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20歲 挺過危機 挑戰猶在

Facebook

【新唐人2019年01月02日訊】歐元20歲了,雖然歐元帶來了不少經濟上的好處,也挺過了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但其結構性問題仍讓歐元區危機四伏。

歐元是美元之後的世界第二大流通貨幣。

1999年1月1日歐元創立,當時只用於金融結算。1歐元兌換1.18美元。20年前成員國只有德國、法國、西班牙等11個,涵蓋人口將近3億人。

創立歐元的目的是,借統一貨幣來增強歐盟內部團結,提高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2002年1月1日,歐元發行實體貨幣。大約150億歐元紙幣和500多億歐元硬幣投入流通。

2008年7月,由於美國受到次貸危機影響,1歐元兌1.60美元,達到歷史最高點。

2010年,歐元區多個國家陷入債務危機。8年內,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希臘等幾個國家提供了數以千億歐元的救助。

2018年,希臘解除國債危機,但意大利又出現債務危機危險,其國債已超過本國GDP的130%。

目前,雖然歐元區成員國已增加到了19個,也讓歐元區經濟規模擴張了72%,達到11.2萬億歐元。

但歐洲各國差異巨大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習慣,給歐元區帶來巨大的矛盾。加上難民危機使各國右派政黨民意竄升,他們大部分對歐元持懷疑態度。

在西歐國家中,瑞典,丹麥,英國和瑞士拒絕歐元。

對經濟結構活力足的德國來說,相對於之前強勁的德國馬克,歐元等於是貶值,因爲整個歐元區被經濟不佳的國家拖了後腿。貨幣貶值刺激出口,德國從歐元區中獲益最多。

希臘實行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同時借着歐元這個統一貨幣作爲靠山,過度借債,寅吃卯糧,隱藏的經濟結構問題大爆發,導致經濟崩潰。

進入2019年,歐元區如果不想辦法整合和改革,歐元恐怕終將淪為「脆弱的巨人」。

新唐人記者王羽音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