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1月05日訊】【熱點互動】習對台講話攪動兩岸 台灣為何拒絕「一國兩制」
主持人: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直播節目。今天是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新年伊始,習近平對台講話攪動兩岸局勢。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提到「統一」和「一國兩制」,並稱制度不是統一的障礙。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則強烈回應:台灣人民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為什麼習近平在這個時間點要強硬促統?為什麼「一國兩制」不被台灣人民接受?今晚我們就請來兩位嘉賓就這個最新的熱點事件做一些解讀和討論。一位是在現場的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先生,唐靖遠先生您好。
唐靖遠: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好的,另外一位是通過Skype和我們連線的美國綺色佳大學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先生,王教授您好。
王維正:主持人好,唐先生好,大家好。
主持人:好,謝謝二位。在節目開始我們還是先來看一個新聞短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談話,多次提到「統一」與「一國兩制」,並重新定調「九二共識」,宣稱在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達成所謂「國家統一」。
習近平還提到「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中國保留使用武力的權利。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召開記者會鄭重回應,表示台灣絕對不會接受「一國兩制」。
評論認為,習近平的促進統一,除了激發所謂的愛國情操,有利於中共的統治,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說給美國聽。
香港主權移交之後的遭遇,拆穿了中共騙局。《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報導,香港近年來的公民自由度倒退,台灣都看在眼裡,「一國兩制」很難獲得台灣人民支持。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歡迎您在節目中間和我們互動,您可以發手機簡訊,或者在YouTube上觀看我們的直播,或者打電話,和我們談談您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想先問一問王教授,王教授您看到在新年伊始的時候,習近平有這麼一個對台的講話,跟我們談一談對於習近平這個講話,您的總觀感是什麼?
王維正:我覺得他講話讓人感覺到他對統一有急迫感,統一這個事情完全沒有必要要有急迫感的,因為鄧小平曾經講過統一的話,一百年也可以,但是習近平現在等於把統一搭上了日程,而且給台灣的選擇非常少,台灣的出路只有統一,而且統一只能按照他給台灣規劃的方案,就是「一國兩制」,雖然他最後有講可以邀請各黨派、各界別的人來談所謂的台灣的方案。
但是「一國兩制」這畢竟是一個中央對地方的制度,而且台灣的人民在這「一國兩制」的情形之下,所享有的最多不過是現在所有的東西而已,而且很有可能因為中共自己是缺乏法治的一個政權,所以他現在所享有的東西將來都有可能像在香港一樣逐漸的被奪取,所以「一國兩制」對台灣來講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
他這個演說讓我有另外一個感覺就是,也充分的顯現出中共政權在習近平領導之下的外交政策,整體上來講給西方的分析家有比較躁進的感覺、冒進的感覺,他跟前任的一些領導人比起來的話都要敢冒險,這樣對中共的經濟發展也好,或是戰略來講的話,風險提高很多。
所以我覺得他這次這麼高調的講話,也有可能顯現他在中共內部遭到一些困難,比如包括現在跟美國貿易的對峙,國內的經濟發展也放緩,所以發現能夠團結大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台灣問題,因為這個牽涉到民族主義的問題。所以這基本上來講是我整體的看法。
主持人:好的,唐靖遠先生也請您談一談對於習近平這個講話的觀感,您覺得他有沒有什麼新意?因為有的人說好像並沒有太多新意。
唐靖遠:我看習近平整個講話,我覺得他絕大多數的內容的確可以說都是一些比較老生常談,但是他跟中共以前歷屆公開對台政策的這種表述,我覺得還是出現有幾個變化,第一個變化,習近平在講話裡面我們看到他一些講話,他反覆在強調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這麼繼續的無休止的延長下去,提到了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甚至還特別強調兩岸的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我覺得他為什麼反覆強調這些話呢?他透露出一個比較強烈的信號就是,習近平很可能有意要在他的任期之內來解決台灣問題,尤其是最後他提到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個是習近平的政治標籤,因為這個是他上任以來提出來的「兩個一百年」,就是這個規劃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要在這個時候實現民族復興,其中包括國家統一。所以這個其實就反應出來他其實是把兩岸統一的日程提速了。
第二個變化,他提到關於「九二共識」,因為我們看到習近平現在這個講話所提到「九二共識」的說法,跟以前歷來的,從「九二共識」形成以後,1992年形成以後的兩岸雙方的官方的表述是有差異的,可以說習近平這個講話它已經率先改變了對「九二共識」的定調。
第三個變化,我們看到他比較突出的強調一點,說是可以跟台灣的各黨派、跟很多各界人士去進行一種政治協商來解決,來促成兩岸的統一。那麼這樣一個說法,我覺得其實它的弦外之音是比較清楚的,他可能是有意識的在淡化,甚至可以說是繞過了現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政府,他其實是有點採取了繞過現在當權的、當政的政府,去比較強調去跟其它的黨派和一些民間的人士去促成這種政治協商,因為這是中共搞統戰一貫的手法。這是第三個變化。這是以前沒有這樣過的,因為以前無論是哪一屆,都是直接的在政府這個層面去打交道的。
第四個變化,他提到了一些比較具體的,唯一提到一個具體的措施就是表示兩岸統一可以從金門和馬祖,先從「四通」開始,就是通水、通電、通氣、再加上通橋,也就是說他提出了一個具體措施,想把海峽兩岸用一種比較具體的形勢首先把它給連接起來。這個連接起來它有什麼利弊呢?時間關係我們暫時不多談,但至少這個是習近平他提出來一個比較具體的措施,這個也是前人沒有提到過的。
所以總體上來看,我覺得習近平這個講話可以視為是一種,我把它視為是一種標誌,他可以說正式的啟動了對台灣統一的工程。而且這個標誌性講話出來以後,它很可能會陸陸續續就會有一些政策性的東西會出來。的的確確就是從他的講話裡面,我能夠感受他有一種緊迫感。至於說他的構想最後能不能夠兌現?我個人不是太樂觀,因為我覺得阻力可能會非常大。基本上是這樣。
主持人:當然他提到「一國兩制」對台灣的解決方案,可能也是比較具體的新的提議,我們等一下會詳細分析。
我想問一下王教授,因為剛才唐靖遠先生提到「九二共識」,確實是台灣很多的學者在之後的一些反應中,他們都認為習近平這個定義窄化了「九二共識」,遠離台灣主流民意。可能我們不少觀眾並不是太清楚「九二共識」是怎麼回事,所以我想請您介紹一下,到底「九二共識」是什麼意思?它的來歷是什麼?另外,可不可以請您談談您認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到底是什麼?
王維正:好的。「九二共識」不要看它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大家都知道1949年以來,兩岸分支以後前30年是沒有任何的接觸的,直到1979年中共跟美國建交了之後,改變它基本的方針,所以變成所謂的和平統一,才有《告台灣同胞書》,今年40周年。然後兩岸才開始有一些小額的貿易量,後來貿易量多了,那麼雙方人員也有往來。
到1991年的時候,中華民國正式取消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所以就基本上來講的話是正視中共治理大陸這個事實。那麼兩岸交往衍生了很多事務需要來處理,所以在台灣方面就成立一個所謂的「海基會」,在大陸方面成立一個所謂的「海協會」。
那這兩個半官方的機構,1992年的時候在香港談論一些事務性的事項,談到一半的時候,中共方面認為說再談下去的話不行,光這樣談不行,一定要有一個「一個中國」為前提,所以就堅持說一定要以「一個中國」為前提。那麼那個時候中華民國還是由國民黨執政,雖然說在他的國統綱領裡面有提到「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且追求統一等等。
但是雙方經過了13次的往來,發現沒有任何一個版本能夠接受,最後他們同意就是說用口頭的方式來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那對台灣方面來講,那個時候國民黨的認識是,這個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或者簡單來講叫「一中各表」。所以對國民黨來講的話,「九二共識」等於「一中各表」。
那麼前總統馬英九他也常常在講說,這個「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對台灣來講是絕對有利的,因為這個「一中」的話是根據中華民國的《憲法》,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現在統治台灣等等,所以這個沒有任何問題。
那對於中共來講的話,是「各表一中」,就是說各自用口頭的方式來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那個時候因為雙方還是在事務性的交談,所以說這個定義不需要去定義,這個「一個中國」不需要去定義。但是現在習近平他要定義,就是這「一個中國」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所領導底下的「一國兩制」。
那麼台灣人民對於「九二共識」的了解怎麼樣呢?有學者做過一些民意調查,發現說一般的民眾對於「九二共識」並不是非常的了解,很多人認為說「九二共識」事實上就是現在台灣跟大陸分制這樣的一個情形,換句話講就是台灣事實上的一個獨立。那這個當然顯然可能也是影響到習近平認為說這個「一中各表」這樣表了以後,怎麼表出一個「兩個中國」來,或「一中一台」來?所以有這種急迫感。
那有一些人認為這個「九二共識」是國民黨的版本。但是民進黨蔡英文2016年上台之後,她沒有接受「九二共識」,因為「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事實上是到2000年在台灣第一次要政黨輪替的時候,那時候擔任陸委會的主委蘇起,他怕民進黨不能夠接受,因為民進黨他的黨綱裡面原來是有要追求獨立的,怕他不能夠接受,所以用一個「九二共識」這四個字把它包裝起來,用英文來講叫做「agree to disagree」,就是大家同意沒有共識的共識。然後用模糊的方法來處理東西,看民進黨能不能接受。
所以民進黨上台之後他說沒有共識,1992年在香港其實是沒有共識。而且現在習近平這樣一講之後,讓蔡英文總統就講說,你看,不但是沒有共識,而且中共現在用它的這個詮釋來強加諸在台灣人的身上,所以完全不能夠接受。所以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各方面的解讀不同。
主持人:是,談到這個,我們就來看看蔡英文的反應。唐靖遠先生,這一次蔡英文的這個反應是非常明確,而且很堅決的,她說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那麼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我想請您談一談您怎麼看蔡英文這樣一個很明確堅定的回應?那麼在您看來,為什麼這樣的「一國兩制」表述不能被台灣民眾接受?
唐靖遠:我是這樣看,首先,蔡英文她的回應可以說是她就任總統以來,第一次公開的表示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因為從蔡英文就任以後,我們看到中共這邊其實一直是在給她施加壓力,就是希望她對「九二共識」要予以承認。甚至在2016年,我記得那個時候中共官方還通過媒體出了一個題意,意思就是說「九二共識」是蔡英文一直沒有完成的答卷,大概是這個意思。那麼現在我覺得其實蔡英文她這個回應可以說就是很正式的給了中共一個回覆,就是完成了這樣一張答卷。這個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覺得蔡英文她這個回應表現出來,就是在「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上,或者可以說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的態度在漸漸趨向於強硬。也就是這種強硬的背後我覺得它可能有多種因素的考量,可能有就剛才王教授所提到的,台灣整體社會的民意,他對「一國兩制」是堅持不接受的,它可能有這樣一個因素;那麼同時可能我覺得也不排除有,就是說蔡英文總統她因為現在面臨著2020年的總統連任大選的這個壓力,所以她迅速的做出這樣一個強硬的表態,可能我覺得也有這種競選,就是這方面的這種考量吧。
第三個,就是我們看到其實關於「九二共識」不但是兩岸雙方有不同的解讀出現,其實就包括在台灣社會上,我們看見就是在兩黨之間其實也都是有不同的解讀,所以這個習近平的講話一出來之後,我們看到國民黨的主席吳敦義、包括前總統馬英九,都紛紛出來表態,意思就是說其實對「九二共識」這個說法,中共這邊說錯了,但是蔡英文總統他們認為也沒有說對。
就是不管怎麼樣,我覺得它其實客觀上表現出來一個東西,我看到就是習近平他在這一次講話裡面提到的對「九二共識」這個定調的這種修改,在我個人看來其實它是一種,首先是一種違背協議的行為,也就是說你自己當初,你自己就是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把你之前約定的東西,你首先做了一定的修改。那麼台灣這邊相應的會做出一個,就是比較明確的一個反應。之前我們看見蔡英文總統她其實相對是比較模糊的,對這個問題,她是比較迴避、比較模糊,不太願意去直接了當的來回答。
但是習近平恰恰因為他自己這種行為,就是我覺得不太恰當的這樣一種行為,恰恰給了蔡英文一個機會,然後她採取了一種明確果斷的這樣一個行為來回覆,那乾脆我就是拒絕。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一個結果很可能是北京方面沒有意料到的。
至於說蔡英文她這樣一個回答,就是對她來說究竟會有什麼影響?我覺得現在可能還需要觀察。因為現在有一些輿論在說可能對蔡英文人氣大漲什麼的。
我覺得為什麼需要觀察呢?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蔡英文在回應了習近平講話以後的最新的民調結果。因為我看到我查到的資料,我是看到在聖誕節期間,對蔡英文總統的民調的一個結果可以說是比較客觀的,就美麗島的這個民調數字是比較不樂觀的,那個時候蔡英文總統的民調,對她的信任度非常低,只有24.7%,就這個數字甚至是低於馬英九總統當年最低的時候,就比馬英九當年最低的時候還要低了。
但是至少在這一次的,就是她回應講話以後,台灣本土的我還沒有看到最新的民調出來,但是我們看到有香港的媒體在網絡上做了一個民調,那麼這個網絡上的民調,它其實可靠性相對來說比較差,但是我覺得可以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就是我們看到它這個民調顯示出來說,在蔡英文的回應之後,支持蔡英文去連任總統競選的支持度迅速的就上漲到了46%以上。所以至少這個我覺得可以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
也就是說可能習近平他這個講話,他本意是想要給台灣方面施加一些壓力,但是的的確確他在客觀上其實給蔡英文總統起到了一個助攻的作用吧。我是這麼看。
主持人:是,也有人這樣說。那我想問一下王教授,請您來談一談台灣這個民意,因為蔡英文總統說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您認為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如果是的話,到底是哪一些主要的原因讓台灣人民不接受「一國兩制」呢?
王維正:因為純粹從一個概念上來講的話,「一國兩制」它是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不同的模式,比如說最寬鬆的像歐盟那種方式的話,也可以是「一國兩制」,只有在主權上很明顯的連結而已;然後邦聯也是「一國兩制」,聯邦也是「一國兩制」;然後現在的中國對香港和澳門的特別行政區的這種統治,也是「一國兩制」。
過去中共領導人拒絕邦聯或聯邦是說,因為它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一個例子。但是我要問同樣的一句話,「一國兩制」同樣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的例子,至少在西方的話,邦聯、聯邦還有成功的例子。但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沒有的這個「一國兩制」,又碰上中共政權的話,我們為什麼要有信心,來相信它這個東西會執行的成功呢,對不對?
所以「一國兩制」,台灣民眾的了解的話,「一國兩制」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央對地方的關係,是一個父子的關係,是台灣必須要喪失他的民主的政權,然後要自甘的從一個原來是1912年成立的政府,中央政府,現在只是到台灣來而已,要自動的降級成一個地方政府。然後我剛才講過了,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包括他的民主制度、獨立的司法等等,都要看中共的臉色才能夠保存下來。
換句話講,變成「一國兩制」之後,台灣同胞能夠享有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現在擁有的;搞不好的話,現在擁有的還會喪失,就像在香港喪失了很多一樣,為什麼他們會有興趣呢?而且台灣的民意做過很多的調查,發現說「一國兩制」用剛才那個定義來講的話,對它有興趣的人大概是個位數而已,所以台灣民眾一般來講對這個也是有警覺的。
那麼「一國兩制」不是說已經被污名化了,而是中共自己在香港執行的一個結果,本來應該是說對台灣人要有吸引力,但是台灣人看了香港這個結果的話,就剛好達到相反的效果。
主持人:對,唐靖遠先生也請您談一談,特別是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樣版,它到底給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樣版呢?這個對台灣人民有什麼樣的影響?
唐靖遠:我覺得這個結論是比較清楚的,就是說中共在香港實施的這個「一國兩制」是一個完全失敗的這麼一個範例,而且它對台灣的這個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
因為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香港出現了「雨傘運動」,這是一個代表啦,「雨傘運動」其實它的緣起就是因為中共的「831決定」出台,其實等於是實質上否決了香港民眾要求實施真正的普選,否決了這個要求。那麼其實香港民眾要求實施普選,這個是中共當年的承諾,是中共當年答應過的。換句話說就是,整個「雨傘運動」爆發的最根本的根源其實就是中共不講信用、搞欺騙所引發的。
那麼這樣一個結果其實直接當時對台灣的影響就非常大的。因為我們看到當年台灣的大選,在香港出現了「雨傘運動」以後,台灣的大選那時候,我記得是民進黨就喊出了一個口號,叫做「票投國民黨,台灣變香港」,大概是這樣。所以當年那個大選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藍天換了綠地,台灣22個縣市,我記得國民黨只拿到了6個席位,可以說是幾十年未有的一個慘敗。這個是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很直接的效果。
那麼另外我發現還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台北的市長,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因為柯文哲當時去參加競選的時候,他以獨立的身分參加競選的時候,他是只有,因為他需要去召集義工,只有1千多人,他的目標是要召集3千多人的,但是那個時候他只有召集了1千多人,距離最後投票還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9月28日當天,就是香港「雨傘運動」,香港特區政府其實是敗在中共的指使之下,使用了78枚催淚彈來鎮壓整個「占中」的群眾。最後結果就造成在這個事件之後,一過了之後,柯文哲對義工的召集可以說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暴漲了3倍。其實這個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就是這些例子它充分的說明,中共對香港實施的這種它的所謂「一國兩制」,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騙局,只不過是一個統戰的手段。我們看見中共官方,中共外交部,就是這個「一國兩制」才僅僅實施了20年的時候,它就公開說《中英聯合聲明》只是一份歷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的約束力。
就是一個政權、一個政府它可以這樣去耍流氓,白紙黑字寫下來的簽訂的文件,因為我們無論按照中英雙方的這個憲法規定,就是你作為國與國之間簽訂的這種聲明和這種條約,它是跟你國家制訂的法律是有等同效力的,它應該具有法律效力的,就這樣的它都可以一句話說這個是歷史文件,我們不遵守。那麼你讓台灣民眾他怎麼去相信中共對「一國兩制」,說我保證你們有什麼可以自由,保證你們有這樣有那樣的這種承諾呢?根本就不可能的。
所以我記得在1982年的時候,蔣經國先生他那個時候在接受《商業週刊》的採訪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確說過,為什麼台灣人民不能夠接受這個「一國兩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共不講信用!因為他覺得像中共這樣的政權,它連對自己的人民都沒有自由、也沒有選票,那它來承諾告訴你說,台灣的人民我可以給你自由、給你選票,它靠得住嗎?
那麼就像剛才我們說的,像《中英聯合聲明》這樣一個例子一樣,它可以一轉臉、一轉身,它就可以把它所有這些承諾當成歷史的文件,就拋在一邊去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主持人:是,王教授您怎麼看,因為在講話中習近平也提到,他說這個和平統一之後,台灣人民私人財產、宗教信仰這種合法權益都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另外他還說這個制度不是統一的障礙。您怎麼看他說的這些話呢?
王維正:英文裡面有一句話,就是習近平現在,如果台灣人相信的叫「leap of faith」,就是台灣人將來要能夠保障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話,要看習大大高不高興,如果習大大不高興的話就沒有了,所以我想這個信心基礎並不是非常的堅強。您剛剛問的第二個問題是?
主持人:就是說他提到的這個制度不是統一的障礙。
王維正:這個牽涉到這個統一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說是非常緊密的統一的話,我相信兩制最後會變成是一制。因為中共的這個制度是比較不好的制度,所以剛才唐先生所提到香港的這個情形的話,我很擔心不好的制度會侵犯到好的制度。所以統一的話,雖然因為制度不同而不構成障礙的話,這頂多只是短時間的現象,長久以來的話,劣幣會驅逐於良幣。所以台灣好好的在那裡的話,目前對他來講統一沒有任何的誘因。
那麼也許大陸人覺得說統一好像是天經地義,其實我都不覺得說大陸的13億人裡面有多少人認為說,可能有很多人,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認為說統一是天經地義,因為畢竟這兩岸分隔了將近70年,大家都過得好好的,而且台灣是全球華人唯一的一個民主社會,如果說連這一個良制都被這個惡制給侵犯的話,那麼中國人將來真的是沒有什麼前途了。
主持人:對。唐靖遠先生,剛才您也談到了,就是香港作為一個「一國兩制」的樣版,它並沒有給出一個好的方向,或者是一個樣版。那其實外界都是在這麼說,我不知道中共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看法,您認為習近平為什麼他還要把「一國兩制」拿出來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個方案呢?
唐靖遠:這個我是這樣看,就是說習近平其實他在這樣一個時期,我們都知道他現在跟美國由於貿易戰的原因,北京其實是處在非常不利的地位,整個經濟在下行,然後由於貿易戰引發中美之間整個的從過去的戰略伙伴關係,完全變成一個對立的競爭關係,其實這個對習近平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對整個北京、對中共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覺得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就是他為什麼還要急迫的拿出「一國兩制」的方案來促成兩岸的統一。我個人看就是可能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個因素,我覺得這個可能是習近平出於鞏固權力的需要,就是說我們知道剛才提到的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其實可以說是嚴重的挫傷了習近平的形象,應該是對他的權力是有衝擊的,因為我們從大陸國內公開的很多信息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質疑他的聲音,有知識界的精英、也有幕僚階層、然後也有紅二代的,比如說以鄧家,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為首的公開出來發表講話,來質疑習近平的這個政策。所以也就是說他的權力其實遇到一些麻煩,可能有一些挑戰。
我們可以這麼來說吧,習近平從他上任以來,在對外關係這個方面其實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政績,跟美國,就是對中共來說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其實就是跟美國的關係,中美關係,而這個中美關係的惡化可以說是他的一大損失。那麼從這個角度上講,他在對美關係上損失了,他可能需要在對台關係上去尋找一些彌補,就是所謂就有點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樣,就是他可能客觀上有這樣一個需求。
那麼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個人猜測可能和習近平現在的一些際遇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都知道習近平他這個講話出來,它產生了一個客觀的後果,就是對台灣的國民黨其實是造成一種比較尷尬的處境。因為這個「九二共識」的原因,國民黨是比較堅持「九二共識」的,但是習近平的講話卻直接去重新定調這個「九二共識」,那麼其實對國民黨我覺得是一種打擊;而客觀上它卻反過來給蔡英文起到了一個拉抬的、幫助的這樣一個作用。那麼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
主持人:對,應該不是他的初衷。
唐靖遠:對,就是現在產生的這個客觀的局面,應該不是北京政府樂於見到的,應該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但是為什麼他還是依然要拿出這樣一個講話呢?因為我們都知道台灣在九合一的選舉之後,這個結果其實是對北京來說是比較有利的,他們是非常願意看到九合一現在這個結果的,就是綠地換了藍天,因為這個可以說也跟中共長期的統戰是有一些關係的,也就是換句話說,習近平他這個講話等於實質上砸掉了之前統戰部門多少年的成果。
但是為什麼他還要拿出來?所以我個人是有這麼一個猜測,就是他應該是可能有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也就是如果說一個尤其像中共這樣一個極權體制,如果它的權力在內部運行不穩,它遇到挑戰的時候,它可能會採取一種方式,就是轉移視線、轉移焦點,也就是它如果說能夠人為的來製造出一種非正常狀態,比如說就像現在我們看到的,習近平他突然提出來,我們對這個國家統一台灣要加速,那麼他一旦把這個調子一定下來之後,相應的在政治、經濟、在軍事,在很多層面上的政策他就要往這個方向去傾斜。
因為我們看到一個比較間接的證據,就是在4日,大陸時間的4日,習近平在中央軍委的會議上馬上就提到了要加強軍事鬥爭的準備,你看他馬上就至少在軍事方面,他馬上就已經有所行動了。我覺得它其實是人為的通過製造這樣一種,就是兩岸製造出一種比較緊張的狀態的話,它可以使整個國家,包括它往下的這個權力架構處在一種非正常的狀態下的時候,它就可以有利於他來以我們現在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政策要去實施,我們現在不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狀態,那麼我需要加強管控。
所以這個我覺得對他的權力的鞏固和對整個社會的管控應該是有利的,起碼對鞏固他的軍權是有利的,就像剛才我們提到的,他馬上在軍委會議上講話,其實就已經釋放出這樣一個信號。但這個是我個人一點看法。
主持人:好的,那我想問一下王教授,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因為剛才您也提到了,說什麼100年都不急,為什麼要在現在把這個拿出來,特別是北京當局現在是有點內外交困的這樣一個情況下,急於的來促統?那您是什麼樣的看法呢?
王維正:我覺得他這樣的做法可能有一石數鳥之計,但是基本上來講的話是一個非常具有風險的策略,一石數鳥的策略。剛才我已經分析過,他跟他的前任比較起來的話,比較起來都是比較冒風險。
那這件事情上他希望達成幾個目標,第一個剛才唐先生已經分析得很清楚,就是希望能夠轉移視線,然後能鞏固他在內部的權力;第二個,他是希望能夠分化台灣的社會,因為提到的所謂邀請各黨派、各界別的人的話,基本上來講就是架空中華民國政府。
那中華民國政府也講得非常清楚,就是這種大事的話,台灣人民並沒有拒統,但是如果要牽涉到改變現狀的問題的話,一定要經過政府跟政府的談判,然後有民意的授權才可以。所以他基本上還是實施統戰,希望找到所有,基本上來講反民進黨的這些社會人士,來跟他做一個所謂的樣版的政治協商。
第三個,我們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講到,他可能真的是在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重新定義之後,是要跟2005年的「反分裂法」連帶起來一起看。我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2005年的反分裂法提出來的時候,那裡面有一條引起軒然大波的就是說,台灣如果宣布獨立的話,中共可以打;那麼還有一條就是說,如果經過很長的時間拒絕談判的話,也可以打。他沒有講打,他是說不排除用和平以外的方式。
那麼現在的話,他是人為的把緊張給升高,因為他是把統一的進程已經開啟,然後開出了條件。當然,台灣總統蔡英文很快就拒絕這樣談判。那這樣的話,他是不是可以在接下來的下一步就是說要啟動「反分裂法」上面的,比如說可以用所謂的非和平的方式。
那如果這樣子的衝突再升高的話,它很可能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個就是台灣會屈服;第二個,台灣不屈服,但美國介入。美國介入的話,它可以再退縮,它可以說我只不過這樣講講。在英文上來講的話,它這個叫做所謂的「plausible deniability」,就是如果美國對它態度很強硬的話,它可以說我只是在談統一,因為統一是我的基本國策,我現在只是跟台灣講說你不能夠再忽略這個事情。
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石多鳥,但是如果說美國人不注意的話,它就可以去啟動「反分裂法」上面的非和平手段。所以我覺得它的和統跟武統是雙手並用的。
主持人:是,所以這也是個問題,唐靖遠先生,就您剛才提到了,當然就是說它可能有他國內的用意,但是您覺得他現在這個態度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針對台灣?那麼特別他提到了說不排除武力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您覺得他會不會真的有動武的這樣一個可能性?
唐靖遠:我個人是這樣看,就是說現在習近平他這個講話,在涉及到動武這方面它其實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他特意提到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第二個意思就是說和平還是首選,和平統一是首選。第二個他特意提到就是說,如果要動武,主要是針對所謂外部勢力。
那麼我覺得首先第一個就是,所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個話其實不是他的原創,因為這個話最初是毛澤東說出來的,而且是在國共內戰期間,是1930年代,上個世紀。
那麼那個時候其實它有一個背景,就是中共那個時候正面臨著,中共在搞蘇區,就是搞國家分裂,然後被中央政府進行圍剿,中共已經處在生死存亡的時候,那個時候毛澤東他就站出來喊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怎麼怎麼的,其實是一種為了自保。當然這個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共一貫的一種欺詐之術。
因為我們看到到40年代、1945年那個時候,中共在內戰中占了上風的時候,它就不這麼說了。那個時候它的說法就變了,它就變成了要「打過長江去,要解放全中國」,要宜將剩勇追窮寇,它一點都不含糊,一點都不軟了,那個時候打的也是中國人。
所以我覺得它這個客觀上面其實表現出來,就是他所引用這個話本身其實就說明了中共的這種欺詐,它其實是靠不住的。
第二個,我覺得他對涉及到美國這方面的,提到所謂外部勢力,我覺得他其實最大的目的,他是想要削減美國來出手干預台海軍事這種衝突的一種合法性。因為他特意提到這個只是我們中國人之間的事情,他特意把這個台海形勢把它限定成為一個中國的內政問題。
但是我個人覺得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習近平、尤其是中共,現在我覺得他們並沒有太充分的條件來動武,因為動武它涉及到首先是經濟,其次是外交,還有很多這方面的情況,但是我覺得不排除它通過炒作動武來獲取一些政治利益,比如說樹立敵人,這樣中共它可以來煽動民族情緒。
主持人:是,有人說和它長期的目標也是一致的,就是現在這樣一個往前進取的狀態,進逼的狀態。好的,非常感謝二位,因為我們節目很快時間又到了,所以我們今天只能談到這裡,我們也非常感謝觀眾朋友的收看,下次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