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講話引發兩岸罵戰 台學者:九二共識被重定調是根源

Facebook

【新唐人2019年01月04日訊】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針對台灣問題的講話中談到「九二共識」時,將其表述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謀求國家統一」,引發兩岸輿論爭議,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回應稱絕不接受「一國兩制」。有台灣學者認為,北京這次的說法等同重新定調「九二共識」,令中華民國失去存在空間;另有在港外國學者指出,香港自治受壓的現狀台灣民眾看在眼裡,因而大多無法接受「一國兩制」。

習近平1月2日在出席《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時發表的對台講話中提及「九二共識」時,將其表述為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的「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

隨後,蔡英文發表聲明稱:「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根本的原因就是北京當局所定義的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今天對岸領導人的談話,證實了我們的疑慮。」她接着又明確表態說:「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這也是台灣共識。」

此後,在網絡社交媒體上,中國網民和台灣網民隔空掀起了罵戰,引發海外輿論界的特別關注,一眾境外媒體紛紛發文分析兩岸對峙分歧的根源。

《香港經濟日報》在相關報導中引述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的觀點表示,習近平在講話中把「九二共識」表述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個定義讓人覺得要支持「九二共識」就必須「謀求國家統一」,縮限了「九二共識」的內涵。同時習又強調要堅決挫敗「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這種架構下,讓「中華民國」失去了存在空間,這是兩岸矛盾陡然升級的主要原因。

據公開的資訊,「九二共識」是1992年10月26至30日,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在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口頭協商而逐漸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即「兩岸同屬一中」,但中台雙方對「一個中國」的解釋一直各不相同。2000年4月28日,時任陸委會主委蘇起首度將上述會議內容概稱為「九二共識」,並將其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中方最新的說法排斥了「各自表述」這個模糊地帶。

台灣智庫「兩岸政策協會」1月3日公布了針對「民眾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看法」的民調結果。共有1081位成年人接受了這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5.1%的台灣民眾認為兩岸之間沒有九二共識,僅32.6%認為存在九二共識。對於九二共識的認知內容方面,則有44.4%民眾認為「兩岸是不同的兩個國家」,20.9%的人認為「兩岸是同一國家尚未統一的兩部分」,還有20.6%民眾認為「兩岸各自宣稱代表整個中國」。

此外,逾8成台灣民眾表示無法接受九二共識成為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空間的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則;有54.2%民眾認同「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還有81.2%的台灣民眾表示,不接受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會矮化中華民國的主權,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政府」;有9成以上選民表示,支持台灣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該維護中華民國的整體安全利益。

《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也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香港近年實施「一國兩制」後,自由民主的空間遭到打壓而不斷收縮,台灣民眾對此都看在眼裏,因此「一國兩制」恐難獲台灣民眾的支持。

《紐時》指出,中國大陸將民主的台灣視為「歷史錯誤」,認為台灣始終不應獲得自治權,還試圖將台灣進一步拉入中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圈。

報道引述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說,許多台灣人民過去幾年見到「香港自治與自由不斷遭北京壓縮」,可能會對習近平的提議抱持懷疑態度。

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范世平在接受香港《明報》的採訪時則表示:中共將「一國兩制」的概念等同「九二共識」,在台灣社會引起了恐慌。而蔡英文對習近平講話的回應,站在民意一邊「顯示出她對抗一國兩制的決心」,反而國民黨不知道該怎麼作出回應了,因為以前他們還可以說「一中各表」,但現在「沒有各自表述也沒有模糊的空間」。

范世平表示,台灣不論藍綠都認同「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海峽兩岸之間能不能統一,關鍵不是看是否擁有相同血緣和文化的問題,而是兩岸的價值觀存在明顯差異的問題。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