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科學、哲學、佛學看「意識」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0月25日訊】「我一步一步地把它弄清楚,開始了解這些神奇的東西原來背後是有更大的世界在運作;因為你不知道,所以覺得它特異;一旦知道以後它會變成科學的一環,你就可以接受它、利用它,我們的文明就會往前躍進一大步。」──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前臺大校長 李嗣涔

探索科學的最後疆界──意識

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意識:「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每天睡覺的時候,「我」就不見了,但是每天早上醒來,「我」又回來了,好像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個「我」的物理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在唯物論的哲學籠罩在現代科學對宇宙解釋的陰影之下,物理學家或者醫師們對大腦心靈的物理解釋都是敬而遠之,認為意識是第二性的,只是第一性的物質裡的大腦複雜神經網路所湧現的性質,並不具有獨立性。比如: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化合成水分子,水是生命所需,但是其物理化學特性如沸點、凝固點、介質常數與氫原子或氧原子完全不一樣,是複雜的三原子合成系統所湧現出來的新性質。而意識又比化學反應更複雜了,因此不屬於物理研究的範疇。所以當人死了以後,當物質大腦毀壞了,意識也就消失了。因此科學家總是推託地說:意識是科學的最後疆界(The last frontier of science),而不去處理。因此在一九九○年以前,心靈與意識是屬於心理學及哲學的研究範疇。

二十世紀初期,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認為意識的核心是自我人格(Ego),並分成兩種。第一人格就是靈魂,掌管五官的感覺、個性、七情六慾;第二人格為第六識,會受到教育、環境、文化及記憶的影響。佛教兩千年來的唯識學就在分析大腦意識的結構,把它分成八識:包括色生香味觸法六識、第七識莫那識及第八識阿賴耶識。

意識的物理詮釋

一九九四年起,意識的物理開始萌芽,英國的物理學家羅傑‧潘若斯(RogerPenrose)與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的骨科醫師史都爾特‧漢默若夫(Stuart Hameroff)共同提出意識的物理,認為意識的基礎不在神經活動電位上,而是發生在神經元內擔任骨架功能之微管束(microtubule)的物質進入有序的量子狀態。

腦神經細胞壁是由許多可形成量子穿隧效應的微管束組成,當感官受到刺激輸入時,便會產生有序的量子狀態,而且是不同量子狀態的疊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

當時間流逝,外在環境如重力會影響這些量子態之演化。不同狀態之物質由於分布於不同時空,所以會導致引力能量差E,等於兩狀態的時空間隔S(物理常數如光速、萬有引力常數令其為1),則疊加狀態會崩潰顯現唯一確定的狀態,意識就在客觀縮陷(Objective Reduction,簡稱OR)時產生。也就是當量子態擴散到重力之變化滿足某些策畫的條件下(orchestrated),宏觀的量子波會客觀地陷縮(Orchestrated ObjectiveReduction),簡稱為客觀縮陷機制(Orch OR)。

在宏觀量子態崩潰的一瞬間,大腦的意識就產生了,接著小部分的微管束又開始進入量子態,意識就逐漸消失了,等待下一次的客觀縮陷機制再產生新的意識。因此大腦的念頭是一波接一波,周而復始。

我認為他們的模型已經接近意識的本質,不過相反的是,意識的產生是形成疊加的量子狀態時產生,客觀縮陷時消失。

因為疊加的量子狀態是複數狀態,這時虛數意識可掃描進入量子狀態的神經網路架構,產生意識的內容如:記憶、思想、判斷、行動。有時埋藏在神經網路的經驗會產生抑制力,讓我們不要衝動,或給予建議、限制行動。有時量子波會鑽入虛空,讓我們在遨遊宇宙時空時獲得靈感,產生創新的思想。並在量子波客觀縮陷以後,又恢復實數空間運作,等待下一次微管束的有序量子狀態出現,也就是意識的出現。

這個模型經過二十多年的推展及實驗的探討,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接受這個模型,當然也有一些反對的學者,比如紐約大學的哲學家戴維斯‧喬莫斯(Davis Chalmers)。在二○一八年四月於美國亞歷桑納州土桑市舉辦的「二○一八意識的科學」(2018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會議上,他以簡單的邏輯挑戰客觀縮陷的機制,認為它用來解釋意識並不完備、需要修正。

我的意識理論萌芽於二○一三年,如本書第一章所描述。二○一四年,我提出真實宇宙的兩大假設,其中第二個假設是量子心靈,認為意識是一個量子現象,可以用複數函數來描述,虛數i的出現,表示意識出現了,所以我非常支持潘若斯及漢默若夫的假說──認為神經微管束會進入量子態,這也許是我提出量子心靈的生理基礎。

只是我的理論認為物質在量子態才會產生意識,但是量子態的崩潰造成客觀縮陷機制反而會導致意識消失,而不是產生意識。因此當我在二○一八年四月「意識的科學」大會上聽到哲學家喬莫斯對客觀縮陷機制的批評,非常興奮,會後寫了一封信給喬莫斯教授表達支持,並投稿了一篇論文。

不過意識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必須要有內容,比如說我會生氣罵人、我懂慈悲愛人、我會理性思考、會計算、能記憶起以前發生的事情、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我個性倔強孤僻等等,都有其豐富的內涵,問題是這些意識的內容在物理上是以什麼方式呈現?用複數波函數可以表達這些內容嗎?榮格的第一、第二人格,佛教的八識如何以量子心靈的方式來呈現呢?

西方哲學對意識的認知

西方心靈哲學的概念是從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的心物二元論(Mind-Brain Dualism)開始。

笛卡兒本人多才多藝,他出生於十六世紀末的一五九六年,去世於一六五○年,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座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幾代的歐洲人,開拓了理性主義哲學。

笛卡兒主張心與物為兩種不同的實體。「心」指的是一種思維的主體,也就是藏在大腦的松果體中的「靈魂」,掌控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記憶、行動、情感等;「物」指的是日常接觸到的一切占有空間、有形的外在事務,包含大腦。

但是此種說法很難解釋心物的交互作用,比如心會影響身,可指揮行動,內心憂鬱會導致身體的疾病。在這樣的架構下,為了解決心會影響身的矛盾,又發展出心物同一論(Main-Body Identity Theory),認為心是大腦所產生的東西,因此本為同一種東西,但是又很難把心化約成大腦,比如愛、恨、思想、個性、要如何分解成神經網路的放電行為。

為解答這些疑難,有人認為心物雖然都來自於物質,但有完全不同且無法化約的性質,因此發展出性質二元論(Property Dualism)。更極端的則是發展出唯物論(Materialism),認為大腦才是實體、為第一性的,心靈是大腦複雜系統所衍生出的現象、為第二性的、不具根本性,人死了、大腦消失了,自然意識也就消失了;或唯心論(Idealism),認為心才是實體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心靈造成的成品。只是唯心論很快就受到現實世界的檢視,你心中想要一個蘋果,當然不會無中生有出現一個蘋果,純粹的唯心論在物質世界中顯然是講不通的。當然,後來物質科學的發展逐漸把唯物論推上了哲學的高峰,似乎成為詮釋這個宇宙的最高指導原則。

佛教唯識學對意識的認知

佛教經典《雜阿含經》提出六根、六塵及六識的概念來理解意識。

六根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也就是六種覺知所使用的感官;六塵是六種感官接受到的物理及生理信號,如顏色(色塵)、聲音(聲塵)、香氣(香塵)、味道(味塵)、壓力溫度(觸塵)等,而產生六種意識,也意謂著由大腦來解讀這些信號所產生的覺知。

法塵則由意根(大腦)來互動後產生,所以法塵即為前五種感官與前五種塵境,互動後產生的五種經驗(佛教稱之為「識」)。再經大腦整合後,產生的認知(為意識,或稱為第六識)。因為各人長久以來經驗習性認知的不同,使得遭遇同一情境,卻每人個個感受不同。

唯識論認為心與物都不是唯一的實體,這個世界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但也不是心與物皆為實體的二元論。唯識論認為這個世界唯一的實體是「阿賴耶識」,心靈及物都是由「阿賴耶識」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心與物是對等的,物並不比心更基礎。但是「阿賴耶識」是否是一個純粹的意識,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就與唯心論沒有分別,因此「阿賴耶識」是一種心物合一的狀態,既非心亦非物。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 靈界的科學──李嗣涔博士25年科學實證,以複數時空、量子心靈模型,帶你認識真實宇宙》

▼ 相關影片:李嗣涔教授《靈界的科學》──靈界在哪裡?

(點閱【靈界的科學】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