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難逃的命 他如何化險為夷

神人神事 文/宗家秀

Facebook

這是世間最公平的債務償還方式,可惜很多人意識不到,一旦發現這個祕密,人生將會規避很多風險。天下吉凶禍福,各有來因,而無絲毫差錯,只是當局者迷中難以知曉。

自己開藥「治死」自己的名醫

張醫師是清朝時期嘉定的名醫。一次,他誤開了藥用石膏,導致一名病人服用後死亡。知道後,他也後悔,但沒有告訴任何人,連妻子都沒說,病人的家屬亦不知情。

一年後,張醫師患了奇怪的病,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治,就請來徐某為自己診治,徐某開了一貼處方之後就走了。

按方配藥後,準備熬藥的時候,張醫師突然就看了一下藥方,提筆就加了「石膏一兩」,在場的一個學生勸他,「別加石膏!」他就跟沒聽見一樣。

清晨服藥後,張醫師又拿起處方看,大驚,問:「這一兩石膏,是誰加的?」學生說:「師爺您親筆提上的,您不記得啦?」張醫師心裡豁然明白了,說:「快給我準備後事吧。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接著,張醫師就寫了一首詩:「石膏石膏,兩命一刀,庸醫殺人,因果難逃。」過了中午,張醫師就死了。

馬秀才「破解」人命案

這是清朝發生在常州的一樁命案。年少的馬士麟跟父親在北樓讀書,北樓屋窗外,正好對著王老叟家的陽台,王老叟是賣菊花的。

一天早晨,天色微明,馬秀才透過窗戶看見,王叟攀上陽台澆菊花,一個人擔著兩桶糞,要登陽台,幫著澆花。王叟不高興了,不讓那人上來,那人有點犟,偏要上來,兩人在陽台的斜坡處堵上了。

那天,天剛好有雨,台面滑,斜坡又陡又窄,王叟在上坡處用手順勢推那擔糞者,擔糞者一失足,跌下坡去,倒在了地上,兩隻桶壓在胸前,兩腿就蹬直了。王叟大驚,想扶他起來,發現他已經沒氣了。

王叟默不做聲,趕緊拖著挑糞人的腳,把他從後門拖出去,丟在河岸邊,又返回去,把兩隻桶也放在河岸邊。然後回家,緊閉了門窗。

當時馬士麟雖小,也知人命關天,沒敢說出來,把這事藏心裡了。

河岸的屍體被人發現後報了官,武進知縣辦案,差吏來驗屍,沒發現傷口。調查鄰居,鄰居皆稱不知情,於是就以失足致死結案了。後來屍體被親屬領走了。

九年後,一晃馬士麟二十一歲,中了秀才,入了生員,在北樓教經授徒。督學使者劉吳龍將要對來教書的生員們進行歲考前,馬秀才清早起來溫習儒經。開窗時,忽然看見遠處有一個人,挑著兩桶糞緩緩走過來。

仔細一看,原來是九年前那個死去的擔糞人!馬秀才大驚,以為他來找王叟尋仇。奇怪的是,那人走過王叟家的門,沒進去,卻進了離王叟家十來步遠的李戶人家,李戶是大戶富足人家。馬秀才越發好奇,就出去尾隨過去。

到了李戶家門口,忽然出來一僕人,稱李戶家娘子突然要分娩,府上急著去找接生婆。馬秀才問他:「看見一個挑糞的人進你家了嗎?」那人很不高興,說沒有。這時裡面傳出,「娘子生了!一個男嬰。」

馬秀才心裡不解:這是擔糞的死者托生來了,怎麼不托生在王叟家尋仇,卻生在了李富人家,這是為什麼呢?自此,便留心觀察。

又過了七年,李氏兒長大了,小孩不好讀書,就喜養禽畜鳥。那時王叟八十多歲,身體硬朗,越老了越愛養菊花。

一日,馬秀才又早起,靠在窗戶上,他看到王叟登上陽台澆菊花,十幾隻鴿子飛聚在王叟家的陽台欄杆上,正是那小孩放飛的。小孩怕鴿子飛遠了,就大聲喊叫鴿子,鴿子沒反應。小孩兒急了,找了個石子就投擲過去。

石子一下子砸中了王叟,王叟一驚,失足滑落到陽台坡下,良久不起,兩隻腿繃直了。

小孩嚇壞了,默不出聲,關上了自家門窗。日頭高時,王叟家人發現王叟失足而死,哭喪著把他葬了。

後來馬秀才說了自己親身經歷的這個離奇故事,被劉繩庵相公記載下來,並說:「天下吉凶禍福,各有來因,而無絲毫差錯。然當局皆在不知中。幸有旁觀者馬氏破迷。」

在劫難逃的命 他如何化險為夷

明末有位徽州商人叫程伯鱗,舉家一直居住在揚州。他是虔誠的佛教徒,經常敬拜觀音大士。乙酉年(1645年)的夏天,清軍破了揚州城,然後發生了揚州十日屠殺。

當時程伯鱗就向觀音大士求救,晚上就做了一個夢。夢裡觀音告訴他說:「你們一家十七口人,其中十六人,都不在劫數之中,只有你在數難逃。」

醒來後,夢裡的情景還清晰得很。於是程伯鱗又虔誠地祈請觀音保佑,結果晚上又做一夢。觀音告訴他:「你前生殺了一個叫王麻子的人,砍過他二十六刀,現在你必須要償還,無法逃脫。」

觀音大士接著開示他:「你要吩咐家中十六口人,通通待在東廂房,你自己獨自一人,在正屋等候,不要連累家人。」程伯鱗聽後,連連答應,將觀音大士的告誡牢記心頭。

五天之後,有個北下的清兵,騎著馬停駐在院外敲門。程伯鱗問他:「你是王麻子嗎?如果是,就進來砍我二十六刀吧。如果不是,你就繼續趕路,我們之間沒有仇怨。」

門外的兵說:「我就是王麻子。」於是程氏打開大門,讓他進來了。那人下馬之後,很驚訝地問程伯鱗:「你怎知我的名字?」

程伯鱗把觀音託夢的事說了,聽完之後,王麻子對程伯鱗說,那你就蒙上眼睛吧。程伯鱗坦然地用塊布蒙了眼睛,轉身跪地,背對著士兵。王麻子迅速舉刀,往他的後背砍了二十六下。

但王麻子用的不是刀刃,而是刀背!砍完後,王麻子說:「如果我今天真的再砍你二十六刀,來世你又會找我尋仇啊!冤怨相報何時了。今天我拍你二十六下,就算你還我債了,就此咱們兩不相欠。」

二人宿怨盡解,士兵護送程伯鱗全家去了金陵。

原來世間宿命,皆有因由,也果報不虛。@*#

參考資料:

袁枚《子不語》

蕅益大師《見聞錄》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