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貿易戰令中國經濟疾降 北京重壓下急於脫身

Facebook

【新唐人2019年01月12日訊】剛剛結束的美中貿易談判,傳遞出雙方希望緩和的意向。有專家稱,貿易戰導致中國經濟疾降,北京深感不安,重壓之下急於脫身。但北京迄今只是在大問題上做「小改動」,雙方的深層分歧將長期存在,並成為未來爭端和衝突的根源。

美中副部長級經貿談判1月9日在北京結束後,亞洲和美國股市都有積極反應。《美國之音》報導稱,市場顯然是感受到此次談判傳遞出雙方希望緩和的意向。

有專家稱,北京在經濟疾降的重壓下,急於從貿易爭端中脫身,但雙方能否在3月2日的最後休戰期限達成協議,仍難以預料。

儘管中共官方在盡量淡化貿易糾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但這段時間中國經濟開始疾速放緩,尤其是中國製造業。

金融信息諮詢公司IHS Markit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說,調查結果顯示,過去6個月,中國製造業公司的出口訂單驟減,「製造業表現降至2017年來,也就是差不多兩年來的最低點。」

比斯瓦斯稱,這樣的狀況當然會令北京決策者感到不安。

談判前夕,川普(特朗普)總統也曾在白宮對記者們說:「我認為中國(共)想要解決問題。他們的經濟不是很好。我認為這給他們很大的談判動力。」

然而,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的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認為,此次談判從台面上看,中方並沒有做出實質改變,只是「對大問題的小改動」。

中方同意購買數量可觀的美國農產品、能源和製造業產品。同時強調了白宮方面關切的中方如何保障知識產權,以及強制性技術轉讓等問題。

有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本此談判美中官員在能源和農業等領域的立場更加接近,但在棘手的問題上(中共結構性改革)則「更加分歧」。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表示,「最大的挑戰不是就各項議題達成協議,而是如何確保中方各項承諾的可執行性。」

此前有分析認為,中共結構性改革問題將動搖中共專制體制的根基,中共很難對此做出實質的改變,此前的承諾很可能是一種拖延的手段。

針對美國關注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北京意識到這個產業政策會令貿易談判複雜化,已對此進行淡化處理,禁止大陸媒體宣傳。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在電動汽車,人工智慧等未來的重要產業領域,搶佔全球領先地位。但中共自己並沒有高新創新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唯一的途徑就是盜竊他國的知識產權和強制外企技術轉讓。

美國將此列入對華關鍵問題之一,並對此採取強硬措施,嚴厲打擊中共間諜的盜竊行為。

據稱,北京當局不久前已開始著手制定新的替代2025產業政策,但這並不能打消外界的疑慮。

外交關係理事會的經濟學家塞策說,「從根本上我不認為中國(共)會願意放棄自己的基本目標,或者說是從前表現為『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政策。」美中雙方這些深層分歧將長期存在,貿易爭端很難平息。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