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2) 尋真訪道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3日訊】

四、尋真訪道

張三丰一曲《上天梯》,唱出他堅如磐石的出世修真之志:

「回思訪道初,不轉心如石。

棄官遊海岳,辛苦尋丹秘。

捨我亡親墓,鄉山留不得。

別我中年婦,出門天始白。

捨我丱角兒,掉頭離火宅。

人所難畢者,行人已做畢。

人所難割者,行人皆能割。

欲證長生果,衝舉乘仙鶴。」

張三丰離開遼陽老家,目標太行山,途經他曾任職的河北,無限感慨:

「幽冀重來感慨忘,烏紗改作道人裝。明朝佩劒攜琴去,卻上西山望太行。」((張三丰《三十二歲北遊》)

恆山應畢昴

張三丰佩劒攜琴,經太行山脈,首先來到道家洞天福地之一的恆山。相傳,道家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遺蹟。著名的懸空寺坐落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懸空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上載危岩,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奇巧,堪稱世界一絕。

宇宙間天地萬物有對應關係,地上的山對應天上的星,天上的星亦是天神的形象表現,所以有「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黃帝陰符經》),歷代皇帝都重視觀天。畢、昴二星是古代二十八星宿中的兩個星宿。張三丰說恆山對應天上畢、昴星之精,乃道家洞天福地之一。

「畢昴精凝處,恆山氣象高。藤蘿牽絕壁,松柏吼飛濤。朔野何空闊,靈風乃怒號。結廬仙嶺上,望裏興飛豪。」(張三丰《恆岳》)

張三丰在望仙嶺上結廬,潛心尋道。悠悠十六載,未遇大道。張三丰留下一首《悠悠歌》,感人生短暫,嘆真道難尋:

「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歲空銷磨,人生壽命能幾何!株守恆山十六載,燕趙往來成逝波。到不如攜琴劒、整笠蓑,東走蓬萊唱道歌。」

蓬萊仙山

張三丰轉而東走齊魯(今山東),尋找神仙世界。

「此身長放水雲間,齊魯遨遊興自閒。

欲訪方壼圓嶠客,神仙萬古住三山。」(張三丰《東遊》)

「天雞一唱海門開,日涌波濤出海來。

萬里眼光紅不斷,三山頭腦綠成堆。

遙聞笙鶴從空降,只見雲龍帶雨回。

別有飛仙揮鹿麈,令人企首望蓬萊。」(張三丰《日觀早起觀日》)

詩中「方壼」、「圓嶠」是傳說中渤海的神山。(《列子‧湯問》)中記:「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壼,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後「岱輿」和「員嶠」沉入大海,只剩方壼(也稱方丈)、蓬萊、瀛州三神山。三神山是神仙居住之處,宮殿皆用金玉所成,山上花果甜美,食之長生不老。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使人去求訪仙藥。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使徐巿入海求仙人「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遣方士入海求仙:「少君言上曰:……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

海上仙山嶗山留住張三丰尋訪的腳步,留下張三丰當年修道的故事。張三丰蹬上蓬萊閣,遠眺仙境,內心一片茫然。

「丹岩頂上蓬萊閣,可望蓬萊不可卻。

天風海水盪心胷,蒼蒼浪浪自開闔。

我到東牟眼界空,詩情豪放若英雄。

朝㬑遠出扶桑外,樓台貝闕金銀宮。

拍手長歌雲鶴起,仙人冉冉來前矣。

把杯祭海祝海神,為展光明千萬里。

遙情欲觀海外天,天浮海際海無邊。

欲駕飈車飛過去,未能羽化心茫然。」(張三丰《丹岩山》)

張三丰三年遍遊黃河以東,蹬岱宗(泰山),「人生到此拓雄觀」,遊徂徠山,「山間六逸今安在?」遠望蓬萊仙境,未能羽化飛過去,不得大道,仙山勝景皆枉然。

「三年步履遍河東,戴月披星兩袖風。登山笑倚一根竹,遇水閒彈三尺桐。海岳幾時逢道侶?塵寰何處訪仙翁?」(張三丰《河東》)

中州紀行

張三丰轉向南遊,足跡遍中州(今河南一帶)南北。張三丰來到中嶽嵩山,這裡是佛門淨土,少林寺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中。嵩山也是道家仙山,相傳漢武帝至嵩岳禮祭山神,聽到山呼萬歲,建萬歲觀。依張三丰言,嵩山處於八卦中離之位,離屬火,主峰峻極上達天表,上應三台星,下分太少兩室山,正是天成煉丹仙爐。

張三丰將自己比作「青蓮」——詩仙李白,遍尋嵩山三十六奇峰,未遇真師。後人說張三丰精通少林拳,然後創太極拳。

「重離大火開丹壁,表正中州眞峻極。

仙靈隱隱立三台,太少峩峩分兩室。

我今訪道如青蓮,奇峰六六造其巔。

石上彈琴思縹緲,雲中飛鶴鱗翩翩。

忽然口渴憶玄酒,手掬山泉聊漱口。

晚來明月掛溪松,松濤幾陣如雷吼。

靜中有動動偏閒,椰瓢棕拂坐岩間。

不遇眞師亦快活,留將鴻爪記嵩山。」(張三丰《嵩岳》)

離開嵩山,張三丰蹬上道家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所謂洞天,乃是「山中有洞,貫通諸山,直達上天」。主峰頂有石壇,傳說是軒轅黃帝祭天之所。當時黃帝與蚩尤大戰,無法戰勝,「黃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唐杜光庭等《正統道藏》洞神部《天壇王屋山聖跡記》)

張三丰在王屋山結茅而居,「海內大洞天,王屋稱第一。終古飛白雲,至今護元室。岩壑響笙簧,峰尖掛日月。我欲結茅居,煉取神仙質。」(張三丰《王屋山》)

張三丰遍尋中州南北無所得,古都內外,只見「茫茫日落帝王墳」。

「中州南北遍尋眞,到處高歌弔古文。滾滾涸飛卿相宅,茫茫日落帝王墳。身如斷梗隨流水,肩負瑤琴帶夕曛。來日又從河內去,袖中攜取太行雲。」(張三丰《中州紀行》)#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張三丰】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