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風雲》第九集 三家分晉(1)

三家分晉 智伯瑤水淹晉陽城

Facebook

(旁白)吳越爭霸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爭,它以越國滅掉吳國而結束。越王勾踐在西元前494年戰敗,到吳國為夫差養馬三年,受盡屈辱;回國後臥薪嘗膽十五年;又經過三年戰爭,於西元前473年滅亡了吳國。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期間,西元前479年,孔子走完了他偉大的一生,病逝於魯國。

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深深影響了後續2,500年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而他的重要著作就是他在周遊列國後回到魯國所寫的《春秋》。《春秋》這本書以魯國的國史為基礎,以孔子的立場對這些史事進行善惡褒貶,以給後世訂立道德和治國的規範。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盛讚《春秋》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也正因為孔子的《春秋》記載了從魯隱西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因此後世的人把東周列國時期的前半部分,即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稱為春秋時期。之後,中國就進入了戰國時代。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步入戰國時代。戰國是以「三家分晉」作為標誌的。司馬光也把這件事作為《資治通鑑》所記載的第一件事。在宋代的儒生看來,「禮」和名分是非常重要的。三家分晉,不僅僅是晉國的三家大夫得到了晉國的國政、瓜分了晉國的國土、趕走了晉國的國君,而且他們還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且是得到了周天子承認的。也就是說,周天子等於變相鼓勵大夫在造反,這就是名分錯亂的開始。

司馬光為什麼這麼看重「禮」?他有一個說法,一個國君很難保證他的實力、智力、謀略、經世濟民的才華等方面都是在一國中最突出的。總會有大臣比國君厲害。既然大臣比國君厲害,為什麼大臣不能夠做國君,而由你來做國君呢?這就是因為國君和大臣之間是有一個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名分。

即使某一個國君能夠保證他自己是全國最聰明的人,他也沒有辦法保證他的兒子、孫子乃至世世代代,都是一國中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家只是憑能力和實力說話,那麼國君就會面對巨大的危險。大夫的實力強了,國君就會被取代甚至被殺掉。所以為了避免大臣和國君之間互相的殺戮,就必須有一個東西來約束他,這個東西就是「禮」。

如果國君能守國君之禮,那麼他就是一個好國君;大臣能守大臣之禮,大臣就不會殺掉國君。這樣一個國家的政權才能夠平穩地一代一代傳下去。而三家分晉就是一個名分錯亂時,有了這樣一件事為先例,從此之後,人們就可以不談道德,而只談實力,於是就進入了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戰國時代。

那麼「三家分晉」是怎麼回事呢?晉國原來有六家大夫,後來范氏大夫和中行氏大夫的家族都被滅掉了。此時還剩下四家實力強大的大夫,就是智家、韓家、趙家和魏家。

智家是四個家族中實力最強的,大夫叫智伯瑤。智伯瑤這個人有五個特點,一個是長得非常好,叫「美鬚長大過人」;第二個是他的射箭和駕車的技術非常好,叫做「善射御過人」;他的技藝非常多,叫做「多技藝過人」;他強毅果敢,做事情非常有決斷性;同時,他的口才非常好。

但是智伯瑤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又貪婪又不仁。當時他在覬覦大夫爵位時,曾經有人勸過他的父親,說這個人有「五長淩人」,有這麼多的長處,但是他又不仁。你用這麼多的長處去實現那些不仁的目的,最後一定會給智家帶來禍患。結果他的父親不聽,把智伯瑤立為世子,最後智伯瑤就成為智家的大夫。

韓家、趙家和魏家的實力就比智家差一些。西元前455年,智伯瑤為了削弱另外三家的實力,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說,現在越國很強大,對我們晉國是一個威脅。於是要求另外三家大夫,每家拿出一百里的土地充公。這樣公家多了土地、多了人口,就可以多了稅收,就可以有錢去訓練更多的士兵,晉國就會更安全。他是以這樣的一個藉口要求另外三家割讓土地。當時韓家和魏家懼怕智伯瑤的聲勢就從命了,割讓了一百里的土地給智伯瑤。

當智伯瑤向趙家要皋狼這塊土地(今山西省離石縣)時,趙家的大夫趙襄子就不肯給。趙襄子說,我們趙家的土地每一寸都是百戰所得,那個土地上流過我們先人的血,我是一寸都不會交給你的。如果韓家和魏家願意給,那是他們的事,我是絕對不給的。

智伯瑤當時大怒,於是就約會了韓家和魏家一塊去進攻趙家,而且他說,如果把趙家滅掉,趙家的土地分成三份。另外這三家大夫,每一家都會拿到一份土地。韓家和魏家一方面懼怕於智伯瑤的聲勢,另一方面又貪於得到趙家的土地,於是三家聯軍去進攻趙家。

趙襄子的父親臨死之前,曾經告訴他說,如果我們趙家遇到甚麼變故,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晉陽。晉陽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當時晉國的國都在曲沃,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曲沃縣,中間間隔將近三百公里,很遠的路。當時趙襄子一看,三家聯軍來進攻了,趙襄子就準備跑。

他就問手下大臣說,我們跑到甚麼地方比較合適?大臣給他推薦的第一個地方叫長子,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長子縣,因為那個地方的城牆剛剛修好,又高又厚。

趙襄子說不能去,修城牆已經讓老百姓很辛苦了,他們已經很疲憊了,你再讓他們替你打仗,這是不公平的,所以不能去長子。

又有人說,我們應該去邯鄲。邯鄲府庫非常充實。

趙襄子說,正因為府庫裡有很多的錢,所以我們不能去,因為那些錢都是從老百姓那裡搜括來的。還是聽我父親的話,去晉陽。於是他們就從曲沃,奔行三百公里到了晉陽。

晉陽城非常非常堅固。當年營建這座城的人,一個叫尹鐸、一個叫董安於。他們在動工營建城池前,曾經問過趙襄子的父親說:你想讓我們去給你經營一條後路、一個根據地,還是想讓我們多搜括一些錢財,讓你更富裕?

當時趙襄子的父親說,一定要經營一個根據地。所以這兩個人對晉陽的百姓就非常非常好,稅收非常非常輕,老百姓對他們家也非常非常忠心。於是趙襄子就跑到了晉陽。

他在這個地方守城,三家聯軍進攻,打了兩年都沒有打下來。從西元前455年,一直打到西元前453年,頓兵堅城之下。智伯瑤他自己也覺得有點兒不耐煩了。

智伯瑤有一天在附近巡視地理,突然看見附近有一座山,山上的水千流萬道,滾滾投東而去。他就問土人這是甚麼山、甚麼水。土人說,這條水叫做晉水,非常大的一條河。

智伯瑤突然間就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想在河的下游欄一個壩,把河水擋住,然後要把水導到晉陽城城下,水灌晉陽。於是三家的軍隊就開始按這個計畫施工。當時正好是春天,春雨下降,河水暴漲,很快那個水就淹到了晉陽城下。離淹沒城牆就只差三版了。(「三版」是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大概相當現在的不到一米。)

我們知道城牆是平地砌的一堵牆。老百姓的房子不會在同樣的高度,所以老百姓家裡面的房子,已經都被水淹掉了。沒有地方做飯了,老百姓只能在房頂上,把鍋掛起來做飯,「懸釜而炊」,而且當時還下著雨。就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晉陽城沒有一個老百姓投降。(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