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習12道指令軍委不動 劉源助習掀翻軍老虎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19日訊】媒體曾曝光,中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一度頑強抵制習近平,在近兩年內,習先後指示和批示12次,要求嚴厲查處谷案,但徐郭頂著不辦極力包庇谷俊山。而時任總後勤部政委劉源,與軍老虎們「刀刀見血」的生死搏鬥,才艱難鬥垮谷徐等人。

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兩人落馬前,海外中文媒體曾發表了一封題為《就谷俊山案無法深入致全軍指戰員的公開信》。

信中提到徐才厚和郭伯雄深涉總後原副部長谷俊山貪腐案,在近兩年之內,頂住了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的12次要求,極力包庇谷俊山。

谷俊山貪腐案曝光於2012年初,主要由總後勤政委、劉少奇的兒子劉源和總後黨委負責查處,查出谷俊山案涉及金額幾百億人民幣,谷個人貪佔6個多億,是中共軍隊有史以來最大的貪腐案件。

公開信說,當時調查的許多證據已顯示,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深度涉案。

在時任軍委第一副主席習近平的支持下,逕直向軍委主席胡錦濤匯報案情。徐、郭頂不住胡指令,只好勉強同意查辦谷案,但徐、郭他們以幹部管轄許可權為由,將谷案交給完全為他們把持和操控的總政治部和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辦理。

從此,在徐、郭的具體操縱指揮下,童世平、杜金才兩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兼軍紀委書記,輪流走向前台,假查真保,開始了針對總後黨委和紀委的舉世罕見的「谷案馬拉松」。

信中說,按常理來說,谷俊山原任總後勤部副部長,軍紀委查處谷案應和總後黨委密切聯繫,溝通協同。但事實恰恰相反,一直為徐、郭操控的總政和軍紀委接手谷案後,所有情況和進展均對總後封鎖。

胡錦濤習近平查辦谷俊山

鳳凰網曾引述中共軍方人士的文章披露,當初調查谷俊山時,總後官員曾向時任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匯報情況,講了兩個多小時。有人向胡錦濤建議把谷俊山調離總後,胡不同意,認為這樣的人調到什麼地方都是禍害。

胡錦濤最後下決心懲處谷俊山。文章還透露,「習近平上任後,十分重視谷俊山貪腐案,先後10多次點到谷俊山,特別指示要一查到底」。

港媒披露詳情說,習近平先後指示和批示達12次之多,但軍委始終沒有動靜,只勉強發了3次通報,而且3次的說法都不一樣,只是把谷俊山的事與其他人的事夾在一起說,故意輕描淡寫不予單獨突出。

最後,軍中總後領導把谷俊山犯罪證據擺到郭伯雄、徐才厚二人面前,郭、徐無言以對。總後領導問:這個情況要不要報習主席?兩人只好同意對谷俊山雙規。

報導稱,上述公開信也提到,谷俊山案涉及金額幾百億人民幣,谷個人貪佔6個多億。當時調查的許多證據已顯示,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也深度涉案。

劉源助習打軍虎「刀刀見血」

此前也媒體報導劉源和時任副部長的谷俊山,以及徐才厚等軍老虎「刀刀見血」的生死搏鬥。

谷俊山案被曝光源於2011年初軍內的一次例行審計。時任總後勤部任政委劉源,瞭解到谷俊山的劣跡後,開始調查,而谷仗著後台硬,毫不示弱,雙方劍拔弩張。

劉源曾稱,即使丟掉官職,也要把谷俊山拉下馬。

據中共羅援少將2014年11月披露,劉源和總後勤部黨委一班人,以黨委的名義,舉報谷俊山的貪腐問題,沒想到谷在某些人的指使下反而很猖狂,說「我後面也有人」。

劉源當時怒不可遏,拍案而起說,「我劉源沒上過戰場,但也死過幾回,活過幾回。我寧可烏紗帽不要了,也要拿下這個貪官!」

由於時任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的袒護和阻撓,軍委一度對谷俊山的調查不了了之。於是,劉源越級「上訪」,向胡錦濤、習近平報告谷的貪腐證據。

香港爭鳴雜誌曾披露,谷俊山仗著背後有人,不可一世,除了要挾劉源,還曾安排殺手,準備刺殺劉源,開價兩億人民幣。谷指示殺手,待劉源的專車到住宅門前鳴一聲喇叭即動手。劉源驚醒得很,身上總揣著一把小手槍。殺手無隙可乘。

當時劉源感慨道:「反腐不易啊!可以說刀刀見血。」

報導說,谷俊山自2010年5月起,即組織政治誣告、策劃暗殺總後政委劉源等人。據查出,谷俊山組織羅列罪名誣告劉源等人的信函達273件。

此外,谷俊山還策劃待劉源等人,下部隊工作期間製造交通傷亡事件,雇凶放冷槍暗殺,或在下榻招待所搞火災焚燒,或在餐飲中下毒等。

而谷俊山的大後台徐才厚,為防劉源查谷俊山牽扯到自己,也曾試圖以金錢、美女為陷阱誘惑劉源未成功,遂起殺機,至少4次涉嫌買凶謀殺劉源。

劉源與谷俊山的鬥爭「幾經磨難」,直到2012年1月27日谷俊山涉貪被查,2014年3月31日,被提起公訴。同年3月15日,徐才厚被調查;次年4月,郭伯雄被調查。

眾所周知,徐才厚是江澤民的「軍中最愛」,「軍中代言人」。谷俊山巴結上了江澤民心腹徐才厚,才是谷俊山飛速爬升的最大的「山」。而徐才厚敢於阻止調查谷俊山,抗命習近平的12道軍令,與江澤民的干預很有關係。

劉源曾對媒體公開說,抓出徐才厚、谷俊山這樣的大貪巨姦,是習近平主席決定、督辦的,而自己即使起了點小作用,也是盡點本分。

(責任編輯:古風)

相關文章