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8月25日訊】清朝乾隆時代玉的巧雕走上流行舞台,成了時尚的寵兒。「巧雕」是清代玉雕的流行風尚,目前最為人熟知的巧雕代表作就是「翠玉白菜」。
巧雕的極品「翠玉白菜」
在大清一朝的珍藏中就有6顆白菜玉雕,本文所介紹的這一顆白菜是其中最亮眼的,用句俗話說就是「顏值」最高,不管是顏色或形狀都是其中最維妙維肖的巧雕。「翠玉白菜」現在是台北故宮「三寶」之一,總是吸引最長的人龍。
「翠玉白菜」這樣的巧雕,展現了玉人工匠的慧心巧技。一般所說的「巧雕」要符合三個條件:材質出自天然,加以人工巧妙的創作,展現契合之妙。在巧雕上很重視中華傳統美學的理念--人與自然間的和諧、契合,用句常見的話兒來說,就是「天人合一」。「翠玉白菜」就是展現天人契合之妙的極品巧雕,美麗精巧,肖似實物,令人驚歎,歷經滄桑歲月依然閃閃發光。
玉人工匠如何造就「翠玉白菜」令人驚歎的藝術效果呢?那就是出人意表的「量材就質」的設計思路。這塊輝玉材料具有翠綠和雪白融而為一的特色,用來作出手鐲玉環等常見的裝飾品,翡翠閃閃生輝的質地應該會很出色,然而,不能凸顯玉料的翠綠和雪白漸漸融為一體的巧妙天成,怎樣把這個不凡的「巧合」特色發揮到極致呢?
玉人觀察、摸索著玉料,心中解讀著玉的特色、紋樣和缺陷。觀察著、摸索著,玉人靈光一閃,產生了一個奇妙的點子--翠玉白菜!玉人巧妙掌握玉材的顏色、紋路以及裂隙、斑塊,精心細緻巧妙地碾琢,作出了立體彎曲有致的綠葉、白皙硬挺的葉柄,酷似新鮮的白菜。
原來白玉上的瑕疵化作了菜梗的紋路,就像是自然的傷痕,沁色比較不一致的白,落在背面的菜柄上,表現失水小乾枯的狀態,反倒增添了真實感。不同層次的綠,妙現菜葉表、裡透光的效果,有些很細微的裂紋也藏進濃綠的菜葉裡;翠綠菜葉中還藏著的那兩隻小蟲--螽斯和蝗蟲,牽引著人們的眼光去搜尋、去發現、去比較,使得這件藝術作品在美麗之下蘊藏了「趣味」!
白菜和古畫 巧藝相攜
以翠玉雕刻白菜風行於清朝中晚期,玉人工匠從何處觸發這樣的靈感呢?從宋到明初的職業草蟲畫中,常常能見到以白菜與草蟲為題材的畫作,且一直都是民間歡迎的吉祥題材。清宮珍藏的宋代畫師許迪的古典寫生畫《野蔬草蟲》圖,就是以白菜和昆蟲入畫的名作。玉人工匠們從豐富的傳統文化中得到靈感的啟發,自然不是意外的事了。
從白菜說一位跨時代的「平民貴妃」
翠玉白菜的綠葉中藏著的那兩隻小蟲--蝗蟲和螽斯,也是很有「來頭」,古代《詩序》就說:「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蝗蟲和螽斯親緣很近,都很「盛產」,寓意「多子多孫」,讓人聯想到婚姻。翠玉白菜入故宮之前,原來放置在紫禁城的永和宮,那麼白菜是否是哪位皇妃的嫁妝?
永和宮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寢宮,有人說翠玉白菜應是瑾妃的嫁妝,象徵潔白無瑕、翠綠長青,寓意多子多孫。瑾妃是滿洲鑲紅旗人,他他喇氏,禮部侍郎長敘的女兒,珍妃是她的妹妹。瑾妃和珍妃兩人差兩歲,個性不同,瑾妃溫和謹言,珍妃活潑靈巧;外表上,珍妃靈光透秀,瑾妃則是敦敦厚厚的。這兩位後宮末代姊妹花各有別樣的人生。
西元1887年,宮中第一次為光緒大婚選秀。瑾妃那年十三歲,以「記名秀女」身分參加了選秀。次年在選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被指定為嬪。光緒十五年正月,十五歲的瑾嬪和妹妹珍嬪一同入宮。
光緒皇帝的後宮中后妃不多,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選定的人,珍妃在光緒的眼中像是一顆珍珠,而瑾妃就像是一塊「璞」,外表醜醜的石頭,吸引不到他的目光。這瑾璞的內部是溫潤光輝的玉嗎?光緒並沒有進一步去了解。依據《清實錄光緒朝實錄》記載,瑾嬪(後晉升瑾妃)「秉性溫柔,持躬淑慎,禮嫻內則,早著範於蘭閨(*指女子未出嫁時的居室)。」
妹妹珍妃得到光緒帝的珍愛,受到冷落的瑾妃並沒有妒忌。珍妃對奇奇巧巧的新時尚玩意兒很喜愛,花費大錢汲汲追求滿足,用度不足往往就請求光緒帝助一把,讓慈禧太后非常不滿意,因而在光緒二十年被降為貴人,「乃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1]。這廂姊姊瑾妃也受到牽連,同降為貴人。次年,又得恢復封號。瑾妃在金錢用度上和妹妹珍妃剛好相反,賢淑恭謹的她常用自己的俸祿給皇太后、太后進奉珍貴好禮,留給自己花用的則很少。
在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時,珍妃在宮中「沉於井」,瑾妃則列於慈禧太后攜出宮避難的宮眷隊伍中,逃過一劫。溥儀登基時,瑾妃受封為兼祧皇考瑾貴妃,溥儀遜位後,徽號(尊號)為端康皇貴太妃。其實,這時候的大清皇親貴族們,已經都成了平民了。民國政府讓瑾妃繼續居住在永和宮,直到民國十三年病逝(諡號溫靖皇貴妃)。
瑾妃的中晚年跨入新時代,開闊了視野。她在永和宮過著很有品味的生活,除了美食就是美藝,她愛以丹青書法自娛,宮中擺設著瓶盤精品和盆景。那些年,翠玉白菜都在永和宮中陪伴著這一位從貴妃走向平民的「平民貴妃」。
延伸閱讀--時代背景:
美玉很珍貴,古董玉器常見將古玉再製再使用的例子,顯現玉的稀少。清代開朝文治武功隆盛,到了十八世紀中期,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新疆的回部和緬甸都納入大清的版圖,也促使了玉雕走上更多姿多彩的發展。
此話怎說?新疆擁有豐富的傳統玉材--閃玉,緬甸北方密支那則產「輝玉」,即俗稱的翡翠。清朝有了穩定充足的玉料來源,加上皇室,尤其是乾隆皇帝喜愛玉器,主導玉器製作,促成玉雕花葉繁茂,玉雕的發展也攀上了歷史的高峰。
註[1]見《清實錄光緒朝實錄》
──轉自《看中國》
責任編輯:景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