪清海老師表演「丈二」。(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舊社振興社國術館曾成郎:南少林震鶴、三蝶

曾成郎老師現年82歲,是新唐人第三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南方拳術組銀獎得主。

振興社創立始祖為西螺七崁阿善師,舊社振興社由民初蕭結老師父所創。除了承傳阿善師之蝶仔拳(金鷹拳)與阿善師門下秋風師所創的蝶仔之外,更承傳蕭結老師父的南少林太祖拳派。練此拳法,眼精,手快,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隨時掌握周遭的一切變化,曾成郎老師帶來的西螺七崁阿善師的少林震鶴,拳法以軟枝彈抖,步法沉穩,靈活多變。舉手投足間富有內勁,充分展現出台灣早期暗館拳派之祕傳拳術。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曾成郎老師表演「南少林震鶴、三蝶」。(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臺灣螳螂拳藝擊藝協會施正忠:十八羅漢功以及祕門螳螂

施正忠老師所演練的此套十八羅漢功是在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一位廣東軍官徐成章老師所傳。他精通南北派拳法及內外家拳術,他將此功法傳給當年在軍隊服役的軍人吳木村,也就是現在中觀太極拳協會的理事長,吳木村再傳給好友施正忠,施正忠再到香港,找七星螳螂門人研究切磋,使功法更達盡善盡美,羅漢功的鍛鍊屬於內外兼修,陰陽合體的功法,有強筋壯骨的功效。可以形塑健壯的體格,更重要的是以內功來鍛鍊體內的氣,進而培養身心靈的合一。所謂練拳可以通氣練氣可以通脈,達到氣通治百病之功效。此套羅漢功整套演練約十五分鐘,動作內容豐富,靈活多變,招式古樸優雅,技藝雙修。

祕門螳螂手法特色為短打低架,剛猛短勁,腰身發勁特點有起落勁。身法特點沉肩 墜肘 沉襠 豎項,步法以不丁不八步為主,行進間以前提後拖步為主,並配合出手必連步,遵循只練藝不練形的原則,不過分追求模仿螳螂形象逼真,動作幅度小,花式肢體動作少,練起來快速俐落,發勁以寸勁為主,手法短恍多變,一氣呵成,連貫緊湊,使人防不勝防。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施正忠老師表演「十八羅漢功 袐門螳螂」。(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世界盧文錦詠春拳協會盧文錦:詠春拳之尋橋

盧文錦老師現年86歲,是著名國際功夫影星李小龍的三師兄,也是一代宗師葉問先生的外甥。七十年代正式在台開館授徒投入詠春拳推廣。至今弟子遍及五大州。盧文錦老師為大家演示的是詠春拳派的第二套拳法尋橋,南方拳系過手講究有橋搭橋沒橋尋橋,充分體現出詠春拳派貼身短打近身臨敵的特長。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盧文錦老師表演「詠春拳 尋橋」。(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caption

錦園八卦掌研究協會楊景明、林晃田:地支八卦掌 本手對練

地支八卦,又稱為,是程派高式柔身八卦掌最具特點的拳法。地支八卦共分為八段,每段有八個單操式,單操式加上卸法與走法,即為雙人對練的手法,掌式名稱分別為:開、捧、扽、探、捩、挑、蓋、纏,演練的過程中講究避正打斜,以正驅斜,繞圓打點,隨機應變,避實就虛,脫身化形,堵截進擊,借勁使力,極具特色。

[caption id="attachment_102651663"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林晃田、 楊景明兩位老師表演「地支八卦拳 本手對練」。(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中華北少林長拳武術推展協會李若文、賴志垣:三才劍

三才劍是由有著「武當劍仙」之稱的李景林先生所傳,更為中央國術館的珍藏套路,分為上下兩路,所謂三才是指天、地、人,練習時可以單練,也可上下兩路對練,三才對劍,上下兩路互為攻守,為北派之經典對練劍術。其中對劍之法更為此劍術之中的精華。兩位老師身體輕盈且身法瀟灑,充分體現出傳統劍術之人劍合一的境界。

在新唐人電視台2019年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特邀展演的錄像中,武術名家李若文、 賴志垣兩位老師表演「三才對劍」。(新唐人電視台視頻截圖)

新武門功夫學苑林志傑:金鷹 三叉

新武門功夫學苑林志傑老師表演金鷹三叉。(許基東/大紀元)

林志傑於2008年參與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獲得當年的男子器械組銀獎,今天所帶來的三叉是屬於奇門器械之一。此套三叉為金鷹拳派的著名器械。亦可稱之為三頭叉。主要的技法是刺、挑、扒、蓋、轉等,為攻擊性極強的古兵器。動作特點為短發蓄勁,擊聲助威,剛柔並濟,為南方拳派代表性器械之一。

南少林陳增通:拳母(摃轎)

南少林陳增通老師表演拳母(摃轎)。(許基東/大紀元)

拳母,為南少林拳系之拳母。套路運作上以進退左右變化組成。充分體現出少林拳打一線之風格。動作樸實無華,較無跳躍式等技法,充分體現出傳統南少林拳派的特色。講究實用不花俏。

南少林廖合坤:斬馬刀

南少林廖合坤老師表演斬馬刀。(許基東/大紀元)

斬馬刀最早源於漢代,古稱斬馬劍,又稱斷馬劍。宋代主要用於步兵作戰。用來騷肌敵人之腰身或馬腿,因而得名斬馬刀,斬馬刀長七尺,刀刃的長度在三尺左右,刀柄的長度則在四尺左右,是步兵的主要兵器。但騎兵在水上作戰的時候,也經常以斬馬刀作為主要兵器。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就曾經用斬馬刀打敗了金兀朮。

皖蒙北少林莊國治:關公大刀

皖蒙北少林莊國治老師表演關公大刀。(許基東/大紀元)

莊國治是第五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男子器械組銀獎得主。

關公大刀為三國名將關雲長之拿手器械。關公於燈下閱春秋,養其浩然正氣,故關公大刀又得名春秋大刀。大刀要舞得好,不僅要有充足飽滿的內勁及臂力之外,更要有其忠義精神、正義之氣,才能將翻轉自如、剛猛有勁之精髓演練而出。

齊燕武學方建凱:形意拳五行連環拳

齊燕武學方建凱老師表演形意五行連環拳。(許基東/大紀元)

五行者以金木水火土,對應之劈、崩、鑽、炮、橫等五行拳,連環拳是五行合一之式也。五行分演而為五行拳,拳經有雲,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萬物育矣,起鑽落翻陰陽動靜一氣之流行也。

臺灣螳螂拳藝擊藝協會施正忠、郭芳芳:梅花螳螂手錯綜對練

臺灣螳螂拳藝擊藝協會施正忠老師和郭芳芳老師表演梅花螳螂手錯綜對練。(許基東/大紀元)

梅花螳螂手錯綜對練,為螳螂拳派實用技擊訓練套路之一。所謂體用合,打練結合,古人雲,平時不對練,用時無方法,都可說明對練的重要。

團練演出

團練演出包括:由陳冠呈老師指導的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小國術隊,表演套路為螳螂手、 雙環;由金立言教官指導的 大內八極武學發展協會:八極拳團練;由錦園八卦掌研究協會吳國正老師指導的形意五行連環拳團練;翔安武館由鄭安寶老師和高玉盛教練指導的三戰拳團練等。

翔安武館表演項目:三戰拳團練。(許基東/大紀元)

青島武館帶來的一系列對練:西北軍大刀隊、小砍刀、斬馬刀進槍、大刀進槍、三才對劍、盤龍棍進槍、空手奪匕首、擒拿對打、關張不義。

台灣青島武館表演項目:大刀進槍(關張不義)。(許基東/大紀元)


台灣青島武館表演項目:擒拿對打。(許基東/大紀元)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