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9月18日訊】
過年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渾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每年過年前,也就是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們把這段時間叫做「小年」。每家都要打掃衛生,好乾乾淨淨的迎接過年。
除了打掃衛生,每一家還要準備年貨,比如雞鴨魚肉、水果、糖果等。每一家還要準備過年時拜訪親友時的禮品,還要給小孩子買新衣服。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徵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12點,也就是新年剛剛來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初一,人們都穿著新衣服,先給家裡的老人拜年。小孩給大人拜年時,還會得到壓歲錢。初二、三人們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節日的大街上也很熱鬧。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過年才算真正結束了。
元宵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
元宵節的時間每個朝代都不同。漢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長達五天,明代從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清代改為四到五天,但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內容。現在只有一天。
元宵節時,人們要點很多種彩色的燈來慶祝。這一天,人們要到街上賞燈,猜燈迷,還要吃元宵。
元宵是由糯米做的,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吃時煮、煎、蒸、炸都可。元宵又被叫做「湯圓」,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頗多,但一般認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
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而那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後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神明。「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過端午節了。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但是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之說。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愛國,當他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攻破時,屈原就於五月五日這一天投江而死。楚國人民非常傷心,就去江邊尋找他。一些漁夫把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後來為怕飯團被水中的蛟龍吃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邊纏上彩絲,這就是最早的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種很多,有小棗、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一直很流行,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八月節」。在這個夜晚,人們看著明亮的月亮,會想念遠方的親人。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古代中秋節時,人們要祭拜月神。祭拜月神時,要擺上月餅、西瓜、葡萄等。到了唐朝,中秋節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個晚上,人們都從家裡出來賞月、玩月。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成為中國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據說,古代中國有十個太陽,莊稼和人都快被曬死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人們都非常尊敬后羿。而后羿教人們射獵。他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後來,很多人來跟后羿學習。一個品行不好的叫蓬蒙的人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遇到了一位神仙,給了他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而蓬蒙知道了,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外出打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后羿走後不久,蓬蒙就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就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後,非常傷心,只好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現在人們過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圓圓的月餅表達了人們對團圓的期盼。
冬至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和狗肉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