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十四)幾人歸去幾人來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9月28日訊】上回說了北宋邵雍《梅花詩》的首篇,開頭的「蕩蕩天門萬古開」就已經點明瞭世人與天國之間是連續不斷的,只是肉眼看不透這迷霧玄機,總會誤在塵世的名利情仇中而茫茫終日。所以,邵雍感嘆「幾人歸去幾人來」。然世人感嘆的頗多,而能留下驚世文采的少,因此《梅花詩》能流傳至今當是有其不可多得的道理,也更顯其珍貴,我們就來看看第二首。

「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南宋建都於杭州,臨著名聞古今的西湖邊上。蘇東坡在《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中這樣寫著西湖的景色,其一:「朝曦迎客艷重岡,晩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其二:「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後一首普為人知,可前一首提到的水仙王卻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很深。

水仙王廟在台灣多處可見,並有學術論文專門研究水仙王。不論中外,文明生民幾乎都起源於水邊,偉大的華夏文明也與水無法脫離。水仙王廟所敬拜的神明有「嘉應惠利候父子」,但詳細名籍已無可考。還有馮璿、丁仲修等人生前有功於社會,逝世後成為媽祖的助手水神。朝代更替,祭拜的水仙王也隨著有些不同;從大禹、伍員、屈原,項羽、魯班、李白、伯益、奡王到王勃等皆曾是水仙王廟內的主角。共同的是這些離世後被尊為神明的歷史人物,在世時都是高德有才之人。

那麼對照當今社會的亂象,為人父母者若能靜下心來多多體會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相信會得到許多明燈的指引,面對孩子的許多問題與未來會有一股穩當的勇氣與堅持,堅持孩子的道德操守才是教育的王道。而不至於陷入眼前近利的拚比。因為中華文明的核心就在揭示世間與另外空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得道高昇或輪迴三界都可以是人的歸處,明白了這些前人留給後世的智慧,就有機會做更好的選擇。

南宋的偏安雖然造就了許多藝術上的華品,例如:書、畫、瓷器、茶道和插花等等,但卻無法成為引人入聖境的經典。因為從皇宮到市景卻大多只用於自娛玩賞,跟藝術能通天地之道的精髓已經相悖遠離。四庫全書中的《夢粱錄》紀載當時的情景:「朝廷御宴,是歌板色承應。如府第富戶,多於邪街等處,擇其能謳妓女,顧倩祇應。或官府公筵及三學齋會、縉紳同年會、鄉會,皆官差諸庫角妓祇直。」如此從上到下不正的生活型態,任憑忠臣文天祥和陸秀夫等人也難以救南宋敗亡的命運。最終下場是幼年皇帝與忠臣落海殉國,令邵雍徒歎:「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看來,有德無權還能蒙上天眷顧。而無德有權卻容易讓人陷於私慾而不可自拔,最終報應現前時,悔之已晚矣!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