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為什麼不受家鄉人歡迎

帶著世俗成見 人看不見神的光環 文/秦順天

Facebook

他教人從善,行神跡,免費給人治病,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卻要把他推下山崖。

他使盲人復明 癱子痊癒

耶穌兩歲時,父母帶他離開埃及回家鄉拿撒勒定居了。拿撒勒離耶路撒冷有一百多公里,當時是被猶太人藐視的一個小鎮,人口很少,在海拔1100米的斜坡上,散落著一些白色的石灰石建成的房子。

約瑟是鎮裡的木匠,為養家餬口辛苦勞作,他把耶穌當作自己的兒子來撫養。後來瑪利亞還生下了耶穌的四個同母異父兄弟,還有幾個女兒。

在寒微的環境中,耶穌沒有受過傳統的正規教育,有時和約瑟學習木匠活。他們一家的生活以崇拜耶和華為中心,孩子從小都被教導按上帝的旨意生活,行走坐臥都遵從神的教導,每年一家人都去耶路撒冷誦經朝拜。

三十歲那年,耶穌開始到各地傳道。他教人從善,行神跡,免費給人治病。他治癒病危的人;使盲人看見光明,使癱瘓三十八年的癱子痊癒;讓死了四天的人復活;在海面上行走;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

                                                 [法]普桑,《基督治癒盲人》,布面油畫,盧浮宮藏。(公有領域)

當時有人驚呼:「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預言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然後就有人鄙夷了:「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拿撒勒這地方,當時意味著偏遠落後、貧窮、沒有良好教育。

但越來越多的人崇拜耶穌,信仰他的道,跟從他。當耶穌帶著門徒返回家鄉時,已經享譽在外鄉了。

他說自己來自天上?他一定瘋了!

拿撒勒居民有一個宗教化的禮節性儀式,就是在安息日到猶太會堂聚集,敬拜上帝。

在一個安息日的早晨,去往會堂去的路上,拿撒勒出現了平日少見的人潮。人們一邊趕路,一邊談論:聽說木匠約瑟的兒子耶穌從外地回來了,今天也來參加聚會啦。什麼?耶穌竟在迦拿的婚宴上變水為酒?真的嗎?真的!我親眼看見!什麼?耶穌竟在耶路撒冷行了許多神跡?什麼?耶穌僅憑一句話,就把迦百農大臣兒子的病治好了?……

[荷]倫勃朗,《耶穌治病》(「百金版畫」),蝕刻版畫,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他們已經聽到太多關於耶穌的傳聞,耶穌成了被家鄉談論最多的人。在一片議論和猜測聲中,耶穌進入了家鄉的會堂,靜靜坐下來。

當耶穌從人群中站起,擠滿人的會堂就不再喧鬧了。

管會堂的人給了耶穌一卷羊皮書卷,耶穌展開,誦讀了預言。接著耶穌告訴人們:「今天這經文應驗在你們耳中了。」他沒有像其他講經人一樣沿用舊約的言語,而是用了自己的話傳播福音。

耶穌講的很多都是經書上沒有的,人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教導,開始他們被吸引,並且讚歎。後來他們就都紛紛皺眉了:什麼?他竟說自己是神的使者降臨到他們中間?他們三十年來所認識的耶穌怎麼可能是神的兒子!

「他不就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就是瑪利亞嗎?我看著他長大的啊。」

「我知道他!他就是個木匠!他兄弟不就是雅各布伯、若瑟、猶達、西滿嗎?他的姊妹不就在我們這裡嗎?」

「他有什麼特殊的!不和我們一樣是人嗎?他憑什麼說這樣的大話?」

「嗨,他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可知道他是誰!他怎麼能說自己來自天上?他一定瘋了!」

有人對他說:你母親和你兄弟在外邊找你呢。原來,耶穌的兄弟和母親也來了,站在外邊,打發人想阻止他、打斷他。

面對不認同他的眾人,耶穌最後引用一句老話: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不受歡迎的,舊約時代的先知也是這樣,他們受人排斥,越是熟識之人,越不尊重他們。

會堂裡的人越來越惱怒,莫名地仇恨起來:這個沒有跟精通律法的拉比學習過,沒有受過正規學院訓練的無名小卒,從哪裡得到的智慧?他能有什麼異能?他以為自己是誰?竟敢說這種話!簡直膽大包天!

他們站起來,擠兌著、蜂擁著,把耶穌推出會堂,逼耶穌來到城外的一座山崖。眾人圍著他,對他百般怒罵、嘲笑、戲弄:你是神的使者?猶太人的王?絕對不可能!你太狂妄了!一些鄉親甚至想把他推下山崖。

被人群推來推去的耶穌形單影隻,孤立無援,但他沒有絲毫反抗,臉上安然,沒有恐懼。

突然,圍住耶穌的人自動鬆開了推攘他的手,自動閃開了一條路,於是,耶穌挺身直行,從容從他們中間坦然離開了。

             [意]拉斐爾(原作者),《撒網捕魚的神蹟》,織錦掛毯,梵蒂岡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帶著世俗的成見 人看不見神的光環

之後,拿撒勒人沒有思考,沒有反省,他們對超出他們經驗的事情漠不關心,不問也不管,也不願參與。

耶穌在世三十三年,有近三十年的時間在家鄉度過。神特意選擇了耶穌的生活環境和家庭,以及和他在一起的夥伴、鄰居、老鄉,本來是讓他們能有與神親近的福德與榮耀,拿撒勒人卻拒絕了神的眷顧。

即使親眼見到耶穌的神跡,拿撒勒的父老鄉親依然不相信。對他們說,耶穌本事再大,也不過是「約瑟的兒子」罷了。他們只敬仰書本中的神,當真實的神與他們同在一世,他們就不願相信了。

神以平凡人的形象生活在人群中,帶著世俗的成見,人看不見神的光環。

參考文獻:

《聖經》四福音書@*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