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退場風聲鶴唳 青島92官進駐民企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0月13日訊】中美貿易戰使得中國經濟陷入重重危機,有關北京要推行「國進民退」和計劃經濟的說法,引發民營企業家的恐慌。青島市近日舉行全市工會干部到民企掛職的動員大會,再次引輿論質疑。

根據青島新聞網報導,10月8日上午,在青島湛山花園酒店召開的動員大會,向全市工會選派幹部進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會後市總工會還組織92名掛職第一主席進行了工會業務培訓。

據報,青島市總工會《關於選派工會幹部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掛職第一主席的實施意見》規定,掛職的第一主席任期為2年,每月到掛職單位工作時間不少於8天,其他時間在原單位工作。

省、市兩級工會每年為每名第一主席配備2萬元人民幣的工作經費。

這一消息迅速引爆輿論,不少人感到愕然,質疑有關「民企退場」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青島率先做試點,先派工會第一主席掛職,然後再派第二主席,直到私企老闆「逐漸離場」就達到當局所要的目的了。

近來,在中國國內,有關「國進民退」的憂慮不斷升溫。中國財經專家吳小平9月發文稱,民營公司已完成協助國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中共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也在一次會議上,發表「共享民企發展利潤」的言論,被視為「國進民退」的最新官方信號。

9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多位重量級經濟學家發言時,批評當局,如果再次推行「國進民退」和計劃經濟,等於是走改革開放的回頭路。

9月27日,習近平在東北考察期間,訪問一家民營企業時強調,中共始終「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但在同日下午,習又強調,「懷疑、唱衰國企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國有企業要繼續做強做優做大⋯⋯」。

對此,有分析認為,北京什麼都說到、說全了,但感覺習近平的重心還是國企。

BBC引述中國學者吳強的話分析說,習近平雖然是對近期有關「國進民退」憂慮的回應。但此說法「邏輯有問題」,因中共沒在體制上加強對民營企業的保護和尊重。外界看見的反而是相反的情況,包括在民營企業和非政府機構的黨委建設。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習近平對民企的發展有戒心,他要「扶持民營企業」的說法「有虛有實」,也就是一方面讓小型民企生存,同時嘗試「收編」一定規模的民企,不聽話的就把它打下台。

時評人士文昭認為,中共體制在威脅着中國民企整體,那就是中共政權的財政狀況,如果說中共又動了私有化國企念想,一個現實的動機就是,由於財政走向匱乏,黨和當局的錢越來越不夠花,對私營企業下手「殺豬」的動機也會越來越強。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9月27日在陸媒刊文,批評當局在民營經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擠壓民有企業、逼其走上「公私合營」之路,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還批評,有些官員疑似打着「共享、民主」的旗幟,重提「大鍋飯、鐵飯碗、刮共產風」等理念,做法與國有企業無異。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的財政收入,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以及80%的就業。目前,不少企業已將企業發展規劃從過去的十年,縮短至兩年。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鏈接: 貿易戰讓中國倒退60年?中共高層遭罕見批評

相關鏈接: 習近平爲何北上視察?知情者:貿戰外還有更大危機

相關鏈接: 胡德華為民企鳴不平:公私合營後果可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