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外敵入侵,由民眾自發形成的義和團運動,展現了百年前中國民眾團結禦侮的決心。」中共官媒新華社11月13日的一篇報導,如此寫道。另一官媒人民網也轉載刊發。
你沒看錯,奉信「無神論」的共產黨,竟吹捧起相信神佛的義和團;向來自詡「現代先鋒」的共產政權,竟搬出其所謂的「封建迷信」大做文章。
該文甚至宣揚,「義和團在抗擊八國聯軍中所表現出來的互相聯絡、互相支援,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的精神」。
不少海外華人看了,不禁呵呵一樂,直呼中共這次可能真的走投無路,才會慌不擇言、想從義和團身上討救兵。
黨文化語言滲透歷史 盡曝中共洗腦伎倆
事實上,這篇官媒文章再一次印證中共為了自身的政治目的或利益,敢於不擇手段行動,隨時可說出顛倒黑白、昨是今非的奇談怪論,甚至公然曲解或竄改歷史。一切只為蠱惑人民,保全自己。
而文章標題「民族意識覺醒——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更滲透著中共宣傳口的斧鑿痕跡與目的。
「民族意識覺醒」,說明了中共藉由此文想要煽動激活中國人民的民族情緒;而「反帝」、「愛國」,則是中共狡猾地將自己的黨文化、意識形態強行「移植轉接」到過去歷史的洗腦私貨。
回顧歷史,當年義和團的行動口號是「扶清滅洋」,是要扶助步入衰落的大清王朝,不是「反抗帝國主義」或「忠黨愛國」。
「反帝」是中共數十年來對人民灌輸的洗腦口號,晝夜宣傳歐美國家是中國的「外部敵人」、「反華勢力」,用以營造集體危機感與敵外情緒。到了緊急或必要時刻,再運用這個高昂口號與情緒,來合理化中共對人民的種種極權控制與打壓手段。
「愛國」則是中共用來混淆視聽、誤導中國人將「中共」等同於「中國」的精神麻醉口號。在共產黨專政、壟斷媒體、封鎖言論與歷史教材的封閉環境下,謊言漸漸成了真理,多數人也被迫下意識地灌入「中國即中共」信息。
故而,說穿了,官媒這篇文章的潛台詞是:以「反帝」之名,激活民族情緒來反對美國及其它國家;以「愛國」之名,催眠人民要「不怕犧牲」地擁護中共、保護中共的政權穩定。
那麼,中共為何急著煽動民族情緒作為武器來保護自己?甚至不惜搬出義和團來護身?中共究竟憂懼甚麼?
貿易戰逐步升級 中共拒退讓 百姓難安寧
毋庸置疑,中共在貿易戰敗象盡顯以及各國群起響應的封鎖戰略,是最令其憂心忡忡的不定時炸彈。
美中貿易戰開打四個多月,對中共經濟造成重創,不但大量資金及大批企業撤離中國,中國外匯儲備銳減,貿易收入與民生消費也快速萎縮,人民幣匯率與股市、房市更是跌跌不休。
而企業外移、倒閉帶來日漸擴散的失業潮,房市凋蔽又可能帶來金融危機,種種經濟與社會問題正發酵成為中共政權的存亡問題。
不僅如此,美、歐、日近日還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上提案改革,建議如果WTO成員國在未通知的情況下,便持續實施政府補貼等優惠措施,將以「違反WTO規則」為由予以制裁。
加上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韓國等國已經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甚至部分協議中還納入排除中共的「毒丸條款」(poison bill)。這一切,都讓中共在國際社會與貿易圈益發邊緣化,也迫使北京當局不得不兩度喊出「自力更生」的口號。
美方深知中國經濟陷入危機,也不願中國人民因貿易戰受苦,故而副總統彭斯呼籲中共必須徹底改變其不公平貿易、竊取知識產權、強迫企業技術轉移等行為,儘快做出讓步,否則將讓美、中陷入「冷戰」格局,而且「美國絕不退縮」。
貿易戰深觸權貴利益與產業 中共無讓步跡象
然而,從中共近日的種種舉措、強硬發言以及宣傳義和團等,似乎看不出中共的退兵跡象。
尤有甚者,當局近期還加強言論封鎖,刪除近萬個自媒體帳號,清洗不利中共的輿論異見;各地召開工作會議加強培訓對人民百姓的監聽、監控;部分大學校園還下令審查所有師生人員的手機、電腦,以防「境外敵對勢力」傳播有害影音訊息。
北京當局還特意宣傳推廣50多年前的所謂「楓橋經驗」,大有鼓動人民彼此相互監視、批判鬥爭之意。一切舉措,似乎為了掃蕩境內輿論、統一戰線做準備。
據此,可以看出,中共固然對貿易戰帶來的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外交等危機深感憂慮,但卻似乎不願做出符合美方要求的退讓,執意久戰。
不難理解,畢竟美國追求「自由且公平貿易」(free but fair trade)以及「三零二停一允許」的訴求,直接觸動著中共權貴集團的利益與中國的未來產業轉型和競爭力,因此北京當局極度不願割捨這些過去從西方國家竊取得來的靈丹妙藥。即便真的讓步,也很可能引發權貴集團不滿、激化黨內爭鬥,或許因而促使中共高層考慮「放手一搏」。
不過,川普政府在中期選舉後,勢必會集中全力應對中共,彭斯也預告了美方已準備對中方的經濟、外交、政治加強施壓。
是故,設若中共堅持不做出關鍵讓步、頑抗到底,用義和團式宣傳來催眠百姓與自己,不僅將招來更巨大的政治、外交壓力,亦將釀成更龐大的經濟損失與危機。
無辜的十多億中國百姓,則將在中共發動的「內部統戰」、「全面監控」以及更多政治運動下,犧牲更多人權與自由,犧牲更多商機與財富。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