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出爐的2019年高考作文題,千萬考生所呈現出的眾生相,要麼是瞠目結舌,要麼是糾結哀嘆。總而言之一個字:難;兩個字:太難。對此,有網友精準的剖析道,「今年中國高考作文根本是政治論文,真的是讀書不一定會寫,寫了不一定寫對,還怕寫的太真實被請去喝茶」。
「讀書不一定會寫」折射出的,是中國大陸中小學教育的失敗。莘莘學子們寒窗苦讀十幾年,死記硬背的也不少,但一看到這些類似「公務員考試題」的作文題,依然會立即傻眼。有網友「一語道破天機」,提醒孩子們「還得學好新聞聯播」、「要背《人民日報》」。
對於新聞聯播,有大陸民眾多年前就曾分析過其「萬變不離其宗」的特點,即「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還有「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紮實的;效率沒有不顯著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
也就是說,只要按照這樣的套路來答題,「不讀書也會寫」。然而,用套路來編造的內容,決不是什麼經得起推敲的知識和道理,而只能是赤裸裸的謊言。由此也不難看出,中共體制下的大學都在挑選怎樣的「精英」。不撒謊或不願撒謊的學生,連「鯉魚躍龍門」的機會都沒有。
實際上,「讀書不一定會寫」並不代表中小學沒有對娃娃進行過洗腦或所謂的「愛國教育」。但由於這種教育本身就違背人性,脫離現實;並且娃娃們也不像中共的黨徒們那樣,接受過系統的「人性要服從黨性」的極端訓練;在高壓教育下,學生們未必真的已對「黨的宣傳」心領神會。機械的被灌輸這些假、大、空的宣傳,是凡正常人,都會產生本能的抗拒和排斥。
有高中生在網上倒苦水時說道,「我這一天天活得真的是很分裂了,一邊在推上憂心忡忡,一邊在作文裡繼續中國夢」;「高考是我不得不過的一個坎,良心我不得不昧。但是我是真的噁心,每次都噁心」。不巧的是,這樣的「分裂」也是大陸某知名媒體的記者所感同身受的。
該媒體的一位記者在採訪某中共黨媒的主編時稱,「生活在這樣一個謊言體制裡,我自己都有感覺,就是你的人格是分裂的」。而那位主編的回答則更奇妙,他甚至不認為「分裂」是不正常的——「你必須說一些你不贊成的話,你又完全知道它是謊言,可是你還要說,這就形成了分裂」;「你必須處理說謊問題,把它合理化,找到那麼一種內心的、精神上的策略。這是容易分裂的」。
儘管中共治下,學生也「在體制內」,但相比充當著喉舌的媒體人,高考生撒謊的本事未必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處理說謊問題的策略」也未必嫻熟。試想,孩子們又怎會比那些政治奴僕們更了解主子的心思?於是,網上才會出現高考作文裡的謊言「寫了不一定寫對」的合理推斷。
遺憾的是,假如連高中生都開始已經擔心,「怕寫的太真實被請去喝茶」,就足以見得中共對實施謊言教育以及對講真話者進行打壓的力度有多大。
早在多年前,大陸有媒體曾舉出了這樣幾個含蓄的例子:尷尬者如奧運冠軍周洋,因為得獎後沒有先感謝國家而是先感謝父母而遭批評,後來不得不改口;無辜者如西安農民田茂林,在領導視察時說了句「心裡話」,就被鄉鎮幹部以「影響領導的情緒」為由,打成了腦震盪;天真者如哈爾濱小學生才童童,發現有女老師趁監考老師不注意之時給其他學生扔小紙條,事後對監考老師說出所見一切,就被作弊的老師打了兩大耳光,外加拳打腳踢。
對此,該陸媒含蓄的總結道,「在中國,說真話有時要付出代價」。就連這句建立在真實案例之上的總結也未必完全真實。說真話要付出代價,到底是「有時」,還是「總是」,從高考生「怕寫的太真實」就足以窺見。惟一不同的是,以前實話實話,至多就是得零分;而現在,被抓捕、被刑囚、被失蹤,已成了不難想像的後果;讓「2020屆高考生瑟瑟發抖」也不足為奇了。
中國高考生對高考作文有此反應,不禁讓人悲極生樂。「樂」的理由不在他們,而在出題的中共。讓孩子們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共就能感到「穩定」和安全?難道中共的自信就來源於瞎話?中共用這樣的作文題來為難孩子,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全世界都知道,一個強大的政府決不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有勇氣面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如今,中共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邪惡作為,還強迫孩子公開撒謊,替它隱瞞惡行。這顯然不再是強大不強大、自信不自信的問題了,而是在無恥地張目自己流氓的特質。中共企圖用孩子們的前途來卡住他們的咽喉,強迫其精神分裂、拋棄本真的人性,這不是流氓又是什麼呢?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