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這幾年,有不少的機會接觸從中國到美加求學或移民或就業的家庭。其中有一個現象常讓人怵目驚心,那些孩子們喊喚長輩如使佣人,而長輩們不但不以為誤,甚至有不少皆是唯命是從的情況。這些孩子也很有很高的比例成為老師眼中不馴管教的學生,遇到缺乏理解與包容的老師,則往往造成更為緊張對立的情況,老師頭疼、孩子抵抗,家長也難心安。
不管這些孩子的家境如何豐厚,他們總有一天得要面對職場,可有的孩子認為反正自家產業等著他接手,到時找個執行經理去管理,自己總能坐享其成。殊不知自古已有明言:「良禽擇木而棲!」哪個有良知品德的執行人才願意為著一個坐享其成的少主服務呢?這個現象讓我想起了朋友告訴我的一個真實經歷。這個朋友擁有成功的大事業,他曾回顧白手起家時的許多過往,其中一個故事很值得與讀者分享。他在創業的早期,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所以沒有豐厚的薪資給員工。有位十分優秀的員工向他提出辭職,因為這份薪水無法給年邁的父親優渥的物質照顧,而同業則以更好的薪水向其招手。老闆並未做任何挽留或道德勸說,他深感不安的到這位員工的家裡去表達慰問之意,也向其老父致上歉意:「老伯,很抱歉,我的才德不足,沒有辦法給貴公子豐厚的薪水,苦了您了!」
老闆萬萬沒想到,隔日該名員工竟然不辭職了,老父感動於老闆的人品,也了解孩子的孝心,他於願足矣,並奉勸兒子留下來幫助這位真誠的老闆。當然,公司的日漸蓬勃為彼此帶來了精神與物質的豐富成果。這位員工的辭職與留下都是為了孝順父親,這讓我想起了《忠經 保孝行章第十》:「夫惟孝者、必貴於忠。忠苟不行、所率猶非其道。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其親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則福祿至矣。故得盡愛敬之心、以養其親、施及於人。此之謂保孝行也。」《後漢書二 卷二十二》也記載了孔子說的:「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真乃至理名言。
表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或許有人認為那是現代人不可能做到的標準,也缺乏相對實踐的環境。但是,筆者還是希望提醒家長們在孩子小的時候能讓他們了解這些典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收藏著這些優良的文化資產。若是孩子已屆青少年,那麼多以身教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和樂,他們也就自然的理解跟隨了。
近日造訪了一位長年生活在美國的華裔,他的兒女成就頗高,卻沒有落入忙碌的商業活動而與家人分離,他們以家人相處為生活的重心,因為孩子們從小就跟著父母學習如何為爺爺奶奶打造一座四季可觀的花園,這種為長輩深耕的過程孕育出下一代對土地與親情有著穩定與微妙的關係,他們的孩子也用心用行動展開對現今許多道德敗壞現象的呼籲,讓許多大企業登門求才,這種從孝順的家庭發展出來對人類道德關懷的忠,在現今社會實屬難得。@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